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中石油称天然气供应已近极限 专家指根源在垄断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1日07:44
  主持人(劳春燕):

  您好,欢迎收看《新闻1+1》。

  2009年的第一场雪似乎比往年要来得要早一些,而就在天寒地冻,人们最最需要温暖的时候,有些城市却闹起了天然气的“气荒”,荒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短片。

  (播放短片)

  解说:

  这几天,对于重庆市出租车司机而言,排队加气成为比拉客更重要的事情。1小时38分,68.6元,这是司机杜师傅计价器上显示的等待时间。为了加一次气,大部分车辆都至少需排队两个小时以上。

  在湖南湘潭,使用天然气的出租车也排起一公里多长的长龙,长时间的等待,让司机师傅们的情绪极易激动。

  出租车司机1:

  就赚了几十块钱,指头都冻红了,还有人不自觉还要插队。

  出租车司机2:

  我们做不起来生意,外人客人打不到车。

  出租车司机3:

  烧油我们的成本就高了,成本就相当的高。

  胡克华(扬州市燃气用气公司):

  我们尽量寻找气源,尽量保加气站这一块,能有多大用多大的力,所以还请广大的出租车司机谅解一下。

  解说:

  就在南方多个城市遭遇加气难的同时,中部城市河南郑州也同样遭遇供气紧张。11月17日,全市仅有三分之一的出租车能够上路运营,而三百多辆城市公交因为加不上气也不得不停运。此外,还有多个加气站也暂停营业。

  出租车司机4:

  也不知道前面没加上气,跑到这儿,这里又没加上气。

  出租车司机5:

  昨天下午七点钟,一直到现在。

  记者:

  吃饭怎么办呢?

  出租车司机5:

  吃饭就随便吃一点吧,车上睡了一夜了。

  解说:

  11月以来,中国持续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被普遍认为是各地,特别是南方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直接原因。近几天,各地也纷纷出台紧急预案,以各种措施保证居民基本生活用气。而在无法临时加大供应量的前提下,最为普遍的手段就是消减工业以及商业用气。

  殷桢(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燃气副组长):

  如果还是说要限量,那只是停产,窑炉熄火熄掉,停产。

  解说:

  这是杭州一家国内知名的磁砖生产企业,作为天然气用气大户,他们的货运司机不得不加班加点赶赴外地紧急采集液化气作为替代气源,但液化气也同样供应不足,价格飞涨。

  在杭州,除了工业企业停气为不断扩大,此外杭州市及以下相关单位将带头严格控制空调采暖用气,除中午午休的两个小时之外,停止使用天然气,供暖空调。

  就在各地天然气供应频频告急的同时有媒体报道,11月3日,占全国天然气产量70%的中石油发布通知称,将限量供应天然气。此消息一度引发舆论激烈反应。

  但是对此,中石油方面并没有给予回应。今天下午,中石油给我们栏目发来了一份详细的材料说明,材料中声称,目前中国石油的天然气产量、管量已经到了最大,增加供应量的余地已经很小,现在虽然已经大幅压缩了工业商业用气,居民用气量依然有增无减,一些城市天然气供应已经接近极限。主持人:

  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专家是能源专家韩晓平先生,韩先生你好。

  韩晓平(能源专家):

  你好。

  主持人:

  这么大规模的“气荒”好像还是第一次碰到,现在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到底是谁制造了这么一场“气荒”?

  韩晓平:

  刚才也讲了,就是天气的原因实际上天气不是主要的原因,我们知道每一年都会有天气,都会寒冷,实际上作为天气供应来说,你必须考虑寒冷的问题,但是至少造成这一次气荒的主要原因不是寒冷的问题。我们知道天然气并不是靠公路来运输的,所以下雪对于天然气的运输是不会构成任何威胁的,它主要是靠管道运输。天然气现在造成的问题主要是勘探开发和后继的这些管道建设,地下储气库这些方面投资不足造成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

  所以说,跟供气商还是有直接的关系。

  韩晓平:

  对,主要是供气商造成的。

  主持人:

  现在我也看到有一种说法,说这里边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两大石油巨头在“逼宫”,要求涨价,您认为这种因素占了多少比重?

