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利民 本报通讯员 杜文革 李艳玲
一摞摞百元大钞,整齐地码放在柜子里,足有数百公斤,这一幕发生在银行里也许不足为奇,但如果画面的背景是一个偏僻小镇的“地下”印钞厂……
近日,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向媒体通报,经过数月侦查,我国西部地区一起印制假币1100余万元的特大案件告破,包括公安部督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吴小辉在内的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
夜半轰鸣偏僻小镇驻扎“神秘工厂”
由于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平日里的德阳市中江县南华镇,一到晚上便是万籁俱寂。
但是,这样的宁静,却从今年7月上旬开始被打破了……
轰鸣声来自南华镇的一个农家小院。
“这家人奇怪得很,白天,院子的铁门紧闭,一到晚上,就传出很吵的机器轰鸣声,我们也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当地村民说。
与此同时,广州市公安局经侦部门派员到德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要求德阳警方协助抓捕贩卖假币的在逃犯罪嫌疑人———吴小辉。
吴小辉,现年23岁,成都市金堂县人,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手”,在2008年至2009年3月间,曾多次到广州等地购买假币贩卖至成都、绵阳,从中获取非法利益,案发后潜逃至德阳,系公安部督捕的在逃重大犯罪嫌疑人。
随即,德阳民警在全市展开地毯式搜索,寻找吴小辉的踪迹。
不久,这个“昼夜颠倒”的农家小院引起了办案民警的注意。从一个曾经进入“小院”的印刷机修理师傅处,民警了解到,铁门内是一家“印刷厂”。
一个“印刷厂”为什么总是选在晚上“开工”,还要大门紧闭?又为什么没有对外承接任何印刷业务?
正当警方为一个个问号一筹莫展时,一张似曾相识的面孔突然出现在小院里,经辨认,此人正是吴小辉。
为了查清这个“神秘工厂”的真正身份,8月12日,两名化装成地质勘探队员的民警租下了附近一座楼房的一个房间,从这里望去,“印刷厂”里的人员活动情况一览无余。
警方侦查发现,“印刷厂”内一名男子曾只身前往广州带回一些反光油墨。
经咨询印刷界的专家,反光油墨是国家控制的印刷材料,主要用于印刷人民币,广告产品印刷通常用不上。同时,民警发现,“印刷厂”还在购买上好的纸张。警方意识到,吴小辉很可能正在印制假币。
9月11日,警方获悉,吴小辉等人已印制大量假币。
9月12日凌晨4时许,“印刷厂”内,数名工人正在忙碌着将一张张崭新的“钞票”从印刷机上取下来。就在这时,只听“嘭”的一声,大门撞开,数十名荷枪实弹的特警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吴小辉等9名犯罪嫌疑人当场落网。警方同时缴获印制假币的胶印机、电脑、晒版机、胶片冲印机等机器设备和大量油墨、纸张以及印制出的假人民币760余万元。
经进一步深挖,10月12日,民警在中江县辑庆镇查获吴小辉另一个印制假币窝点,缴获百元面额的假人民币340余万元以及6台彩色打印机等制假工具。
子承父业“贩卖者”变身“制假大鳄”
“我被抓,是迟早的事情。”这是吴小辉被捕后说的第一句话。
据吴小辉交代,2008年以前,他和父亲一起贩卖假币,不仅如此,父亲还带他到广州一些假币印制地下窝点“拜师学艺”。
父亲因贩卖假币锒铛入狱后,吴小辉不思悔改,伙同他人到广东购买假币4000余万元到四川贩卖,从中牟取暴利。
“好景”不长,屡屡作案的吴小辉被广东省公安机关上网追捕,随后被公安部列为督捕在逃犯罪嫌疑人。
但此时的吴小辉仍在继续着“最后的疯狂”。
在广东“更新”了印制假币技术后,吴小辉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贩卖者”的角色,决定自立门户———直接印制假币后再贩卖。
2009年7月,吴小辉伙同舒某等人开始“大展拳脚”。吴小辉领导的这个制假团伙可谓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由吴小辉出资50万元购买印制假币的机器设备、油墨和纸张等,舒某等人负责制版、调色印制,印制假币的机器设备在一处出租房里,原材料则单独存放在另一处出租房内,所有人员统一居住。
但吴小辉等人尚未将印制的假币贩卖出去,便被德阳警方抓获归案。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9名犯罪嫌疑人均被移送审查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