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游戏疗法”让问题青少年在玩乐中找回成就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19日11:15
  青少年事务社工运用“游戏疗法”因势利导

  本报讯(记者沈轶伦)游戏能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记者在昨天举行的第三届社工实务论坛上获得肯定答案。据了解,目前游戏疗法和艺术疗法、体育疗法一样,已成为青少年事务社工开展帮教工作时经常运用的一种新方法。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宝山区工作站目前已开展了216次游戏活动,吸引了1万余名问题青少年参与,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游戏,可以让广大青少年在玩乐过程中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判断力。青少年事务社工就是利用其趣味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让青少年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释放自我防御机制,轻松自在地表达真实的思想、发泄情绪,帮助他们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认知方式,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18岁的小其因打架斗殴,被所在中专劝退,小其自此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下午两点后起床玩游戏,直至次日凌晨三四点钟才睡觉,一天只吃一顿饭。

  宝山工作站的一名社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因势利导,索性邀请小其参与游戏活动。他将网络游戏中的一些情景和现实游戏结合起来,还运用一对一的魔术“绳子套圈”等探秘式游戏吸引小其的好奇心。“如何在双手捏着绳子两端的情况下自动让该绳子中间打个结?”社工抛出的“难题”,激发了小其上网查找“谜底”的兴趣。渐渐地,小其玩网游的时间少了,上网“探秘”的时间多了。之后,他竟能自学小魔术作展示。

  就这样,小其将用来玩网游的电脑变成了用来学习的工具。其中在“解开人网”的游戏中,小其引领小组成员群策群力,不仅顺利解开人网,还学会了团队协作,得到了大家的信任与尊重,小其也因此感受到了难得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最近一次的社区活动中,小其更是冒雨前来参加活动,他说做人要讲诚信,“既然答应了社工,就一定要来参加”。如今,主动要求重返校园的小其已被“阳光下展翅”中专班录取,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据统计,宝山区工作站目前已推荐青少年就业3227人次,其中462人成功就业。昨天,宝山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核心指标体系试点工作也正式启动。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