河北保定“空军四十五厂”集资建房迷雾
一个八年前由部队划归地方的企业,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收钱盖楼,建设单位有关负责人坚称有军方手续,却拿不出任何凭证
本报记者 田术平
自2009年7月起,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不断接到河北保定的一些群众反映,称他们购买的名为“航天佳苑”的住宅楼有许多可疑之处。
神秘的“军企”
2009年9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空军四十五厂”所在地——保定市天鹅路286号,在该厂大门的东侧门柱上,用霓虹灯管装饰的空军四十五厂厂牌清晰可见,旁边一块军事管理区的警示牌已有些锈蚀。
门口看不到任何军人站岗执勤,行人、出租车随便出入。院内的电杆上,出租、求租房子的小广告随处可见。
通往厂区深处的是一条南北方向的水泥路,把整个厂区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进入厂区不远的路东,是一片用蓝色挡板围起来的建设工地,记者目测有20多亩的样子。工地西侧,一座钢架结构的大门上,“保定东兴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四十五厂1#2#住宅楼工程”的大字格外醒目。
顺着工地往南走,没有任何人阻拦,进入生产区,右侧门柱上,“空军四十五厂”的铜牌熠熠闪光。有职工告诉记者,这是今年九月份刚刚挂上的。七座高大宽敞的车间内,空空荡荡,看不到工人忙碌的身影,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在第七车间,几位女职工在做篷布后整理。一位女职工告诉记者,这里基本处于停产的状态。
与生产区一墙之隔的就是该厂的生活区,矗立着十几栋黄色的多层楼房,每个楼的外墙上“空军四十五厂×号楼”的字样清晰可见。
郑义然(化名),1972年入伍,原空军四十五厂技师,2002年内退。他自称见证了四十五厂由盛到衰的过程:“该厂1965年组建于山西介休,1986年搬到保定,占地150余亩,当时职工将近500人,是原北京空军装备部隶属的军工企业,一级保密单位。2002年3月份随着军队体制改革转给了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10所(西安)保定分部。”
郭光云(化名),原该厂生产处长,他告诉记者,搬迁至保定时企业具备工程机械、地面电站、空压机修理、机械加工、激光治疗仪和压力容器的生产制造能力,技术涉及航天、航空、机电、液压、激光、电子、通讯等高科技领域,当时资产将近两个亿,三个专列的器材,把整个仓库塞得满满的。改制前空军部队陆续给予了3-5年军品生产的保护期,随着部队生产任务逐渐减少,2006年正处在“断粮断奶”、自求生存的过渡阶段,该厂先后组建了保定蓝箭机械总厂、防火板厂、工程机械营业部、汽车拖挂改装厂等,均由于管理不善,产品不对路,或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原因,在交了数千万元“学费”后,企业基本步入穷途末路。厂子多年来从没搞过厂务公开。职工收入每况愈下,大部分职工办理了内退,少数一线生产的职工在今天有活干明天没活干的煎熬当中每月只有六七百元的收入。
集资盖房怪相:多人倒卖房号
已经有了家属院,却还要集资盖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郭光云介绍,单位先后盖职工家属楼共12栋300多套住房,大约有九种规格,前任领导120平方米共十套,其他分别按团职79平方米,营职60平方米,干部楼85-89平方米,双职工80平方米,单职工30、50、60平方米,进行了福利分房。全厂现有职工基本都有住房,早在2005年2月就进行了房改,7月中旬在保定市办理了房产证,只有少数新近入厂的没有住房。此情况在以后记者找厂长王旭核实时,基本得到了证实。
篷布车间一位女职工告诉记者,“这次盖楼共有两栋,一栋高32层,每套90平方米,共计312套;一栋多层共十一层62套,每套129平方米。”她刚刚交了8万元,订购了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
晋力(化名),1978年入厂,现任某车间主任。他给记者提供了一份空军四十五厂《集资建房内部认购协议书》和首付10万元的收款收据,记者看到上面分别盖着空军四十五厂的行政、财务公章。协议的甲方为空军四十五厂,乙方为晋力,该协议第二款规定:“甲方以自主用地经上级机关批准在上述地块集资筹建住宅楼两栋,暂定名为‘航天佳苑’12号、13号楼,施工许可证号为‘基2009-003号’……”在记者的调查中,这个‘基2009-003号’基础施工许可证成了集资盖楼的唯一手续。
晋力认为,此次集资盖房面积严重超标,不符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的规定。并且,外单位人员买房现象严重,第一批交钱时就有30%的人把房号卖了。因此,他始终没有在协议上签字。
郭光云说,他的房号由厂长王旭帮他卖了8万多元。据他了解,施工头收了30多个房号。此次建房至少富余80多套房子,用来卖给他人谋利,卖给了谁职工们并不清楚。“厂领导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集资盖楼?对外出售,从中赚取利润,这才是目的”。
老职工赵云飞(化名)告诉记者,由于近几年收入很低,厂方当时要求三天就得把首期房款8万多元交上,否则算放弃,由于凑不够首期房款,只好把房号以5万元卖了。
郑义然的房号卖了8万元,至于卖给谁了他也不知道。他说,首期交房款时大约有100户的职工把房号卖给了他人。据他分析,第二批交款时还会有人把房号卖掉。
随后,记者登录保定房产网,确实看到了许多出售“空军四十五厂”期房的广告。
地方主管部门称:建房不合法
9月3日,根据职工们反映的情况,针对该厂是否办理了集资盖房相关手续等问题,记者先后到保定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建设局等单位调查采访。
