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之鉴:畸形繁荣如空中楼阁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1月30日08:21
缺乏实体经济这一真正“坚实的基础”,即便侥幸“蹿红”,也会时刻处于摇摇欲坠风险之下。任何时髦的高端服务业,都不能放弃必要的“低端”产业形态的支撑而单兵突进。
这几天,迪拜政府宣布将推迟偿还近600亿美元主权债务的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心危机,导致全球股市重挫。不论本周一股市走向如何,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人们不得不对一度被顶礼膜拜的“迪拜模式”进行一次深刻反思。
迪拜危机的前因后果,用一句话简单归纳:一个靠借债吹大的泡泡开始面临破灭之虞。从“富得流油”到“负债累累”,从“暴发楷模”到“反面教材”,从“中东华尔街”到“信用不及冰岛”……发生在遥远迪拜的这个戏剧性情节,让很多一度高呼“学习迪拜发展模式”的国人,一下子语塞。
透视迪拜近些年的崛起,离不开这样几个关键词:负债投资、过度超前、产业失调……本来,“借鸡生蛋”,也算一条捷径;眼光超前,并非绝对不妥;重点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亦是一条常见的成功经验。问题就在于,当这一切关键词都集中在某一个国家和城市身上时,这种经济模式就是病态的,它既严重透支政府信用而埋下隐患,更像一棵树冠硕大、花果压枝却根茎孱弱的植物,一旦身处风雨飘摇之际,便会让人担心其是否根基稳固。
通过“谷歌地球”软件,我们俯视迪拜: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巨型的工地,不仅吊塔林立、建了一半的楼宇高耸入云,在它的海上,更躺着堪称世界奇观的棕榈岛、世界地图岛巨型半拉子工程,迪拜人的天才畅想和无敌勇气,令人称奇。然而,今天的迪拜,这座依靠占比达90%的外籍人口方能保持运转和消费平衡的沙漠城市,很多外籍人士居住的区域早已是人去楼空,沦为“鬼城”;一度吸引各国游客蜂拥而至的极尽奢华之度假场所,如今也是处处冬寒瑟瑟、游客稀少……窥一斑而知全豹,迪拜经济之脆弱,一览无遗。
客观而言,这场爆发于中东的债务危机,也许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滞后反应,是这场大海啸在迪拜这个薄弱环节的第二轮发作。繁荣时期的迪拜,这种潜伏的危机被人为忽略;金融海啸袭来时,由于政府投资的拉动效应,虚假繁荣得以勉强维持;而当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之际,迪拜却再也“绷不住”、“掉链子”了。
但无论如何,发展模式上的主观偏颇不容忽视。审视这场迪拜债务危机,就不能忘记危机的始作俑者——迪拜世界集团。这个由迪拜公国政府控股的旗舰型“国企”,不仅充当着拿政府主权作抵押向全世界举债融资的角色,更直接操办了诸多国内重大“奇迹工程”,如世界首个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世界最高摩天大楼迪拜塔等。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该集团的企业理念是“坚实的基础、最佳的道德操守和诚信”。在商言商,道德评判暂且不去说它,但目前看来,“坚实的基础”这一条是远未达到的。正是因为它冒进、漂浮、奢侈的发展路径,埋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迪拜神话破灭之伏笔。
曾被神化的“中东华尔街”,看来难有足够的运气逃过美国华尔街的覆辙。而它给我们最大的警示就在于:缺乏实体经济这一真正“坚实的基础”的支撑,而仅仅依靠走钢丝式、空中楼阁式的畸形膨胀发展,即便侥幸“蹿红”,也会时刻处于摇摇欲坠风险之下。任何时髦的高端服务业,都不能放弃必要的“低端”产业形态的支撑而单兵突进。这是所有试图以迪拜或拉斯维加斯为楷模者,必须警醒之处。(徐锋) (来源:广州日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