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低碳经济从这里走来(组图)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2009年11月25日08:25
  胡锦涛 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发展低碳经济”。

  温家宝 2009年6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把应对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有关部门2009年8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情况时表示,将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

  目前,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三分之一左右,居全球第二。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压力,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碳减排使整个社会减排成本得到优化将成为大势所趋。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可以通过购买碳减排指标加以抵消,实现“碳中和”,达到“零排放”。日前国内通过交易方式基于碳足迹盘查实现碳中和“第一单”由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组织完成,专家认为,作为按照《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要求设立的全国第一家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天交所“第一单”成交完全与国际规则接轨,探索了以市场化手段助力企业碳中和的规范模式,对于确立减排领域的“中国标准”,促进中国碳减排市场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上海济丰通过排放权交易市场手段以更高效率实现完全碳中和,也为广大企业树立了自觉履行环保责任的典范。

  名词解释

  “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计算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常以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然后通过购买碳额度的形式,资助符合国际规定的节能减排项目,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达到环保目的。

  碳中和倡导机构和个人尽量减少在地球上的碳足迹,降低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新闻回放

  国内首笔标准化碳中和交易成交

  11月17日,上海济丰纸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向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成功购买了6266吨的碳排放量,用于抵消自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在上海济丰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我国首笔“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达成。与此同时,企业碳中和综合服务模式正式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推出。

  据了解,对上海济丰的碳盘查是从今年9月18日开始的。当日,上海济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碳中和综合服务协议》。根据协议约定,由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上海济丰提供碳中和综合服务,包括组织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碳盘查和碳中和标识授予服务、通过会员及合作网络撮合高品质的自愿减排指标交易、设计交易流程、提供交易结算服务等。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按照ISO14064-1:2006规定,为上海济丰进行碳盘查,并于10月9日出具温室气体盘查报告,确认上海济丰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产生的碳排放量为6266吨,涉及二氧化碳、甲烷等六种温室气体,主要来自锅炉、用电、自用车辆、污水处理厂、厌氧槽、电焊、消防、差旅飞行和废料处理等。11月13日,上海济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碳中和交易合同》。直至17日,上海济丰委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通过支付对价,在气候集团、国际碳排放交易协会与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自愿碳标准审核授权下的APX公司登记平台,注销一笔6266吨自愿碳指标。

  该交易完成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将向国家发改委主管部门履行报备程序。

  背景资料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简介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按照《国务院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要求设立的全国第一家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机构,是一个利用市场化手段和金融创新方式促进节能减排的国际化交易平台。2008年9月,财政部和环保部颁布《关于同意天津市开展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的复函》,交易所承担二级市场建设职责。2009年9月,交易所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低碳金融实验平台。交易所目前主要致力于开展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能效交易及相关咨询服务。

  交易所于2008年12月23日完成我国首笔基于互联网的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于2009年11月17日完成我国首笔基于规范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2009年9月,交易所启动“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和三星、摩托罗拉、丰田、拉法基等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共三十多家单位已正式加入,共同设计和制订承诺目标、交易规则和制度,通过多方协作,为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相关产业政策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证平台。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由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三方共同出资设立。

  “用碳交易这样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碳中和,让最专业的公司去做减排……”。国际济丰集团碳中和负责人

  身体力行 践行碳减排

  11月17日,国际济丰集团下属上海济丰纸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基于碳足迹盘查实现碳中和交易的包装企业,此举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企业在传统的节能减排、使用环保材料等方式外进行一种革新式的参与环保的尝试,更为中国尚未建立的碳交易市场及后续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讨论提供一个有益的基础。国际济丰集团碳中和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做足自身内功之外,国际济丰集团将环保战略延伸至社会,希望与企业和公众一同推进中国的绿色环保。此次上海济丰交易成功后,国际济丰集团计划在2010年对旗下所有包装企业全部进行碳足迹盘查,并逐步建立碳管理流程,实现碳中和,以实际行动加入打造低碳经济时代绿色供应链的行动中,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国际济丰集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包装企业,目前在中国有十个纸包装制造厂和一家专业整体包装设计及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以纸为基础的整体运输包装设计与制造服务。该负责人表示,碳自愿减排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很多有益的实践,但在中国还几乎是空白,很多企业还处于观望状态。国际济丰集团是中国最早一批关注并参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公司,2000年即成立了专门的国际能源系统集团投身环保事业,并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将环保实践延伸到传统纸业包装企业。2009年9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发起“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上海济丰第一批递交了意向函希望加入,并进一步委托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帮助上海济丰实现完全碳中和。

