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铸就中国气象的脊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60年扫描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26日13:24
  “气象部门要常常把天气告诉老百姓。”

  1953年初,一场罕见的强寒潮天气使当年的粮食减产数十亿斤,毛泽东主席立即作出重要批示。

  新中国成立之初,气象事业百废待兴,百事待办,尤其是气象观测网点十分稀疏,严重制约着预报服务工作。为解决“常常把天气告诉老百姓”的问题,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气象观测系统的任务摆在了气象人面前。

  从那时起,实现自动化观测,建成布局合理、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成为新中国几代气象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60年,弹指一挥间。从无到有,从地面到太空,从天气观测到气候观测,从人工观测到自动化观测,从依靠国外仪器观测到观测设备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已基本建成了地基、空基、天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为气象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康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地基到空基再到天基,综合观测系统基本建成,为预报服务夯实基础

  曾参与中哈边境上新疆塔城气象站建设的徐国昌不会忘记,建站初期经费不足,没有风向标,大家就动手用木板做简易风向标;没有风速计,大家就用目测代替。如今,我国2416个气象台站,已基本完成了自动气象站改造,值班人员从电脑屏幕上便可掌握及时更新的气象要素观测数据。

  建国初期,我国共有气象台站101个,难以满足当时的需求。从1952年起,气象人克服种种困难,在艰苦的高山、海岛、高原、荒漠和边远地区建立天气预报工作急需的气象台站。截至1956年,我国气象台站数已达1647个。“仅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我国地面站网基本建成,创造了令国外同行称奇的伟大业绩。”徐国昌在回忆录中写道。

  打开尘封的记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历史镜头,见证着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6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建国初期的101个气象台站,到如今已建成的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站、1588个一般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68个农业气象试验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

  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探空站横空出世,成功接收南京地区第一份探空资料。如今,在全国121个探空站中布设了91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开展了风廓线雷达观测业务,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

  1960年,改装的民航高级航校里-2型飞机直入云霄,用于云雾里观测和人工增雨催化作业。如今,运8改装机已成为气象部门的熟客,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气象保障服务的军功章上刻上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功劳。

  1965年,我国模拟天气雷达问世。如今,我国已有150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

  1988年,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成功在轨运行。如今,我国已先后发射了10颗气象卫星,其中5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为我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七五”期间,我国在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建设了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如今,我国已建成27000多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明显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

  经过60年的发展,从地基到空基再到天基,现代化的综合观测系统基本建成,为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和气象事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无到有再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走出国门,服务全球防灾减灾

  1969年1月,强寒潮袭击我国,大范围冰凌和大雪使全国不少地方交通瘫痪、通信中断。为应对灾害天气,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中央气象局代表时明确要求:搞我们自己的气象卫星。

  周总理的指示给了气象工作者巨大的鼓舞,更为我国气象卫星事业和卫星气象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40年的历程,见证了我国气象卫星从无到有的巨大跨越,见证了我国气象卫星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华丽转身,见证了气象卫星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快速发展,见证了气象卫星应用系统从蹒跚学路的婴儿到实现天地一体化的楷模的成长,见证了我国气象人从对大范围天气过程的无所适从到成竹在胸的从容转变,见证了我国气象卫星事业从依靠国外资料到为国外同行提供资料的嬗变……

  肩负重任的气象人和承载期望的风云气象卫星,都没有让人们失望。

  如今,我国已成功发射5颗极轨气象卫星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其中的2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在轨业务运行。中国成为同时拥有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成为了与美国、欧洲中心并立的气象卫星主要成员国,并且在地球观测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气象卫星的发展仅仅是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的一个缩影。

  北京奥运会期间,来自加拿大的气象专家告诉记者,他去过很多国家从事短时临近预报项目的研究,但除了北京,没有一个城市可以提供覆盖范围如此大、精确度如此高的新一代天气雷达拼图。

  时光追溯到60年前,这一切都是无法想象的。

  从1958年起,我国从3厘米测雨雷达研制、组网起步,经过5厘米、10厘米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多个发展阶段,雷达探测性能不断改进提高。

  然而,气象人的脚步并未仅仅停留于此。

  1999年1月1日凌晨2点,我国第一台新一代天气雷达带着新年的露珠在安徽合肥吊装成功。如今,我国已完成150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设工作,并在已规划建设的158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基础上,开始启动增补58部的建设工作。

  短短的10年间,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定量估测降水、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提高了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增强了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了精细化的定点、定时、定量预报目标。

  在取得巨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还多次走出国门,远销韩国、印度等国家,为全球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国积极参与了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视网的建设,建设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观象台,是全球唯一一个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的内陆大气基准本底台,已经成为全球本底观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我国气象部门还通过世界气象组织自愿合作计划,向50多个国家提供包括气象仪器设备在内的多方面援助,为世界气象观测系统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经过60年的发展,气象卫星、新一代天气雷达等现代化观测手段从无到有,再到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无论是支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硬件还是相关应用系统都已走出国门,为世界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共享中国气象人的一份力量。

  从大气到海洋再到太空,气象探测领域不断拓宽,产品不断更新

  作为农业大国,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几乎是靠天吃饭。50年代至60年代,常规的农业气象观测以目测和手工操作为主,设备比较简陋。

  为了增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能力,气象人不断探索、研究、淘汰;再探索、再研究、再淘汰,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稳步发展。农业气象试验站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的领域也向多方面拓展,交通、海洋、电力、雷电、气候等观测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2009年8月,全国交通气象观测站已达700多个,青藏铁路沿线、各高速动脉的两侧都有自动气象站的守护;

  ——2007年7月,青岛奥帆赛赛场小型气象水文浮标站投入业务使用,为青岛奥帆赛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初步建成了由28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组成的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开展了气溶胶、黑碳、降水化学等项目的观测;

  ——完成了瓦里关等4个大气本底观测站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具备了开展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降水化学等30多项要素的观测能力;

  ——完成了沙尘暴监测网一期工程建设,为沙尘暴的预报预警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建成由425个雷电监测站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实现了联网点位和数据共享;

  ——建立的由98个站组成的辐射观测网、由337个站组成的酸雨观测网和由200多个自动观测站组成的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开展了生态与农业气象观测及产品开发业务;

  ——移动观测站的建设正扎实推进,在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抗震救灾气象服务等重大气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巨大的成就面前,气象人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开始了向更为广袤的太空进军。

  2002年6月1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正式获批复;2003年7月1日,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和服务正式启动;2004年7月1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业务运行正式启动……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与回收、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在轨运行、夸父计划的筹备……在襁褓中的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在成长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60年一个甲子。作为气象大国的中国,正处于迈向气象强国的崭新历史起点上。而作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具有重要支撑作业的综合观测系统,正沿着中国特色气象事业的发展目标,昂首向前。

  来源:中国气象报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