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天津日报

用镜头与生命对话(组图)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2009年11月28日08:22
司宝通

  
邢燕子

  
年景林

  
张玉英

  
李希元

  
  2009年,天津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评选感动天津的“海河骄子”,一些久违了的名字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张士珍、司宝通、邢燕子、年景林、龚文林、李希元……几十年过去,耀眼的光环已经褪去,历史年轮留下的是沧桑。尹春华用镜头还原这些共和国功臣撼人心扉的本真风貌,摄影家于满面沧桑中准确表现出老劳动模范们精神境界的生动状态,与我们看惯了的“光荣榜”上的劳动模范照片截然不同,既颠覆观念,又冲击视觉,使人耳目一新。

  尹春华,天津人民出版社编审,《八小时以外》杂志封面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天津摄影家协会理事。

  文/董秀娜

  在一本诗集的首发式上,笔者见到了摄影家尹春华。他书生气质,优雅、从容。说到他的“百年印象”工作室,他笑着邀请大家去看看。

  于是有一天,笔者走进了“百年印象”。一间不大的工作室,两把雕花的坐椅,一杯清香的热茶……

  关于艺术的记忆

  作为搞摄影的,或络腮胡子,或梳马尾巴,或满身都是口袋的衣服,这些艺术“符号”在尹春华身上一点也没有。谦和的谈吐、白皙的面庞、腼腆的笑容,言谈举止中无不散发着由内而外、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倒恰与他从事了近30年的出版社的编辑、驰名全国的《八小时以外》杂志封面专业摄影记者身份更加契合。

  尹春华的老家在河北省武强县——一个以年画出名的地方。小时候,他家在河北区的粮店街,一条有李叔同的故居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老街。这可能是少年尹春华关于艺术最初的记忆。搞技术描图的父亲写一手好字,也深深影响着尹春华。小学毕业时,班上只有两名同学考上了天津二中,其中就有他。当时,天津二中是一所优秀的学校!美丽的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亲可敬的老师们都给他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印象。学校有很多的兴趣小组,他报名参加了书法小组,到最后,只剩下两名学生,在罗文明老先生的严格教导下,他用毛笔在沙盘上练习书法,像上私塾一样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但是,一切关于艺术的美好记忆都在1968年画上了句号。那年,他上初二。

  1968年12月,17岁的尹春华响应号召下乡到了河北省青县。在寒冷的冬天,同学们到农田里“战天斗地”,尹春华被安排写大标语。整整一个冬天,全村的墙壁几乎布满了他的美术字。没想到,尹春华的艺术天分在“广阔天地”里也派上了用场。

  他回到天津,被分配到自行车零件厂,当了一名模具钳工。这是一个让人羡慕的技术性很高的工种。当人们普遍认为捧上一个技术铁饭碗,人生应该按部就班地“踏上正轨”的时候,他却放不下痴迷已久的摄影。

  其实,尹春华从中学时就开始“发烧”了。那时,他的同学有一台照相机,经常邀他到公园照相。小小相机神奇地将大自然的瞬间凝固在胶片上,太神奇了!那时,他做梦都想有一台照相机!可是,当时家里生活困难,买相机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就常到委托店去看旧相机,寄托自己遥远的梦想。

  回到天津后,他曾同时参加河北区文化馆、市一宫和市群众艺术馆三个摄影班的活动。白天去上班,晚上学摄影,几年的农村生活,远离自己心爱的摄影,使他感觉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跃入水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摄影知识。每当他踏上一宫的第一个台阶的时候,就感到自己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摄影开启了他心中的艺术之门,他发现了新的自己。此时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照相机——东方牌照相机。这台极其普通的照相机伴着他走上了创作之路。

  1979年,为庆祝国庆30周年,天津市举办摄影艺术展,工人尹春华的摄影作品《饭后》入选。画面上,车间的刨床旁,一名年轻的女工正专注于手中一本技术书,局部的灯光下,俊美的女工,匆匆吃过工间晚饭便拿起了技术书,身旁的空饭盒,凝练了《饭后》这个别致的题材。令人们重又看到了那久违了的钻研技术、敬业爱岗的场面。让我们感慨着刚刚走出“读书无用”阴霾、百业待举的中国鼎新革故、春潮即起的明天。尹春华创作的这幅作品,一切都是原汁原味。既是业余舞蹈演员又是刨工的同事充当了他的模特,拍摄就在一个中班的晚饭后。透着尹春华善以小见大、撷简寓繁的功力。

