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王同山:我的恩师贺惠邦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1月27日18:44
  人民网潍坊11月27日电据潍坊新闻网报道今年8月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本书《王同山大草书法诗词集》,恩师贺惠邦为我写就了跋。在跋中,他对我的书法和诗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给予了厚望。赠我五言诗一首:“风流世代更,艺术总相承。已立群峰顶,突破待后生。”看到老师的殷切期望,思绪不禁飞越了时空回到四十多年前。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在家乡高密第四中学读书。贺老师,当时三十岁左右,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他给我们的印象是知识面极广,尤其是在中文、书法方面。记得,他当时写得最多的是毛体书法和王羲之《兰亭序》、《张猛龙碑》、怀素的《自叙帖》,他经常把“一碑一帖,刚柔相济”挂在嘴边。

  我在此之前已接受过书法的基本训练,进入中学又遇上了这么一位好老师,既开心又庆幸。贺老师更是对我多出了一些偏爱,经常一笔一划一字地亲手授之以理,深入浅出讲述楷、行、草之间的联系,篆、隶的起源与由来,最终如何融会贯通大草里面去。只言片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贺老师他那非凡的才气。历代名帖、名家的讲述虽然那时让我有些朦胧,但依然做了笔记,待日后钻研领悟。在我最近出版的《大草赋》中,诸多内容均是多年前恩师传授加之以后思考总结的结果。

  贺老师年轻时就是一位思想敏锐而又超前的学者。从1963年3月5日报刊上发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他就意识到弘扬毛体书法必将大有作为。他说,毛体书法,就是毛泽东主席创造的一种书体,不但艺术性高,而且深受群众欢迎,所以应当学好。他闲暇时便经常给我们写“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大字。久而久之,竟达到以仿代真的程度,我们很是佩服!这也使得在我的书法里面融入了毛体的成分。

  随着生活阅历的不断加深,我在书法和古格律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名气。“饮水思源”,这一切与老师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在写此跋的同时,回想童年翻看老师的作品,不禁想起词人东坡的话:“气象峥嵘,文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

  近闻贺老师将出版《创造三个世界第一的传奇书法家贺惠邦书法集》,心情颇为激动,拙笔一篇,亦是借此机会重温与老师朝夕相处的时光。愿老师在古稀之年,再创新的辉煌,为此赋诗一首:弘扬毛体艺德馨,学子万千众如林。正是一派春光好,书坛再冠新三军。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