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倾听美国华人子女如何面对差异(组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0日09:41

  加州柔似蜜市一所小学里的学生正在宣誓。邱晨/摄

  

  华盛顿一所中文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共同庆祝中国新年。李珍玉/摄

  中新网11月20日电今年11月20日,是联合国1990年发起设立的国际儿童日的第二十个纪念日。在美国的华裔小朋友,有很多是在美国出生的,也有很小的时候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远渡重洋来到这个陌生国度的。他们生活的快乐吗?他们面对不同种族、语言、和文化差异,会有哪些困惑?又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在世界儿童日到来之际,美国《侨报》记者专门走访了首都华盛顿地区几个华裔儿童家庭,还有中文学校的老师。倾听他们的故事,也许能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或者能为华人的子女教育带来一点启发。

  用剪刀撕报纸单腿跳的启发

  莉娅今年3岁半了,她是在美国出生的孩子。妈妈自豪地说,在美国长大的孩子,独立性很强。不过,这个独立是有原因的。

  莉娅1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给她添了1个小妹妹。“莉娅别闹!你吵妹妹睡觉啦。”这是爸爸在家最常对莉娅说的话。父母关爱的重心更多给了小妹妹璐璐,让莉娅有些失望。不过,当莉娅学着妈妈的样子端着奶瓶给妹妹喂奶时,尽管一多半都倒在璐璐的围嘴上,当姐姐的自豪与成就感却立刻写在脸上。

  爸爸妈妈忙,顾不上管莉娅,莉娅求助无援,两岁多就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穿袜子。她在家说中文、在幼儿园说英文、自己喜欢看西班牙语的蒂亚戈的动画片,经常是3种语言混着说。

  前不久,全家一起坐游轮。妈妈说:“莉娅第一次出远门儿,跟小大人似的,对不同的生活很兴奋。见到好多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莉娅跟他们说话,一起看鱼,还学会玩Bingo。”

  莉娅很适应这种变化。爸爸妈妈说,他们要照顾妹妹,告诉她要提前收拾好行李。每次出发前,莉娅都很认真地装好自己的小行李,跟在爸爸妈妈后面走。这对一个3岁半的小女孩来说,可真是不简单!

  不过,莉娅的妈妈刚刚参加完家长会,也决定要和爸爸改进一下教育方法。

  “这次开家长会,老师说莉娅非常非常棒。她能认识26个字母、数很多数字、还有拼复杂的拼图,都远远超过她这个年龄的其他小朋友。不过,老师说,她不太会用剪刀、撕东西,不会单腿跳,而且总是喜欢一个人玩。”

  这么小的孩子用剪刀多危险啊。妈妈说:“老师教他们学剪纸,莉娅不太会用剪刀。因为家里从来不敢让她碰,我们一看到小孩子拿剪刀,都会马上抢过来,说这很危险。可是外国的老师会鼓励孩子尝试任何事情,让他们亲手去做。危险的事情如果是必要的技能,会保护他们、教他们,而不会阻止他们做。所以,我们要给莉娅准备一把小朋友专用的剪刀,让她去尝试。”

  撕东西,也是上课的一项内容。妈妈说:“以前看到孩子撕书,我们会马上阻止,说撕东西是不好的,孩子就记住了,不去做,也就没有练习的机会。没想到老师把撕东西也当作一项技能。以后回家让莉娅多撕撕报纸就好了。”

  “老师还说,莉娅不会单腿跳。想想,我和她爸爸什么时候也没和她一起单腿跳过啊。”

  妈妈反省道:“莉娅擅长的地方,比如认字母,记住多少汉字、数字,甚至会加减法,都是中国家长比较注重的,而对于鼓励尝试、动手能力、运动,反而就疏忽了。老美更看重孩子的个性,什么都敢做,什么都会。”

  妈妈说:“每天上班回来很忙,更多时间照顾妹妹,莉娅习惯自己一个人玩,以后要多创造机会让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莉娅和小朋友们一起庆祝万圣节。李珍玉/摄

  

  中文学校的学生们参加猜谜竞赛。李珍玉/摄

  取长补短 融合东西方教育精华

  很多华裔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丢掉中文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于是把小孩子送进中文学校。可是,在小朋友的世界里,他们喜不喜欢中文呢?他们怎么看待学中文呢?