  后来,这幅作品还参加了美国费城的摄影展。这对当时还在工厂的尹春华是不小的鼓舞,创作就像打开了闸门,一发不可收拾。

  1980年,全国刚开始的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基层工会,自行车零件厂400多名职工全票选举德才兼备的青年钳工尹春华为厂工会主席。正当大家等待着新主席走马上任的时候,尹春华却有了一个机会离开他熟悉的工厂他“远走高飞”了。

  第三只“眼”

  这一走,他真的走出了很远:从“集体企业”走向了“事业单位”,从“劳动局”跨到了“人事局”,从“工人”转成“干部”,从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变成了“圈子”里的人。

  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天津人民出版社创办《八小时以外》杂志,需要一名摄影记者。在若干备选人中,许多都是卓有成就的知名摄影人。尹春华并不知道他的摄影作品已经摆在了总编辑的案头,也不知道他的书生气和勤勉精神给了出版社领导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更不知道在多次的“外调”中,工人师傅们对这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赞扬有加。他知道,出版社的领导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才终于把刚刚获得“天津市文艺新人奖”的他从工厂调进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3月,尹春华走进赤峰道124号天津人民出版社。直到站在那座老楼前那一刻,他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他唯有努力工作。

  尹春华第一次拥有了专业照相机。那感觉就像一个想要飞翔的人看见自己生出了一对翅膀。从此,照相机与他时刻不分离,成了他的第三只“眼”,成了他最亲爱的伙伴!

  有一次,他走过海河现在的北安桥旁吊桥时,突然看见一位老人轻生跳河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跃进冰冷的河水中英勇救人。由于随身携带着照相机,尹春华拍下了事件的全过程,在次日《天津日报》的第一版发表了。报社领导评价:“这是一条鲜活的大鱼!”这张片子就像是幸运之神送给尹春华的贺礼,使他刚到出版社就收获了一份同事们的赞许。

  近30年,他拍摄了许多“封面人物”,从国家领导人杨尚昆到唐国强、刘晓庆、宋春丽、潘虹、朱明瑛、沈丹萍、彭丽媛……多位明星都曾走进他的镜头,他创作的《起舞弄清影》、《神州处处皆入画》等摄影作品连续两次入选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他的作品频频出现在电视、报刊、杂志、挂历上。创作是艰辛的,成功是幸福的,伴着摄影走过的人生是永远难忘的。

  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尹春华报考了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第一届摄影艺术专业,经过两年的半脱产学习完成了学业。

  创办“百年印象”

  尹春华在北京一个朋友的办公室里被两件斑驳的老家具震撼了。从那些岁月的痕迹中,他看到了历史的符号和生命的张力。从此,他爱上了老家具,收集、购买、修复……多年来,由于艺术的“偏执”,他对增值空间大、华丽华贵的硬木家具没有感觉,却对不事奢华的“柴木家具”情有独钟。接着又延伸到喜欢青花瓷,他说,我是“抱残守拙”,那种历尽沧桑的味道常会使你淡然沉静,远离急功近利。

  紧张的工作之余,尹春华总会痴迷地在老家具前坐上几分钟,想想谁用过这些家具?它们经历过怎样的时光?面对它们,仿佛有一种与岁月对话的感觉,时常产生要拍摄它们的冲动。用镜头记录时光,为岁月留痕。印象过去,印象未来,百年印象……

  不知从哪一天起,中年以上的人就很难找到能为自己服务的“照相馆”了。过去有“鼎章”、有“东风”、有“中国”,可是,现在“影楼”一家挨一家,照的却是“千人一面”,除了年轻人就是小孩子,还有给老年人照相也穿上婚纱,看上去就像在演滑稽戏。让尹春华体会更深的是,许多事业成功的名人,虽然成就很大、名声很响,但要他一张照片却是“相去甚远”,有时翻出几十张也找不到一张满意的。

  “百年印象”正是看中了这个“小而深”的空间。不取简单之美丽,而求本色之生动。不用化妆、不用服装、不用道具,用镜头与对方对话,开掘人所未见的一面。

  他拍过高官,也拍过百姓;拍过腰缠万贯的大亨,也拍过退休多年的老妪。正如他给学生讲课时说过的:要把功夫下在把人拍“生动”、“深刻”这两个方面。无论对方是亿万富豪还是流浪汉,他们在你的镜头前同样具有不朽的价值。他曾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作例,那撼动人心的每一笔触不因对方是一个陕北老农而减弱分毫!

