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 创办全国一流名校
![](https://photocdn.sohu.com/20061227/Img247300127.gif)
来源:
沈阳日报
2009年11月28日08:13
王凯
南京一校作为省市区的品牌学校,无论是办学规模、教学质量、队伍建设、学校特色等,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特别是近几年来,不停地开辟具有本校鲜明特色的办学之路,不断地形成了具有多点特色的办学思想。
调研,形成科学发展新思路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是基础,解决问题是关键,推动发展是目的。南京一校十分重视调研工作,本着“边学习、边调研、边实践”的原则,紧紧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把保持教育质量稳步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要内容,在办学思路是否明确、学校管理是否到位、办学行为是否规范、工作机制是否完善、服务师生是否满意、教学质量是否稳步上升等方面开展广泛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电子信箱、建立QQ群、设置征求意见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努力找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终形成“创办全国名校”奋斗目标的共识,使学习实践活动中丰富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成效,从而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确立科学发展新目标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学校领导班子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站在新的起点上,确立了学校科学发展的新目标,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活动:
一是催生名师。通过实施“名师雁首工程”,优化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德才双馨,能够向学生奉献真心、诚心和爱心的名师团队。南京一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国家、省、市级优秀课教师占全校任课教师总数的75%以上,作为全国“名师工程建设”科研基地,辽宁省“教师专业化发展行动”研究基地,南京一校始终把名师工作当做学校的核心工作用心去做。
让名师有位、有名、有责。“名师工作室”是南京一校打造名师的倾力之作。为发挥名师作用,今年暑假修建了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的搭建,将有助于名师团队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必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教改领头雁。
二是凸显特色。通过实施“教育生态工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教与学“黄金结合”的教学模式:“15+25”模式,实现学生主体作用最大化。“15+25”是课堂时间的“黄金分割”,即教师所讲时间等于或小于15分钟;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不少于25分钟,这是教学理念上一个质的变化。
“学科整合”模式,实现课堂容量的最优化。新课程提倡学科整合,即根据学校特色,进行有机整合。如“语文”学科补充的内容是我校享誉省内的“大语文训练”,与古韵经典有效整合。
课外活动创新,开展大实践活动。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课堂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书本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载体,教师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到中山公园进行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学习;聘请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到校讲课;开办学生讲座……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教师们思想新了,思维活了,特色有了,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创新,打造一流的品牌学校
通过实施“精品育才工程”,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精品模块,“创办全国名校”,是南京一校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确定了“十个一流”的具体工作抓手,即: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管理模式、一流的条件设施、一流的校园文化、一流的学校特色、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课堂教学、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学生素质、一流的品牌名校。
“创办全国名校”是学校发展的愿景,更是一个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过程。当前教育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各地区、各学校都在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千方百计地比高度,比速度,比水平,比质量。我们作为一所区域名校,必须突破自我,实现质的飞跃。
(作者系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一校校长)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