  “我妈逼着我来的,”这是不少小朋友最简单、最直接的回答。

  美中实验学校的张丹老师说,每当她听到孩子们这样的回答,就被逗得哈哈大笑。张丹老师说,在美国长大的孩子非常自由,特别爱讲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喜欢,他们不会像中国的小朋友那样“忍着”。美国孩子没兴趣就会趴在桌上,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话,或者下来乱跑。

  “老师既要是好的演员,也要是好的导演,保持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快乐学中文,”张丹老师说。

  她举例说,二年级有一篇课文是《猴子捞月亮》,她让所有小朋友都不要看书,只听她讲故事。张老师一边比划,一边表演,说得眉飞色舞,还穿插英文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中文课就变成了好玩的游戏。

  张老师曾经在中国教书,后来在美国从事教育研究,深切体会到东西方教育各自的好处和不足。她说:“要把优点都融合起来”。

  张老师说,东方教育注重尊敬长辈,她的教学也保持这种传统。每次上课,她都让小朋友起立,老师问小朋友好,小朋友也问老师好。而西方的孩子更尊重孩子的个性,用积极的方式来鼓励引导,从来不打击孩子。

  她说:“在学校里,我们要求所有老师不许按考试成绩排队,也不许同学或家长私下打听别的孩子的成绩。每个同学的成绩就是她/他和老师之间的秘密,是他们的隐私。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以前比。小朋友不会因为自己没考好就被打击自尊心。在评语中,老师总是给他们更多鼓励,让他们不感觉有压力。”

  张老师说,一些孩子可能因为几次回答问题不好就畏惧了,不太愿意举手。她会在课堂上给他们创造更多机会,给他们特别热切的目光,给他们期待、鼓励和信心。一定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

  “要让孩子感到兴趣,感到尊重,没有压力,用各种办法一直拉着他。等他们成熟了,就慢慢学会自学,并会自己克服各种困难了。”张丹老师还为班级和学校创办了网页,供老师和家长交流好经验和心得。

  一位家长在博客中写道,孩子在5岁前,在家还一直说中文,刚开始上中文学校效果很不理想,孩子产生了厌倦情绪。上小学后,因为学校的语言环境都是英文,孩子在家就渐渐不说中文了,一度对中文谈虎色变,父母感到无能为力。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马立平编写的中文教材,试着教孩子,没想到很快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重新激发起孩子学习中文的热情。教育博士出身的妈妈马上意识到,如果在一个集体里,很多孩子互相影响,一定会效果很好。

  “己欲达,达于人。”这位妈妈就是今天在中文学校教书的张丹老师。她用自己的好方法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受益。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家长怎样用心,就绘出怎样的图画。应了那句话: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功课。在美国的孩子会面对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困难,只要方法得当,就会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豆豆在美国上幼儿园的烦恼

  豆豆是3岁才和妈妈一起来华盛顿的,起初可遇到了不少烦恼。豆豆妈也是绞尽脑汁,先要选择幼儿园,还要帮助他慢慢适应环境。认识不同族裔的小朋友、学说英语、改变独生子女的娇惯霸道,都是不小的挑战。

  刚开始去幼儿园,每天早上不仅是“打仗”,更是“生离死别”。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看到的都是从没见过的白色、黑色面孔,豆豆就躲在角落里一个人拼命大哭,那声音几乎要把整个楼的房顶都掀翻了,谁都不让碰。

  老师开始还哄一哄,但豆豆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哭得更厉害。老师渐渐对这个新来的小朋友失去了耐心。那段时间,孩子和大人都不开心。豆豆妈说,最让她气愤的是,老师上课时居然指着豆豆和另外一个亚洲小朋友,对其他小孩子说“Theirfamiliesarepoor”(他们家穷),让她备感孩子受到了歧视和伤害。她向校长反映情况,老师却矢口否认。于是,她决定带豆豆离开这家幼儿园。

  后来,妈妈四处打听,知道一家很好的公立幼儿园,排队等了半年。那期间,豆豆由姥姥在家照看。妈妈也给豆豆买了一些插图的故事书,每天教他一点点英语和最简单的会话。

  豆豆终于被那家幼儿园接收了。在那里,豆豆受到了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欢迎,他很高兴地留了下来。不过,这才刚刚开始。

  以前在家,豆豆是全家所有人的总司令,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只要一哭,想要的东西就马上出现在面前,而且只属于豆豆一个。上幼儿园后,很多东西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了,豆豆有些不适应。

  有一次在游乐场,豆豆看见一个小姑娘在荡秋千,就喊着要玩。旁边空着好几个他不要,非要坐小姑娘那个不可。抗议了半天,妈妈也劝了半天,小女孩的家长很友好地主动把座位让出来,豆豆满意地坐上去。可是,当豆豆看到小姑娘坐在他旁边的秋千上,他又不干了。因为秋千只能属于他一个。气得豆豆妈抱着他就回家,狠狠批评教育了一番。

  现在,豆豆上幼儿园快1年了,在幼儿园有了自己的小伙伴,还请到家里来玩。老师夸奖豆豆会帮助别的小朋友。他时常脱口而出幼儿园里学到的儿童英语,不高兴的时候只用英语和爸爸妈妈说话。妈妈还为豆豆开了博客,把他的成长故事记录下来。(李珍玉)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