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美国总统奥巴马结束访华行程离开北京。 中新社发 盛佳鹏 摄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意大利《欧联时报》19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奥巴马历时六十六个小时的访华“处子秀”所受到关注程度,既可以看作是三十年来中美关系迎来新篇章起点,也可以是今日中国所呈现大国崛起之势的充分印证。我们对两国未来彼此关系的发展充满期待,但似乎更应该具备冷静、客观和严谨态度。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十五日深夜十一点抵达上海,正式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作为首位在上任第一年就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此次的中国之行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媒体认为此番奥巴马访华的意义绝不亚于1976年尼克松的访华。
透过媒体的大规模报道,我们看到无论是奥巴马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内容,还是参观故宫长城等名胜的具体行程,甚至于整个行程中的任何小细节都无一不被媒体认真解读。因为分别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中国和美国,如何在21世纪建立一种全新的关系,如何承担各自所谓的大国责任,都使得奥巴马访华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和意义。
奥巴马历时六十六个小时的访华“处子秀”所受到的关注程度,既可以看作是三十年来中美关系迎来新篇章的起点,也可以是今日中国所呈现出的大国崛起之势的充分印证。我们欣喜于此次外交行为所取得的成绩,也对两国未来彼此关系的发展充满期待,但是我们似乎更应该具备冷静、客观和严谨态度。
从实际情况来看,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起始于参加新加坡APEC年度峰会。虽然访华过程占据了整个行程的重头戏,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实际上无非也是一种正常的外交行为。实在无须对此赋予太多额外的内涵。结合美联社此前的评论,奥巴马此次访华是试图寻求中方的帮助,以解决紧迫的全球问题,有“务实主义”的作风。同时奥巴马承认,崛起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正在向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迈进。而且,中国已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
在经济危机肆虐中,中国抵御风险的能力令世人刮目。奥巴马想要“鼓励”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日益增长的中国能够参与到解决最紧迫的全球性问题中来,能充分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透过上述信息所传递的意义,一方面中国可以为自身国力提升而欣喜,令一方面则需要中国更加客观的明确自身定位。
对中美关系的极度热捧,同时把中国抬得太高,也许并非一件百分百的好事。毫无疑问,中美两国在世界上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同时中美关系也具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我们在承认这一观点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中国同其它国际势力的关系,并且不能忽视其中的微妙意义。无论是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的被肯定,中国都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同时中美彼此间并不可能完全消除分歧,所以面对此次奥巴马访华,除了肯定和重视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些冷静和现实。(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