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州每日产生大量垃圾,如何处理让人头疼。 新快报记者郗慧晶/摄(资料图片) |
市城管委成立后首次接访迎客数百
新快报讯 昨日上午,市城管委成立后的首个接访日,迎来了数百来访市民。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张建国表示,番禺大石会江村是政府目前认为最合适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地方,但如果市民有别的建议,可以提出来进行讨论。
城管接访数百人捧场
昨日,市城管委成立后的首个接访日来客“爆棚”——数百位来自华南板块的业主和番禺大石镇会江村的村民,一早就赶到了接访地点排队拿号。市城管委派人在现场派发投诉表格,并特辟一个会议室,专门接待就番禺垃圾焚烧厂而来访的市民。从昨天9时到12时半,共有5批约百名番禺业主和村民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张建国答复市民时称,政府推进的是垃圾焚烧,至于选址问题,“市民如果觉得选址不合适还可以提出,至于选址地点正确与否还需再论证”。
将挨家挨户收集民意
在昨天的接访过程中,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还表示,相关职能部门会挨家挨户去收集市民对垃圾焚烧厂的意见和建议。孙金龙认为,就垃圾焚烧厂,市民的意见可以分成几类:属地村民和附近楼盘的业主肯定是不同意建的,但稍远一点楼盘的业主态度可能是“无所谓”,“范围再扩大的话,我相信绝大多数市民还是同意建的”。
“垃圾焚烧厂铁定要建,不但要建,而且要多建。但如何建、在哪里建,市民的意见可以在这里起作用。”孙金龙希望市民们能就建设垃圾焚烧厂的办法和方式广泛出主意。
对于“垃圾焚烧厂是否已在建设”的问题,孙金龙明确表示,会江村垃圾焚烧厂并未动工。与此同时,他侧面确认了目前政府有关部门与建设方(广日电梯集团)签订的只是协议,还不是正式的合同。
特写
数百市民排队没有留下垃圾
“通过正当途径表达对在番禺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意见,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昨天早上7时许就从番禺洛溪出发前往市城管委接访现场排队的番禺业主“樱桃”这样对记者说。
上午8时30分,当她一路转乘地铁来到接访现场时,接访处前已经排起长队。“樱桃”领到的接访登记表上的编号是第91位。
像“樱桃”这样通过政府开辟的正当途径表达民意的公众不在少数。记者昨天上午在排队等待接访的人群中,还发现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大石会江村村民吴婆婆。早上6时不到,早餐都没吃,79岁的吴婆婆就从会江村出发了。见到记者,吴婆婆第一句话就是:“我不愿意广州搞垃圾焚烧,所以,减少垃圾要从我自己做起。”接访现场等待的市民都贯彻着这种“从我做起”的理念,他们将矿泉水箱当垃圾箱,把塑料袋、瓶子和速食面等垃圾集中在一起,一位老伯还不时将散落的垃圾捡进临时垃圾箱。
下午3时许,接访市民逐渐散去,一位戴着口罩的业主拿起话筒呼吁:“走的时候请带上你身边的垃圾,尽量分好类再扔到垃圾桶里面,不要再产生无谓的垃圾!”一呼百应,现场的市民马上开始清理自己身边的垃圾,一位老人还特意站在一个临时垃圾桶旁,一边将塑料瓶踩扁放到塑料袋里,一边督促市民将各类垃圾分开。
海龙湾业主周阿姨说,减少垃圾排放,反对垃圾焚烧,倡导垃圾分类,“这才是我们这次参加接访的最终目的”。
数百市民陆续离开接访现场,现场没有留下任何垃圾。
番禺区区长称垃圾厂仍在论证阶段 五大渠道收集市民意见
新快报讯 昨日,由于排不到接访的号码,部分番禺业主在市政府门口守候了数小时。为进一步了解民意,番禺区区长楼旭逵与等待接访的番禺业主直接对话,并再三强调,“市民不答应,群众反应强烈,我们绝不动工”。
区长首次直面民意
昨日下午,番禺区区长楼旭逵走进千余名等待接访的人群中,不少市民鼓起掌来。在一一收下市民们递上的材料之后,楼旭逵向在场的市民表示:“大家放心,我们会充分考虑民意,市民不答应我们绝不动工。”有业主询问,垃圾焚烧厂是否考虑换址,楼旭逵回应:“目前垃圾厂只是在论证阶段,我们将充分询问专家和市民的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其实早在昨天上午,来自南国奥园、祈福新邨、广州碧桂园、大石海滨花园、珠江花园等楼盘约100名业主代表,已受邀来到番禺区洛浦街道办事处与区长进行过座谈。这是大石会江垃圾焚烧项目争议出现以来,番禺区政府首次与业主面对面对话。
番禺区区长楼旭逵在会上承诺:“环评不通过绝不开工,我再补充一句,绝大多数群众反应强烈也绝不开工。”楼旭逵也坦言,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在目前这个时代,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将负面效应降到最小。
展开半年期大讨论
楼旭逵还表示,将就这一问题在全区范围内举行大讨论,发动全体番禺市民参与讨论,呼吁广大市民为垃圾处理出谋划策。番禺区昨天也公布了有关创建垃圾处理文明区市民意见和建议的5个反映渠道(见附表)。
楼旭逵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分阶段推进创建垃圾处理文明区行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最大限度减排。两年后,当区内的火烧岗垃圾填埋场饱和时,将推出新的垃圾处理项目。
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市民反映渠道:
1.番禺区城市管理区长专线:34612319
2.番禺区信访局:84636926
3.番禺区市政园林局投诉电话:84611813
4.公共网址:https://shizheng.panyu.gov.cn/
5.公共邮箱:shizheng@panyu.gov.cn
每条街都要设废品回收站
垃圾分类桶有望重出江湖
新快报讯 未来每条街建设一个回收站、重新在街头放置分类垃圾桶、推进垃圾分类立法……昨天上午,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举行成立后的首次接访活动后,随即公布了推广垃圾分类的新措施。
根据市城管委昨天公布的生活垃圾分类社区行动计划,未来将率先在2000年以后建成的封闭式小区开展源头垃圾分类收集,并力争3年内覆盖全市中心城区的封闭式居民小区。而自2007年就不再增加的路边分类垃圾桶,也有望在城市主干道和公众场重现。城区环卫管理模式还将延伸到农村地区,建立完善“村收、镇运、区(市)处理”的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监管体系。
在分类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未来将按照“一镇(街)一站、一社区一点”的标准,加强废品回收站的布点规划和公建配套建设。为实现资源回收的公司化、市场化运作,以后将采用“行业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力争5年内建立起以户、社区、街道为网格的覆盖全市的废品回收网络。
而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则表示,新城管委在送审的“三定方案”中提出了设置“垃圾分类循环利用”职能和处室以及人员编制的设想,“特别是张广宁市长希望有这样的内设机构和人员配备”。该设想目前正在等待市政府批复。
■统筹:新快报记者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阮剑华辛捷恺李婷尹辉李佳文王剑平见习记者吴笋林实习生龙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