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父子接力三十年 译成巨著《近代文学批评史》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5日21:17
  】

  中新网上海十一月二十五日电(邹瑞玥)美国著名学者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详尽论述了从1750年到1950年西方各国文学批评,是当代文学批评家的必读书目。近日,这部鸿篇巨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近代文学批评史》出版暨学术翻译”研讨会上,该书译者杨自伍、责编张建平回忆起译述历程中的苦辣酸甜感慨万千,并与沪上学人一起,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的人文学术翻译。

  当年不知天高地厚

  谈起此书的翻译,杨自伍自嘲自己当年是“不知天高地厚”。早在“文革”之前,高等教育部就将《近代文学批评史》列入高校文科辅助教材,并委托复旦大学著名教授杨岂深翻译。由于十年浩劫爆发,这套书的翻译计划搁浅。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请杨先生重起炉灶。当时,杨先生的身体已不太好,常常手抖不能握笔,于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找到了当时只有二十多岁的儿子杨自伍。

  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也是出于一份责任,杨自伍毅然接过了这份连许多精通英美文学学者都直摇头的文稿。第一卷译完,父亲杨岂深逐字逐句地作了修改和定稿。从第二卷开始,杨自伍就独自承担起了翻译的重任。他整整花了25年,完成了这部比较文学、文学批评史上的煌煌巨著。此后又用了4年完成该书的修订工作。彼时,当年的翩翩少年已年过不惑。

  翻译亟待“降人才”

  “中国的几次革命都由翻译发端,”杨岂深的弟子,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陆谷孙不由感慨道,近代以来数次翻译大潮都在中国历史上形成深远的影响,但在商业化气息浓郁、人心浮躁的今天,很少再有人能像杨自伍这样沉下心从事翻译,更不用说是诘屈的学术著作。

  “学生在英语上下苦功,不外乎是为将来能出国、找个好工作。我们应当反思如今的教育,大学是不是正在成为学位的批量生产车间,而家长又给孩子灌输了什么。”上海社科院瞿世镜忧心忡忡地说。

  畅销书长销书“齐步走”

  该书长达25年的翻译出版过程,无论是对译者还是出版社都是巨大的考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译文社就为《批评史》的出版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在如今市场经济大潮汹涌,利益至上的情况下,出版这样“曲高和寡”的学术巨著对出版社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推动社会文化积累,向读者提供高层次的精神食粮,始终是出版社的使命。陆谷孙教授极其赞赏出版社同时出版流行读物和经典著作的做法,认为这值得全中国的出版社参考。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