  笔者曾有幸参观过尹春华拍摄人像的全过程。为了寻找对方一个最生动的瞬间,他用了3个多小时,拍了上百张照片,与对方朋友式的交谈,直到拍到了那个最生动的情态。虽然室内有空调,他还是出了很多汗……后来,那位朋友给他发来短信:真的没想到……看到这张照片,我几乎一夜没合眼……

  尹春华认为:好的人像作品要具备三个评判标准:一是本人喜欢;二是他人赞赏有加;三是摄影师本人认同,而最后一条最具专业价值。

  特殊的“劳模照”

  艺术气质让尹春华看问题总有他独特的视角。比如,我很奇怪,拍了那么多出色的照片,尹春华的照相机却并不很“高级”。他说:好的照相机常有“一机在手,君之身份不言而喻”的效应。而好的作品,筑就的是摄影家淡然而波澜不惊的底气。“让别人惊叹你的作品,而不是你的设备。有谁问过齐白石的毛笔值多少钱呢?”

  他的摄影工作室成立3年仍然“耐得寂寞”,还“远离商业圈”。也正是因为这独特的视角,使得他在另外一个价值层面上将镜头关注到一个特殊的群体——老劳动模范。

  2009年,天津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评选感动天津的“海河骄子”,一些久违了的名字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几十年过去,耀眼的光环已经褪去,历史年轮留下的是沧桑。尹春华把用镜头还原这些共和国功臣撼人心扉的本真、本我视为自己作为一个摄影家独有的社会责任和荣幸!

  老劳模们受到邀请,相继来到了“百年印象”工作室。张士珍来了、司宝通来了,邢燕子、年景林、龚文林、李希元来了……看到这些自己上中学时的偶像人物转眼成了七八十岁的老人,尹春华怦然心动。一场动人的拍摄开始了。一扫“光荣榜”式的拍摄模式,要的是人文情怀,体现的是劳模个人的特质。不事雕琢,唯求神韵。于是,在简洁的画面上,赵玉宽爽朗地笑着,仿佛正在演讲;邢燕子身着朴实的中式服装,依稀可辨当年“铁姑娘”的身影;司宝通正翻阅一本书,好像还在探讨着技术革新;年景林正谦和地笑着,好像正彬彬有礼地为顾客服务……一般的劳动模范照片往往让人想到胸前的大红花、绶带以及排满的奖章等,但尹春华拍的这些肖像有着彻底的突破——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很大胆很不同凡响,相信必能引起观者横向或纵向的思忆。更多让我震撼的则是在这一题材创作观念上的颠覆!

  “准确的提炼是人像摄影的灵魂。”尹春华将老劳模真实的精神状态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他的作品中。对于老劳模们来说,这是将载入他们人生史册的非常难得的纪念。

  尹春华的拍摄,几无模式可言,常常每次拍出的都不一样。有的是迥异,有的似曾相识。在似曾相识中又有那么独特的、唯属“这一个”的细节。我想,这也正是被摄者爱不释手之处吧。不知是我多虑,还是尹先生于随意中自成特色,他常有被戏称为“中年杀手”之时。想来他兵器无奇,唯有武艺应在十八般之上。

  他曾说过,别人可以复制他的作品,但无法复制他的阅历、他的审美、他的“阅人无数”,甚而他的失败与苦涩。但我也挑战般地想:像尹老师这样,几无定法的创作型的拍摄,用在商业模式上是否相宜。有没有面对被摄者而内心“无从下手”的境况?无论怎样,总觉得像他当年给刘晓庆、潘虹、彭丽媛等明星拍摄挂历的方式,而与影楼经营模式相去甚远,这样的“手工化”生产,是不是更多地依赖创作者的“状态”?这样出来的产品是否也会五花八门……总不如有一套现成的“样片”来得方便。那虽然像流水线,但出于尹先生之手,也一定美轮美奂,岂不更好?

  在摄影圈30多年了,不知是他个人在某些方面“不思进取”,还是他天性“不事张扬”,他给人的表面印象显得有些“随意”,但当你翻看尹春华的作品时,却能强烈感到他在艺术上不但不随意,其作品艺术手段大气而绝无匠气,厚重而不媚俗。仅从这几张人像作品中,也许已能略感一二。

  感慨之余我有一种预感,这些不流俗的照片与品位,也许能让尹春华成为为数不多的高品位“人像摄影家”。

  艺术品位造就了他的艺术气质,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注定了他的艺术人生。“无意回到从前,只求创造经典”。深藏在“百年印象”里的尹春华就这样用镜头在艺术和生命之间徜徉、对话。能找到他的人大多就能找到自己尚且不知的那个生动的自我。于是,我又想起了那次在一本诗集的首发式上尹春华说过的话:好照片,可以没有,有了就无可替代。

  龚文林

  张士珍

  赵玉宽

  李之珍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