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香江漫话:网上浮现自杀群组——繁华背后沉思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1月27日01:09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六日电 (记者 晓萍)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只奇貌不扬的毛虫,将蜕变为五色斑斓的彩蝶。”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可以歌咏出生命奇迹的奥秘。近日,一个自杀群组的出现,使生命探讨在香港成为热话。

  继毒品入侵校园后,香港又出现另一宗学生危机。近日,香港惊现网上自杀群组,引起香港警方和社会高度关注。有学者批评香港的教育只着重学术上的成绩,甚少进行生命教育,令学生们认为自杀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社交网站Facebook近日惊现香港的自杀群组,声称相约下月圣诞节前集体自杀,招引了近二百人加入,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旗下科技罪案组已展开调查。

  据知,该社交网站有人发起“我要练习自杀”群组,而一名曾自杀的学生原来是该自杀群组的成员。警方和校方大为震惊,迅速介入调查。

  该个命名为“我要练习自杀”的群组在近期才发起成立,登记人数逾一百八十八人,成员留言时,还相约在下月二十一日圣诞节前集体自杀。

  有消息指出,天水围一名中学女生在月初曾在校园内企图自杀,并透露参加了该群组,虽然事主其后已安排接受精神科治疗,社工不敢掉以轻心报警处理。警方和元朗区中学校长会开会商讨事件,并希望了解有多少学生曾接触该网站。

  因为事件属社会问题,警方强调不会主动监查互联网上活动,呼吁学校和家长需加强留意青少年平日行为,并灌输珍惜生命的讯息;最好的防止自杀方法是加强教育。

  根据香港现行法例,教唆或唆使他人自杀属犯法,最高可重判入狱十四年。

  香港大学防止自杀中心临床心理学家黄蔚澄指出,青少年易受朋辈影响,在同病相怜的心理下,或会做出集体行为,自杀也不例外。有社工表示,青少年若在网站鼓吹自杀念头,或有散播效应后果严重,即使是恶作剧也要谴责。她过去半年了解过逾千个网志,部分内容有负面情绪,其中五十多个案需跟进。她呼吁青少年要珍惜生命,有需要时可向社工求助。

  保安局副局长黎栋国呼吁,年轻人如果有自杀倾向,应寻求专业辅导。有立法会议员认为事件非常严重。

  香港青少年自杀的新闻时有发生,二00二年;香港曾有三名中学生集体在长洲度假屋吞药烧炭自杀。而近年至少发生十宗网上事先张扬的自杀事件。

  一位防自杀工作的专家指出,每一个自杀数字都代表一个生命,一个伤心的故事,一个家庭承担自杀者所带来的伤痛。有很多自杀个案背后原因复杂,甚至令人费解,但若能将这些悲伤的事情变成祝福,变得更加有意义,人们就会更晓得爱惜。

  如何“让一切有困苦的人皆有所醒悟;让所有迷路的人可得到心灵的慰藉?”恐怕是香港社会在经济高度发达下,面临的另一个命题。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