  韩晓平:

  这个不能排除。因为我们知道像重庆这种地方它本身就是天然气产地,不久前大家都知道开县井喷,当时就死了很多的人,但实际上就是因为天然气喷出来,所以那个地方本来是天然气非常富裕的地方,所以理论上不太可能,而且重庆的人很少的商业建筑才是用这种,我们叫做燃气空调,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用电空调,所以这个城市的人并不依赖天然气来采暖。所以这种可能性应该是非常小,因为天气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这种大规模的短缺,那么和天然气的生产本身有密切不可分割的原因。

  主持人:

  看来这一次的天然气的“气荒”不仅仅是天然因素造成的。

  韩晓平:

  显然不是天然的。

  主持人:

  但我也看到中石油方面他们有表态,说现在天然气的供应已经到了一个极限,到底是他们不愿意,还是没有能力加大这个供应量?

  韩晓平:

  所谓极限就是说你投资不足才会出现极限,我们实际上天然气的供应随着市场的这种需求,肯定是不断地在增加的,但是如果你的生产跟不上这种需求的增加,你就可以说是到极限。但是我们中国这些年的增加,像中石油、中石化自己觉得还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跟国际社会来比,当时的欧洲、美国,在天然气大发展的时候,它的增长远远超过我们。而且那个时候美国、欧洲,它们的天然气价格并不我们今天的更高,所以在天然气能够被市场所接受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更多的人来推动这件事情。

  主持人:

  你说到一个价格的问题,因为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就是因为现在天然气的价格过低了,所以两大石油巨头他们是在做赔本的买卖,所以他们不愿意加大投入。

  韩晓平:

  这是一个比较的问题,看跟什么比,国际油价到80美金了,当然他会觉得他亏了,如果把天然气跟国际油价来挂钩的话,他一定会觉得他不赚那么多钱。但事实上,我们知道很多的国家,比如在美国,由于天气是一个多元的竞争,所以它现在的气价并比我们更高,所以在两大巨头来说,因为天然气的价格太低了,他们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实际上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有这个因素了。因为天然气对他们来说,可能没有他们原来预期的这么多的利润,这个事情可能还要另当考虑了。

  主持人:

  据您的了解,他们在开发天然气方面,他们到底赔不赔钱?

  韩晓平:

  这个就看他们自己的成本控制了。我们知道同样的形成,在很多的国家实际上是能够赚钱的,如果说中石油、中石化因此而不能赚钱,那么和他们的经营是不是有关系,我们大家要有所疑问了。主持人:

  反正不是管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一次气荒,我想作为两大石油巨头,我想他们不仅仅是要赚钱,更重要的是还承担起这么一份社会责任。在这一次闹“气荒”的城市当中,武汉可以说是情况最严重的,天然气的供应缺口已经达到了每天80万立米。

  接下来我们也来连线武汉市天然气公司的一位新闻发言人余国华先生。

  余先生,你好。

  余国华(武汉市天然气公司新闻发言人):

  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

  余先生,你们那儿“气荒”现在紧张到什么样的程度了?

  余国华:

  应该来说,目前武汉市整体的天然气供应还是非常紧张。从上周,就是12日左右,我们就已经开始启动了武汉市应急预案。按照保民生、保公交、保稳定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进行了一个紧张时期的供应。

  主持人:

  你们家天然气的供应还跟得上吗?

  余国华:

  应该说我们家里的民用这一块,我这一块按照优先保障原则应该还没有受到影响。

  主持人:

  所以民用基本上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余国华:

  对,目前武汉市的民用还是能够基本保障。

  主持人:

  你们在协调天然气方面,有没有跟上游的企业联系过,请他们增加供应量?

  余国华:

  这个应该说,武汉市发现气源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就已经开始在跟中石油进行相关的联络,希望他们能够增补我们的气量。但是根据我们重庆市的了解,和对我们一些调研发现,的的确确全国的气温降的降幅比较大,也来得比较突然。武汉市的气温也是出现了近年罕见的这样现状,导致了整体一个紧张的状况。

  主持人:

  您认为下来紧张状况还是天气原因造成的?

  余国华:

  我想这个不仅仅是天气原因,应该来说一个是天气原因,主要我想还是调控手段比较匮乏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

  调控手段比较匮乏,是供气公司的原因吗?

  余国华:

  这个应该来说是多方面的。

  主持人:

  什么样的原因?

  余国华:

  比如说,像我们作为终端城市,我们本身对气源的组织,还有结构的调控,因为它每一年都有一个高峰,有一个低峰的峰值调配,一个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给中石油上报总量之后,中石油这块能够批给我们的总量,我们根据我们的联络,应该说它也一直在给我们想方设法增加总量。但实际上可能从中石油来说,和从我们武汉市本地来说,我们对气源的组织准备应该来说这块的投入,还有准备还是不够的。

  主持人:

  往年有没有出现过这么严重的“气短”、“气荒”的情况?

