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发达资讯时代我们如何掌握媒体主动权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20日16:25
  当今世界,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与现代高科技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全新的变革,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崭新的高科技传媒资讯时代。资讯传播跨越时空,让所有的社会行为主体,无时无刻不在接收资讯,获取信息,通过使用互联网,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发表意见和见解。普通社会民众从单一的信息受众向信息生产者与接受者双重身份过渡,在网络上,人人都可当总编、版主、博客。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在要说的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万里”,这就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如何面对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媒体报道在资讯时代条件更优越、信息更畅通

  (一)国家政治文明日益提升的态势决定了政府官员需更多地面对媒体。“科学发展观”理念的确立及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政府官员希望传达出“亲民”的,而传媒的巨大影响力使其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首选。因此,如何积极利用媒体塑造自身形象,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日常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二)现代传媒的职能发生了变化。伴随更为开放的政治语境,国内传播学界认为大众媒体不仅是“宣传”,它具有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等四个方面的功能。新闻传播理念相应地从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变,“受众本位”的思想逐渐确立。媒体努力改变过去高不可攀的形象,强化平民意识,报道触角伸向社会底层和生活的角角落落,更加关注民生。

  (三)公众对政务公开、透明的要求越来越高。知情权是最基础的人权已成为社会共识。去年5.12汶川地震后,我市属于余震波及区,广大人民群众对是否还要发生余震、什么时候会发生余震、发生余震的程度是多少等问题十分关注。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秘书长彭正琦代表市政府,发表电视讲话,发布权威消息,安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秩序。我县红桥幸福煤矿“10.12”事故发生后,县委宣传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写出了新闻通稿,及时向外发布,满足了媒体、公众获取信息的需要。

  (四)舆论监督的职能使媒体充当了百姓的代言人。作为国家公务人员,自觉接受监督是自身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内容。能否自觉地接受舆论监督,是衡量共产党员先进性、检验党员干部能否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尺度。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基层,让群众有了更多的利益诉求渠道,让我们基层工作者工作多了一份压力,生活多了一份自律,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二、资讯时代,与媒体沟通的艺术尤为重要

  (一)要做好正渠道宣传。对于基层单位而言,应注意平时主动与媒体联络,有正面新闻事件的时候及时通知媒体,邀请媒体配合做好宣传推广。要避免仅仅提供给记者程式性的经验材料,应多花些功夫与记者深入沟通,记者会以其职业敏感筛选出公众感兴趣的内容来,发掘具有新闻价值的鲜活素材,最终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与媒体进行沟通。在与媒体进行沟通时常见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回避问题,态度傲慢,与媒体缺乏合作;不能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陷入被动回应模式;冷静不够,承诺过度;缺乏坦诚品格,提供虚假信息。对此,领导者在与媒体沟通中要达到理想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选择恰当的沟通技巧。一是以快制胜。即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事件处理的主导权。二是坦率真诚。信任是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最重要的基础,在与媒体进行沟通时必须采取真诚、坦率的态度,否则隐瞒真相只能引起更大的猜疑。三是以人为本。事件发生后,公众主要关心两方面的问题,即利益补偿和感情认同,所以在沟通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尊重公众的心理感受。

  2、领导者应注意培养自身的沟通素质。凡成功的危机沟通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组织领导人亲自出马,勇于展现自己敢于负责、有能力、有决心、有诚心解决突发事件的形象。这种做法容易得到公众的同情和理解,取得公众的信任。在沟通中要与新闻记者建立良好关系,要尊重他们的职业特点和敬业精神,同时要注意非语言沟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3、积极准备,妥善应答。领导者在接受采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认真思考在采访中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预先做好准备。二是回答问题要简洁而直接,不要卷入可能离题或纠缠不清的问题。三是切忌重复采访者所说的不适宜的话,以免被断章取义。四是事实胜于雄辩,要尽量用真凭实据来增强说服力。五是不要过度承诺,以免陷入被动尴尬的局面。六是出口应谨慎,对不了解的问题不要仓促回答。

  三、如何面对媒体的监督是资讯时代的题中要义

  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的基层工作者对媒体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其实,只要真诚、友善、妥当地对待媒体,完全可以信息共享、为我所用,大可不必敬而远之,消极应付,更不须处处设障、百般防备,甚至如临大敌、噤若寒蝉。

  (一)验证记者的身份是你的权利。今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以新闻战线进一步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规定了被采访人有权对采访者身份进行核实。可是自称记者的人无法出示新闻出版总署核发的“新闻记者证”,无法表明自己的记者身份,并不能据此推断他就是个假记者。为稳妥起见,至少可以给记者所供职的媒体打个电话核对其身份。

  (二)方法要正确。面对舆论监督,切忌拉拢记者,或者闭门谢客,抑或信口开河、敷衍塞责,甚至居高临下、态度蛮横。这些做法等于主动放弃为自己说话和把握舆论方向的机会,使自己完全处于被动境地。如果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记者,坦陈困境和难处,就有可能为自己赢得主动。当记者找上门来,更应当勇于承担责任,把媒体视做能够为自己申诉的平台,公开一切可以公开的事实真相会让受众有一个公平的判断,坦诚沟通会使负面效应减低到最小限度。

  (作者为四川江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县委理论教员)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