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互动专区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1月19日08:23
  互动专区

  解聘病危教授折射医疗教育双重困境

  很辛酸,很心酸。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十多年前经过钱学森的介绍与帮助,从而创办了武汉大学建筑学专业的张在元教授,近日竟然在病榻前被校方宣布解聘,因病导致的高额医疗费用,没了着落。

  张在元教授是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师,曾获17项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奖,被载入剑桥大学的《世界名人录》。但如此著名的海归、博导、教授、院长,怎么也会落入这样的医保困境?有网友认为武大是“狡兔死,走狗烹”,恐怕问题不是那么简单。这背后的实质,不仅是大学本身的问题,其实也有医疗保障体制的问题。偌大一个国家,如果连顶尖专家都无法保障其医疗待遇,那么,肯定是某些制度环节出了问题。与其说是张在元教授个人得了神经元传导障碍,不如说是医保机制得了“神经元传导障碍”,既导致“面瘫”,也导致“肌肉萎缩”。

  海归人士看到这样的结果,难免会很心寒,这显然极不利于我国吸引人才归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我想到美国经济学家诺斯提出的“诺斯悖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它描述了国家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张在元教授的“医疗待遇门”,仿佛昭示了大学里的“诺斯悖论”:“高校的存在是吸引人才的关键,然而高校又是排斥人才的根源。”大学里各种待遇的论资排辈、官场化、行政化、级别化,官位比山重、人情比纸薄,能不排斥人才吗?在有的地方,就发生了高校里的海归教师跳楼自杀的悲惨事件。这背后则是一个教育的体制问题。在医保体制与教育体制问题的双双震荡下,高校的“诺斯悖论”昭然呈现,那么,张在元式的“无医待遇”和“解聘结果”,就会必然产生。

  我国早已提出,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许多地方在致力建设“全方位、多渠道、高标准、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但事实上与公众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就医疗保障来说,卫生部门提供“医”,社会保障部门提供“保”,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只要做得好,本来是能够让广大百姓喜笑颜开的,但实际上大家还是怕生病、生不起病,最怕是生大病,因为医保实在是不健全。从张在元“医保待遇案”,可见大学里的“诺斯悖论”,更可见社会性的“诺斯悖论”。

  由于保障不完善,人们严重缺乏安全心理预期,无法从现实社会中获得安全感。在高级知识分子中,张在元教授的遭遇可能是特例,但看看很多人遇到大病就无可奈何,就明白事情并不单一。政府要在社会保障是多投一点钱,而在形象工程中少花一点钱,并真正完善社会保障体制,那才是百姓之幸,才是公民之福。

  浙江徐迅雷媒体人

  “人民司法”不能只有马锡五

  自从电视连续剧《苍天》热播之后,笔者发现只要一提到“人民司法”或者说到“人民法官为人民”,就统统都是“马锡五”,好像“马锡五精神”就是“人民司法”的全部内容。而在笔者看来,假如我们现在还是在60年前的陕甘宁边区或者其他抗日根据地或者还在解放区,那么这样的等式应当说肯定能够成立的。然而现在毕竟已经过去了60多年,时代和环境及条件已经进步了这么多,“人民司法”必须也必然充实了新的时代要素,而不能再仅仅局限于“马锡五精神”,或者说“马锡五精神”也不应当是“人民司法”的全部了。

  “马锡五精神”的人民性特别是党性,笔者以为是归纳得最为到位的,马锡五同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和巡回审理就地办案,体现了党联系群众和司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这些做法和精神放到60年后的司法工作中具有灵魂性的指导意义。但我们恐怕也不能不看到另一点,那就是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可以延续和传承这种核心价值观,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根据时代条件———和国际先进司法理念接轨———在具体做法上体现出时代特色和历史进步。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珍惜司法改革的有益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意识水平而不是永远迁就他们停留在“包青天”和“苍天”的层次上。法官的中立意识、诉讼的程序意识,输赢的证据意识、过程的效率意识等,把群众的法治水平往规范化方向引导,而不是拖着倒退。把“马锡五精神”继承为思想统帅,把现代化进步作为操作目标,既扎实认真地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又与时俱进地提升全民族的法治水平,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进步的“人民司法”所应有的全面和完整价值。

  河南史仲海法官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