  余国华:

  武汉市应该来说,2004年开始引入天然气,今年是第一次出现这样大范围的紧张局面。

  主持人:

  今年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余国华:

  对,应该来说在去年年底和今年供气也出现过一段紧张的局面,但是没有出现像现在这么紧张的一个局面。

  主持人:

  好的,谢谢余先生。

  听余先生的说法,还是跟供应跟协调有着直接的关系。 韩晓平:

  天然气这个生产,你不仅要投气田、投管道,还要投地下储气库。像武汉这样的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地下储备资源,但是如果它没有投的话,它就会碰到在冬天的时候,供气紧张的时候,它自己就没有办法平衡了。

  主持人:

  地下储气库应该是谁来投?

  韩晓平:

  原则上应该是石油公司来投,因为中石油或者中石化,他们负责这个城市供气的情况下,它应该建立地下储气库,来保证这个天然气的供应。但是地方也可以参与投资,比如北京的话,地方也参与了投资。

  主持人:

  这就是一个机制上的问题。

  韩晓平:

  对。

  主持人:

  我也看到一个说法,在咱们国家,储气库存量占到消费量是3%,但是世界的平均水平是15%,在美国是20%,俄罗斯是16%,为什么差异那么大?

  韩晓平:

  我们就是很多企业只是挣现钱,他们就想,我建了管道,把它卖了就完了,没有气的话,它没有责任在里头,因为在很多国家如果你不能保证我供气,你要赔偿我的。但是由于我们的国家,这些大的央企它不负责这种赔偿责任,所以它没有这种意愿,也没有这种压力。实际上应该是多元的,如果他们不去建应该社会上也有一些主体来建立社会储气库。所以在美国是有很多的公司,有很多公司就专门建地下储气库,然后它就租用这个库房给别人用,所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主持人:

  咱们国家允许其它的公司来建这个储气库吗?

  韩晓平:

  你想建的话,恐怕这些大的公司也不跟你合作,所也没有人把气向你那里输,所以这个机制在目前,在一个比较垄断的情况下还是很难的。

  主持人:

  所以还是垄断机制惹的祸。

  韩晓平:

  对。

  主持人:

  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现在这个储气库还没跟上,那是不是现在使用量有些超前呢?供需的矛盾,我们还是要来分析一下需方的问题。

  韩晓平:

  使用量是按规划的,天然气的东西和别的不一样,不像萝卜、白菜,买了以后可以存在地窖里头,天然气来了就要用,所以任何一个城市的天然气使用都是要严格按照规划,所以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你建了,没有人给你供气,这个气也不给你通,一旦通了气就要保证供气,现在是通了气,不能保证供气,那么问题就不在于用户,不在于城市,是不是没有按照规划,而是在于你是怎么来进行这种保证的。

  主持人:

  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是全国有多个城市闹起了天然气的“气荒”,“气荒”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一些什么样的解决之道?天然气会涨价吗?稍后继续。主持人:

  欢迎回来。

  我们今天正在关心的是全国有多个城市闹起了天然气的气荒,在也次闹“气荒”的城市当中,还有一个城市还是重庆。重庆也闹气荒,让人觉得非常意外,因为重庆本身就是产气的城市,到底那儿的情况怎么样?他们又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举措呢?

  我们接下来就来连线中新社的记者郭虹。

  郭虹,你好。

  郭虹(中国新闻社记者):

  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

  你在重庆当地感觉到这个“气荒”的紧张形势了吗?

  郭虹:

  在生活中最明显的就是打出租车很难,特别难。

  主持人:

  所以这一次重庆也出台了一个措施,就是直接跟出租车有的,就是以后打的要增加两块钱燃气的附加费,当时的老百姓和出租车司机他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郭虹:

  对老百姓来说,大多数认为还是比较突然的,因为重庆的出租车的起步费是非常低的,三公里在五块钱左右,这相对来说,就增加了相当大一部分,但是大多数还是表示接受。而出租车司机来说,他们反映就觉得因为附加费是直接要上交的,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但可能客流量会有一定的分流。

  主持人:

  反而是出租车司机开始担心了,是不是会造成生意下降了?

  郭虹:

  对。

  主持人:

  重庆方面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说法?相关部门怎么解释为什么要增加这两块钱燃气的附加费呢?