  目前,国际济丰集团在浙江建有业界领先的包装研发和测试中心,在上海济丰碳中和项目之前,已经在以纸代木、环保包装设计流程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取得进展。“我们希望实现持久的成长、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回报,让关注气候变化、关注环保的传统和理念在企业内部不断深化。”同时该项目负责人指出,用碳交易这样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碳中和,更符合现代企业服务外包的理念,让最专业的公司去做减排,从社会总体减排成本来看效率将更高。

  此次碳中和交易只是一个开始,国际济丰集团还将继续开展一系列活动,致力于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客户提供绿色服务等,希望能通过企业身体力行的努力,让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理念被更多的人知道和理解。

  

  “首笔碳中和交易流程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组织,可核查、可复制、 可推广……”。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戴宪生

  助力“中国标准”

  建设世界级交易所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国内首笔碳中和交易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戴宪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认为,此次碳交易探索了以市场化手段助力企业碳中和的规范模式,对于确立减排领域的“中国标准”,促进中国碳减排市场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碳排放领域的新兴市场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世界上排放量名列前茅的国家,有条件建立这个领域的"中国标准"。而能否真正建立起"中国标准",取决于我们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戴宪生告诉记者,与此前的一些碳中和交易相比,天交所撮合上海济丰碳中和减排量核证严格采用国际标准,整个交易流程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组织,可核查、可复制、可推广,不仅为今后国内核查类似交易提供了标准和工作流程,也为政府和监管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标准提供了借鉴。

  去年12月23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成功组织我国第一笔基于互联网进行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电子竞价交易,标志着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在天津启动。今年11月17日天交所率先达成中国首笔“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为“先行先试”排放权综合试点,助推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再次抢得先机。

  “二氧化硫、COD等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和交易并非排放权交易的全部,”戴宪生认为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将十分可观。“涵盖碳交易的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对于天津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十分重要,我们正在努力开展相关的探索。”

  成立一年多以来,天交所聚焦各种环保指标减排量交易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致力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减排交易体系。今年9月,天交所在国内率先推出“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戴宪生表示,联合行动推出以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企业界热烈响应,目前已有33家企业递交了自愿参与企业减排联合行动的文件,行业分布涵盖石油石化、电力、钢铁、航空、公交运输、建材、IT等。其中不乏中石油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和中国铝业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戴宪生认为,在国家尚未对外承诺一个绝对减排量的现阶段,通过交易所组织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共同来构建一个市场,“是中国企业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行动”。戴宪生强调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温室气体减排量指标将成为未来市场“重要资源”,加入自愿减排行动可以提高企业对于碳资产和各类环境权益资产的理解认识和管理能力,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推动技术改造,碳减排是大势所趋,率先行动起来有利于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戴宪生表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落户天津以来已建成可支持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产品现货和期货交易的一流电子交易平台,“软硬件”能力建设在国内国外保持明显领先地位,正向着世界级交易所的最终目标稳步前进。这离不开天津市委市政府对排放权市场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也受益于股东的优势互补。今后天交所将密切配合国家有关方面政策导向,积极开展各类环境金融产品的交易活动,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此,天交所与相关方面合作成立中美低碳金融研究中心、中国环境金融法研究中心等开发研究机构,开展碳金融产品开发,法律规制、交易模式的前瞻性研究,紧紧围绕交易所的减排量交易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能效市场及CDM等项目的开发,从国内外引入熟悉法律、金融、投资、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专家做好人才储备。注重充分同排放企业、金融企业沟通,与监管部门沟通,共同搭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排放权交易体系。3-5年内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将成为在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环境应用产品交易中,能够代表国家水平的交易机构,在这个领域中形成中国标准、中国经验,形成中国市场,并且用这个市场和国际市场开展对话。

  

  “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符合今后实际的市场需求……”。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任高峦

  先行先试的抢眼亮点

  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是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三家股东之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任高峦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鼓励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的背景下,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完成国内首笔碳中和交易,非常适时。成立一年多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再次实现突破,为助力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具体尝试,意义非常重大。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是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在滨海新区参股成立或注册成立的四家市场交易机构之一。高峦认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从设立到运行充分体现“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从外商是否能投资参股,到交易品种的选择等等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创造了很多新的经验。从而成为滨海新区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抢眼亮点,成为天津整体上打造金融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去年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纳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项目之一,天津首批金融改革创新20大项重点工作之一。日前,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金融创新专项方案》明确提出要“搞好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高峦认为,尽管目前排放权交易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社会效益却相当突出。“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推出了天津排放权交易综合试点方案,并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同时积极发展会员单位,倡导企业开展自愿减排联合行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谈到排放权市场的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高峦表示对此充满信心。他说,中国是一个排放大国,而且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符合今后实际的市场需求。随着相关试点方案推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高峦认为:“产权市场传统意义上是一般要素转让市场,投资排放权交易所这类权益范畴的交易机构,有助于天津产权交易市场朝多功能、多品种的方向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经过7年的发展,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已经扩展到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成员单位达到73个,他表示作为共同市场的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也会继续为天津排放权市场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借鉴美国经验