保定市国土局国土资源利用处乎玉航告诉记者,“我们基本可以认定该厂的土地属于国有,到目前为止我局未给其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他们说是部队企业,却拿不出部队的批文,如属于建设用地,要变成住宅用地,必须进行土地变性后再进行招拍挂才可以。四十五厂的情况不符合集资建房条件,比如土地必须是1978年底之前取得的企业自有土地,如果他1986年才来到保定,这一条肯定不符合,已进行房改的单位不可能再批准集资建房。集资建房要由房管局、规划局、建设局、房改领导小组多个部门审批。”
保定市城乡规划局建设规划管理处副处长王宗占告诉记者,“该单位没有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保定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办公室李涛电话告知记者,“该单位没有到我局办理集资建房相关手续,经我局调查认为该单位属于部队企业,应到部队去办理集资建房手续。”
在保定市行政中心大厅,保定市建设局市场处处长张学军告知记者:“因前置手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等手续未办理,我们未给空军四十五厂发放《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针对该厂已实际开工的疑问,张学军表示,“我们只是在两个月前给其办理了一个《地基处理施工许可证》。这个证只是可以进行地基处理,不能作为批准集资盖楼的依据。”
厂长王旭称:这是军事秘密
2009年9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厂长王旭的办公室核实情况,他把记者引到了一间会议室,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墙上“中国航天”的巨幅徽标,于是,采访话题就此开始。
“你们这个单位属于部队还是航天?”记者问。王旭沉默片刻后似乎在自言自语:“我们并没有完全移交给航天,现在我们仍然使用空军四十五厂的厂号,目前我单位没有完成注册,这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交给航天也是作为一个内部单位在管理。”
记者要求提供上级单位的批准文件,王旭以军事秘密为由予以拒绝。
记者:你们这次集资盖楼到底是210所批准的还是空军批准的?
王旭:210他们同意,我们得向空军报。
记者:到空军哪个单位报批?
王旭:北京空军后勤部基建营房处。
记者:我如果到空军去查能否看到这些文件?
王旭:我们都是通过个人弄得这些手续,真要去查……这个事情我愿意负责任。
对于本次集资盖楼的数量,王旭的回答与女职工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记者提出可否看一下本次参与集资购房的职工花名册,王旭说,“花名册不能看,(看花名册)等于把我的实力都暴露了,你记者又不是我的上级机关,凭什么给你看?”
关于移交时间问题,王旭回答:“应该是2001年12月空军向航天移交,当时都有协议。” 但当记者提出看看这份协议时,王旭说:“这属于保密内容,不能提供。”他承认目前跟210所是上下级关系。
关于目前该厂土地的性质,他坚称属于“军产,一直都没有移交”。这次盖住宅楼的地方他认为是原来的办公地,“这里原来是厂区的锅炉房,后来保定市搞了燃气就把锅炉拆掉了。”
记者要求查看其与建筑商之间的承建协议,王旭突然发火:“我又不是在说瞎话!你问这个东西我只能说有,你记者又不是我的上级单位,你了解,我告诉你有就行了,这些(只有)我的员工可以看。”
记者问是否有倒卖房号的情况时,王旭说:“不是倒卖,个别的可能达不到协议的要求,有转给别人的情况。”
空军方面表示:四十五厂已不属军企
9月6日,记者来到空军司令部,就空军四十五厂的归属问题进行采访,空军司令部信访办邵主任接待了记者,他表示会尽快由相关部门作出答复。
9月11日,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信访办刘紫明专门致电记者,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回复,他说:“根据中办发(2000)27号和国联席(2001)4号文件精神,将空军四十五厂整建制划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10研究所管理,现在的名称为‘210所保定分部’,这就是说,2001年12月他们就脱离了空军建制,已经不能再称做‘空军四十五厂’了,他们已经跟部队没有隶属关系了,只是还有一些就像我们从地方工厂购买设备一样的业务关系。”
记者问:厂长王旭说他们的移交是不完整的,比如土地还是空军的土地,这符合实际情况吗?
刘紫明答复说:“土地如果说还是军用占地的话,那么他使用这个土地应该经过空后、总后审批才能使用,没有经过审批(使用)是违规的。如果有遗留问题,那么更不能动这块土地了,应该移交清楚了才能动,明知没有移交清楚还动用这块土地,这是明目张胆地违规。”
记者问:王旭说有批文,但这是军事秘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紫明答:“又不是(军事)秘密工程,只是建家属楼,而且还能够对外出售,就不是什么军事秘密,他以军事秘密为由,其实是怕违规行为曝光,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不能自圆其说,其实他只是一个国有企业,不是什么军企。”
记者将以上情况在电话中与王旭进行了通报,请他谈谈对此的看法,在电话中,王旭大发雷霆,大骂空军“不够意思”。
9月14日,记者把采访提纲先后发至航天二院、航天二院210所办公室,二院一位董女士表示会转交有关领导。210所办公室主任李鹏表示,研究后会给记者答复,后经记者多次催促,一直石沉大海,到记者发稿时,双方均没有任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