  郭虹:

  其实重庆市政府增加燃气附加费只是它缓解目前气紧的措施之一,它采取了三项措施:一个是向中石油方面争取更多的天然气供给量;二是采取优先供气的原则对工业和对生活用气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第三才是增加燃起附加费。因为根据重庆市政府的说法是,重庆的油气比价关系历来是严重失衡的,由此导致油改气的车辆非常集中,他们有一个数据说现在目前油改气的车辆,用气的车辆占全市营运车辆的30%左右,因此政府决定开征CNG的附加费,通过缩小气和油的比价差,适度控制CNG的用量和CNG的改装。

  主持人:

  好的,谢谢郭虹。

  郭虹传达了有一个信息,这一次为什么要加这个两块钱燃气的附加费,是为了缩小用油和用气的差别,这么做有这个必要吗?

  韩晓平:

  它可能是没有气了,这样加了以后希望更多的司机去加油,但实际上,这一次我们也注意到,重庆当地的中石油也有一个解释,为什么出现短缺呢?就是老的气田气已经开始下降了,新的气田还没有打出来,实际上这背后就有很大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生产规范来说,你必须要保证你不断地开发,我们知道天然气要不断的滚进开发,不是你打一个井下去以后,就源源不断,永远出气,它出一段时间肯定会下降,你必须再大新的井,勘探开发新的井,这有说明中石油在供气保证方面是严重不足的。

  主持人:

  投入严重不足,为什么会造成这样投入严重不足呢?

  韩晓平:

  也可能是他们说的不赚钱,他们说的气价太低了,我们不赚钱,所以我们不愿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是不是有这方面问题我们不知道,但是确实他们在这方面没有很好地履行一个供气的责任。

  主持人:

  是不是涨价了就能够解决“气荒”呢?

  韩晓平:

  现在也很难说,因为涨到多少能够满足他们的胃口我们现在不知道,如果说国际油价涨到130块钱,你要对应着那样一个价去涨气价的话,恐怕谁也受不了,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悖论。如果你气价涨太高的话,那么市场可能不接受你,很多人就不用气了,如果气价太低的话,可能对石油公司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影响,所以双方之间,应该更有效进行一个定价机制。现在完全不是市场来定价,完全由一个行政来定价的话,可能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持人:

  但是说到价格,我看到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在美国南方的一些城市,他们的天然气价格是每立米一块四,但是我们这里,天然气的出厂就是每立米一块钱,但是到了终端用户那儿要三块钱,这怎么会差别那么大?

  韩晓平:

  这确实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知道美国南方,美国主要的问题是,美国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市场,无论从勘探开发,到输气,最后到地下储气,到供气全部都是开放的,所以正是因为这种开放促进了整个的竞争,因为这种竞争使大家消费者获得更低的气价。在中国由于我们少数,只是有那么一两个企业来经营那些事情,而且他们彼此之间又不相往来,所以他们的使用系统,他们供气系统又非常封闭,所以就造成他们整个勘探开发如果不足的话,那么下一个供气就不能保证,而且他们永远会觉得这个气价是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的。还有,他们会把输气管道的折旧算得非常高,使进气的价格非常低,所以卸任即便你生产了气,也很难进入到这种管道。由于这种少数企业垄断的市场,也造成了我们今天的供气短缺。

  主持人:

  如果打破这种垄断的格局,让更多的企业进来,是不是就不会再闹“气荒”了?

  韩晓平:

  当然是这样,因为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就是更多的竞争者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才能保证天然气的供应,现在中石油、中石化,他们现在确实可能碰到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他们技术本身不能够不断地开发出新的天然气来。另一方面,他们可能投资的意愿也不是那么充分。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企业主体能够进入这个市场的话,肯定对整个市场会有一个促进。就像“鲶鱼效应”,就会促进我们的企业更多向这方面的发展。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放市场,不仅要开放上游的市场、中游的市场,也要开放地下储气库,下游的市场现在是一个竞争的状态,这种竞争应该引进更多的主体,而不能让这些企业形成垂直一体化,特别现在担心中石油的公司,上头开发天然气,中游输送天然气,到下游又去经营城市供气,这样就可能会对整个经营的格局会造成一种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

  所以您觉得,如果解决这个气荒,所以开放市场会比涨价更加有效。但这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如果开放市场,让更多企业来进入,会不会造成一些资源的乱采乱砍呢?

  韩晓平:

  乱采乱伐这个实际上是管理的问题。但是我们首先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天然气供应,但是如果没有气供的时候那是最不安全的,我们已经达到了最不安全的程度了,与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让那些更多的愿意进入这个市场的人来开发天然气呢?实际我们并不要担心,包括外资企业都可以来,如果你有技术,你在中国打出天然气来,我们就应该开放。因为美国实际上就是非常开放,因为这种开放,使美国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增加了新的供应,特别是最近发现大量的页岩气,也就是奥巴马为什么敢去承诺,他在减排上,参加整个全球的减排。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1+1)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