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为什么要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1月28日09:31
  (新华社信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解读)

  为什么要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决定》提出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这是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强化领导责任、提高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及时纠正错误决策和挽回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作为决策失误后的补救性机制,对于防止或减少因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决策是领导活动中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工作,影响其正确性的主客观因素很多。作为决策者来讲应当力求每一项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的正确性,从制度机制上来讲则需要建立一种逆向保障机制,也就是说,一项决策在执行中一旦被发现不符合实际就应当得到及时修正,一旦发现严重失误就应当得到及时中止和纠正,从而把决策失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各级都应健全决策跟踪和反馈机制,一项决策作出后,对其实施过程要进行跟踪检查和信息反馈,以便及时发现失误,采取措施加以纠正。要建立决策失误纠错改正责任制,明确纠错改正的责任主体,落实纠错改正的责任。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形成决策失误纠错改正的制度环境。

  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决策责任的重要制度保障,对决策者能够起到心理警戒和行为校正作用,增强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内在动力,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的发生。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存在班子成员都想说了算,而又都不想承担决策的风险和责任,出了问题往往不了了之的问题,原因就在于缺少对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误必追究”的观念。要完善党委领导班子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重大决策的论证制、票决制,分清决策责任,防止决策的随意性。要本着“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依据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及《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的相关规定,完善责任追究程序、健全处罚体系。要强化责任追究主体的作用,通过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等,加强对同级党委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决策监督;通过健全和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加强上级党委对下级党委的决策监督;通过改革和完善纪律检查体制,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的决策监督,从而形成党纪、政纪、法律处罚的不同责任等级,根据决策失误导致损失程度和应负责任大小,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确保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