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南京市民集齐侵华日军军刀 见证日军衰亡(图)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2009年11月25日04:16
丁先生收藏的古刀
丁先生收藏的古刀

丁先生抚刀弄剑极其专注
丁先生抚刀弄剑极其专注

  他集齐侵华日军各式军刀

  市民丁先生已捐价值30万元文物,有几把刀中国军博馆都没有

  昨日,记者从南京市近现代史博物馆获悉,一位刀剑收藏家将自己收藏的十多把日本军刀捐赠给了博物馆。捐赠者丁金顺先生表示,自己一直收藏刀剑,尽管对刀剑十分喜爱,但是看到许多博物馆里都不能展出这些历史文物的实物,而是放一些仿制品,心里就觉得非常不舒服,“这些历史遗存应该放在博物馆里让更多的人看到,以实物给人带来更多的震撼。”

  每把刀都有独特“指纹”

  记者走进市民丁先生的家,如果不是现代的家具和温馨的设计,这里仿佛就是一个古代的兵器博物馆。木制架子托着的各式刀剑随处可见,足见主人对刀剑的喜爱。

  “放在外面的这几把都是现代打造的了,是尽量重现古代工艺的,这样一把也要10多万,不过和古刀相比也不过是工艺品了。”丁先生把记者带到里间,这个不大的空间摆放着上百把各种刀剑,两个双面架上摆放着五十多把各种刀剑,“这里才是最珍贵的一批名刀和古剑”。

  丁先生告诉记者,为收藏这些军刀他经常奔波山西、陕西两地发展“线人”,特别是山西的吕梁,有不少老百姓家中传有这种军刀,现在全国各地基本上哪里有民间收藏的刀剑他就会飞过去收购。

  说起对刀剑的喜爱,丁先生说从小就已经开始,收藏的第一把刀是一把三八大盖配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各个朝代的刀剑到二战时期的军刀、日本武士刀都有涉及。因为都是手工锻造,每把刀的刀型都有不同,就像刀剑自己独特的指纹,把玩起来特别有意思。

  丁先生边擦拭着刀刃边向记者一一介绍,在侧光下可以看到锻造时打出的云纹。而保养起来也有一套特制的工具,油,扑粉,都是从日本带回来的,“一把保养得好的刀可以保存几百年如新”。

  日本刀有着不同“刀装”

  丁先生告诉记者,一把日本刀分为刀条和刀装,刀条就是有杀伤作用的刀刃刀身部分,刀柄及刀鞘部分称为刀装,决定一把刀的身份的就是刀装。“这把名叫廉座的刀就出自一个名家之手”,丁先生找出一把暗绿色刀装的军刀,在刀柄处用力一顶抽出一根小木条,刀把便可以自由拆卸了。

  “日本刀就靠这个‘竹钉’贯通固定刀身和刀把,别看只是简单的木制品,沉重的军刀用它一固定就完整地成为一体。”记者看到刀把拆掉后露出一截黑铁,“这个便是军刀最精华的部分,上面刻有作者的名字,说明这是一把珍贵的古刀,至少应有几百年历史了。”

  日本刀有严格的制式,如果给这个刀条穿上军装它才是一把军刀,穿上武士刀的刀装就是一把武士刀了。不同级别的军刀刀柄不同,以珠粒细密的白色鲛鱼皮包裹,并用丝带编花缠绕。护格为铜镀金,葵形或者椭圆形,有镂空和不镂空两种,镂空的是陆军用,不镂空的是海军用。刀刃近护手处有日本刀特有的铜制夹刃。

  其实,日本的锻刀技术是从中国的唐代流传过去,从技术水平上区分,分为“百锻钢”和“包钢”之法。“百锻钢”,就是把铁条放在高温的锻炉中,等其软化,锻打,再对折,再锻打。在不断的锻打中,铁被去除杂质,成为了钢,钢就成为了合金钢。而一片看似不厚的刀条,其实是几十块薄如蝉翼的合金钢片相互咬合而成。“包钢”,就是在钢条中包裹了铁条锻打,使刀条有了钢的韧性又有了铁的强度。

  军刀见证日军衰亡

  丁先生介绍到军刀的历史,从19世纪末开始,日本配发32式军刀,样子类似西洋刀,花哨而实战性不行。于是从1934年开始,日本重新配备军刀,一开始都是军人花自己的钱买的,军官佩带94式军刀,1935年士官也配发军刀,称95式军刀。

  1938年后,军官又配发98式军刀。94式军刀的刀鞘为双环,95式军刀和98式军刀的刀鞘为单环。94和98式比较珍贵,都是手工锻造,云纹非常精美,而士兵配的军刀则都是机器打制。

  丁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一把二战末期的95式军刀,“这把刀在做工上实在没有值得一提的地方,也非出自名家,刀鞘都是木制的,但是我觉得最有价值,就是因为这是日军走向衰亡的见证。”

  原来,战争初期日本军备充足,军人的军刀做工精良用料讲究,也不乏名家名刀,而到了这把刀制作的时候,战争已经进入尾声,在1943年前后,几线作战的日军各方面资源非常匮乏,军刀的生产也只能粗制滥造了。这样的木制刀鞘就是最好的见证,收藏日本刀不能完全追求工艺,这些也都是不可否认的罪证。

  全制式军刀捐给博物馆

  “我收藏军刀只想留住一段历史。”丁先生这次捐赠的物品总共有30多件,其中包括13把军刀,包括从32甲,32乙到98式等等,将侵华日军所有制式的军刀集齐了,另外还有国民党军官用的中正剑,军阀阎锡山部队的锡山剑,可以算是二战前后中国战场上的刀剑搜罗了个全。另外还包括各类民国时的文物,总价值有30多万元。其中有几把刀连中国军事博物馆都没有。

  “收藏古刀剑最能看到国家的兴衰,刀剑的铸造工艺在我国唐朝时期达到顶峰,日本的技术也不过是从唐朝学习的,但是我们保存下来的唐刀几乎就只有尸体了。”丁先生拿出一把黑乎乎的刀给记者看,这是极为稀少的留存下来的唐刀,但看起来已经完全是废铁一块了。如果能很好地保存,这把刀仍旧可以锃亮如新!

  说到这里,他不无惋惜地表示,其实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收藏到一把保存完好的中国古刀。

  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副馆长刘晓宁表示,这些民国时期的刀剑保存下来的十分稀少,散落在民间,博物馆也很难收藏到,确实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本报记者 刘浏 文/摄

责任编辑:张若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