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四川广元“冰川遗迹”被指误导地方规划(图)

来源:四川在线
2009年11月18日07:46
冰臼内水位高过河面 资料图
冰臼内水位高过河面 资料图

河道内巨石众多 资料图
河道内巨石众多 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予以驳斥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予以驳斥

  省科普作协昨召集专家学者开座谈会,声言要把“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言论,彻底清除出川”

  新闻回顾:四川广元发现250万年前冰川遗迹(图)国内尚属首次

  本报连续两天有关“广元发现冰川遗迹”的争论报道引起各方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昨(17)日,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就此召开了一场“科学打假”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都是来自我省的第四纪地质地貌、冰川方面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包括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史前考古学研究员刘兴诗、四川科考队队长董仁威等人。

  “我们再也坐不住了,必须要澄清事实,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与会专家们保持一致观点,对韩同林“冰川遗迹”说再次予以反驳。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还当场成立“科学打假”队,并以一篇《科学打假队宣言》直指韩同林,并准备向韩同林发函,称要把“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言论,彻底清除出川!”

  现场

  专家聚首 再驳韩同林

  昨日上午,在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办公室,曾亲赴北冰洋和阿尔卑斯山考察过的第四纪地质地貌学专家刘兴诗正对着一张地质地图,力证广元冰川遗迹纯属子虚乌有。他说:“冰川遗迹靠猜,是不行的!”

  张文敬说,自己的家乡就在广元,从小在米仓山长大,曾数十次去天山、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等中国各大冰川区考察过,但对韩同林“冰臼”理论和对广元地区所谓“冰臼”的认定不能苟同。张文敬说,“冰臼”其实不一定是冰川所为,它还会受其他外力影响。“最近的一次冰期出现在12000年前,如果照韩同林的观点大面积覆盖,那么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怎会如此繁荣?”

  担忧

  以假当真 搬石头砸脚

  张文敬同时还表示出了担忧,他说,一些地方官员受经济利益驱使,把假的当成真的,这只是暂时“唬弄”人,时间长了只能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科考队队长董仁威非常赞同两人的观点,认为韩同林这个违背常识的“发现”正在误导当地的旅游规划。

  行动

  发表宣言 成立打假队

  “我们是四川本土的一群求真务实的科学工作者,必须要对伪科学说不!”座谈会上,专家们当场决定成立“科学打假队”,并以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名义写了份极具分量的《科学打假队宣言》。在这份《宣言》中,矛头除了对准韩同林外,还包括了其他一些传播“谬论”的所谓“科学工作者”。《宣言》最后强调:天府之国拒绝假冒伪劣的伪科学!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表示,他们将把这封《宣言》发函至韩同林。

  回应

  个人观点 不强求认同

  面对四川专家学者“咄咄逼人”的反驳,韩同林昨日再次作出回应,称 “这些都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强求别人认同!”韩同林说,“他们对壶穴的看法和观点都是老一套,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流水动力学的问题。”韩同林还以大熊猫举例,说按照过去的说法,有大熊猫的地方就不会有冰川,“但他们是否想过,冰川之前,大熊猫也会迁徙?”韩同林强调,自己都是表达个人看法和观点,如果“他们总是按老一套来争论,没法说得清楚”。

  相关链接>>>

  这些“冰川”都是韩同林发现的

  ■ 《北京科技报》2006年4月7日报道: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韩同林把北京昌平望宝川的石蛋地貌定名为“冰湖石林”地貌。

  ■《北京晚报》2007年7月26日报道:韩同林教授在北京门头沟妙峰山镇斜河涧村的一道沟谷内,发现巨型冰川条痕石。

  ■ 《金华日报》2007年7月5日报道:“中国冰臼之父”韩同林教授考察后,认为浙江夹溪中的十八涡是第四纪冰川遗迹。

  ■《海峡都市报》2007年12月23日报道:韩同林教授在给长乐市人大常委蒋滨建的来信中说:“长乐冰臼是福建目前发现的冰臼中,分布海拔最低的冰臼群。”

  ■《新华网》2007年8月19日报道:韩同林等地质专家最近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发现二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臼群。

  ■ 《浙江日报》2006年6月5日报道:韩同林教授看了浙江上虞岭南覆卮山 “石河”相关照片后认为:“照片石头上的洞确是冰臼。”

  ■ 《浙江在线》2005年4月8日报道:韩同林等冰川研究专家在新昌当地绵延3公里的万马渡河谷发现了大量冰川漂砾、冰碛垄等第四纪冰帽冰川遗迹。

  ■《开县作家网》2005年12月19日报道:韩同林教授确认彭水存在冰川遗迹,是重庆继梁平、永川、北碚先后发现冰川遗迹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在第四纪早期,距今200万至300万年前,重庆曾被大冰川普遍覆盖。

  ■《三峡之窗》2004年12月4日报道:位于梁平县云龙镇龙溪河七里滩水坝的上万个石洞,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韩同林研究员、陈尚平副研究员确认为第四纪冰川遗迹。

  ■ 《福建之窗》2009年10月30日报道:韩同林等专家深入白云山景区进行细致科考后认为,白云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是距今两三百万年前古冰川运动的结果。

  科学打假队宣言

  我们是四川本土的一群求真务实的科学工作者,一群“赛先生”的忠诚战士。我们欣喜地看到,大批外地访川的科学工作者,给我们带来了科学的春风,扩展了我们的视野,促进了四川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在输入科学的大江大河中,也有一些外来者宣扬不实事求是的言论,给一些地方产生误导,蒙蔽了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的眼睛,使我们感到不安。宣传科学,必须认真负责,必须旗帜鲜明表达我们的态度。

  2007年,一个从我国台湾地区被某媒体请到四川来的科学骗子,到处开讲座,兜售他的“伪营养学”,推销他的伪劣“营养品”,叫大家不要喝牛奶,说只有“牛才喝牛奶”,把大家搞得不知吃什么好。我们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会长董仁威连续发表五篇《科学骗子林光常》,将其痛打,减小了他的危害。

  2009年,有一个自称是“冰臼之父”的人,被从北京礼请到我省广元市利州区考察宝轮镇的旅游资源,竟将山间河流常见的 “壶穴”现象定性为“冰臼”,在一个根本不可能出现冰川遗迹的地区,称其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这个违背常识的“发现”正在误导当地的旅游规划。这样的观念不仅违背了科学真实,使广大群众产生错误印象,必然也会导致当地旅游规划错误设计与投资,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作为科学工作者,我们不由得感到忧虑,有责任提出自己的意见。

  为此,我们组织了科学打假队,我们将汇聚四川本土科学工作者的力量,在更加广泛的科学工作者的支持下,认真对一件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言论,进行有计划的讨论研究,彻底清除出川,还我科学四川的纯净天地,以“利川利民”,更好建设四川。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

   2009年11月17日于成都 记者李庆 天府早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