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万亩大棚盛满居民“菜篮子”
![](https://photocdn.sohu.com/20061227/Img247300127.gif)
来源:
沈阳日报
2009年11月27日06:24
本报讯(记者孙全)“就这些甜瓜,按现在的行情,每斤能卖上10多块钱;八九个甜瓜装一个礼品盒,一盒能卖100多块钱!”11月25日上午,尽管寒气逼人,但辽中县养士堡镇养前村村支书崔汝宁家的甜瓜大棚里却春意盎然。崔汝宁家有20栋大棚,种植各种反季节蔬菜、水果,今年果菜行情都不错,他家光是大棚收入就达几十万元。
养士堡镇现有高标准的日光温室大棚3万多亩,明年将增到3.5万亩,届时全镇将实现人均拥有一栋大棚。光是大棚这一项收入,就可实现人均2万元的目标。镇长方辉介绍说:“以前,咱镇的农户种大田,靠天吃饭,而现在通过大面积发展大棚,彻底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土地一年四季都没有农闲的时候,季季有花开,天天有果香。一个2亩地左右的高标准大棚,相当于种五、六十亩水稻的收入。产量大了,农民收入就多起来了;农民腰包鼓了,市民菜篮子也丰富了。”
养士堡镇的大棚,是沈阳市迅速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沈阳市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达到135万亩,规模居全省第一。其中,全市超过万亩规模的大区就达10个,5000亩大区有11个,千亩大区53个,500亩以上设施农业小区200个。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将新增万亩大区4个,5000亩大区5个,千亩大区20个以上。
据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发展温室大棚,是农民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沈阳市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出台了涉及补助、贷款、土地流转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各区县(市)发展设施农业,对发展温室大棚的农户进行扶持,这大大提高了农民扣大棚的积极性。现在,全市以温室大棚为主要形式的设施农业,在建设档次和生产水平上都有了显著提升,农产品生产已向工厂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全市已形成新民棚菜和棚瓜、辽中果蔬、苏家屯温室葡萄和紫苏叶、于洪和东陵的食用菌、法库甜瓜等一批具有一定品牌效应、主导产业明显、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的专业乡村。据规划。到2012年,沈阳市农民将户均有两个大棚。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