  
  服务中国市场

  ——访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全球副总裁黄杰夫

  作为股东之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凭借在国际排放权市场的地位、专业能力和全球化的平台,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包括理念、方法、市场体系的建设、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以及成熟的交易系统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中,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全球副总裁黄杰夫表示,在中国探讨低碳发展路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之外,通过市场调节发挥作用意义重大。希望国内排放权交易相关机构,通过学习、借鉴国际上先行者的经验,利用市场无形之“手”,推进中国排放权市场机制逐步有序地建立起来。

  “从国际的经验来看,碳交易市场比二氧化硫排放权市场大。”黄杰夫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2003年开始在美国推出碳交易,2004年交易量仅220万吨,2008年达到了11000万吨。“5年内交易量增加了50倍,同时给交易所的股东良好的投资回报。”黄杰夫表示,“中国的碳市场建设尽管刚刚起步,但基础很好,不管是政策环境,媒体舆论,能力建设,还是市场条件,都不比5年前的美国差。”

  黄杰夫强调,真正的排放权交易,前提是必须有总量规模的控制。总量控制就是根据科学分析环境容量和经济发展的预期,适当确定本地区和本国未来包括碳、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的强度控制目标,并通过具体的行政手段执行。按照中国“十一五”规划,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中国还有可能在“十二五”将二氧化碳强度指标进行控制,这些为开展碳交易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对于中国碳减排市场的前景,黄杰夫显得非常乐观。他希望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平台把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在碳市场和金融领域的创新经验,带到中国,进行本土化改造,并借助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资源和国际市场网络,在未来条件成熟时,直接进入全球排放权交易体系,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规则、技术标准和市场体系,最终成为排放权市场亚洲定价中心之一。

  排放权市场除了为排放企业提供服务以外,还能够使农民在碳市场也获得一定收益。黄杰夫介绍,目前,在美国有1万多个农村家庭在碳减排市场上交易,在好的年景里,农民收入的20%来自于碳交易。中国是农业大国,有七亿多农民,可以在这方面借鉴美国经验,开发相关金融工具,同时进行有效的政策引导,创造出能够让农民受益的规则。

  依据国际规范核查

  确保交易真实透明

  ——访SGS通标公司能效与低碳服务部业务发展高级主管贾洲平

  此次上海济丰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购买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6266吨碳减排指标,成为中国首家通过交易手段基于碳足迹盘查实现碳中和的企业,作为天交所指定的核证机构,SGS-CSTC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SGS通标公司)的加盟对此次交易公证透明以及规范化操作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SGS通标公司能效与低碳服务部业务发展高级主管贾洲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此次碳足迹盘查操作方法完全和国际标准接轨,将会为国内今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

  贾洲平介绍,SGS通标公司是由瑞士通用公证行(SGS)集团与隶属于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中国标准技术开发公司于1991年合资成立的专业第三方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的服务机构。具有上百年历史的SGS集团是全球检测认证行业领导者和创新者,是联合国指定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第三方核证机构。针对国内节能减排市场蓬勃兴起的势头,SGS通标公司将国外先进的检测标准引入中国,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供规范的第三方核证核查服务,而天交所致力于为企业实现碳中和提供具有公信力的交易平台,天交所这一定位成为其与SGS通标公司开展合作的重要前提。

  贾洲平说,对上海济丰进行碳盘查依据的是ISO14064的国际标准,核证核查内容则主要包括保证企业碳排放量的准确性,确保所购买碳汇,是经权威机构发布注册,真实、完整的减排量指标。在整个交易过程中,SGS通标公司同时见证企业的交易过程。上述服务都是在SGS集团总部的业务指导下进行的,帮助天交所达成了此次公开透明的“坐标式”交易,给整个碳中和市场的交易提供了一个完整示范方案。贾洲平认为,国际国内的节能减排形势决定了对于企业而言,提高能效和加强自身的温室气体管理是企业面对未来挑战的重要一环,也是企业提高未来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此次碳中和项目产生的效应,必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天交所交易平台上来。SGS通标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也希望有更多企业自觉参与碳中和行动,以此来提升企业自身形象,体现对社会和环境的价值,并在未来的挑战中占得先机。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庞晓敏 陈璠

  实习生 王睿

  摄影记者 王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