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本网特稿:透视当前医疗三大不良趋向(组图)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01日10:02
  “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

  ——白求恩

  

  有人认为,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情形是更糟糕了——医患之间的经济利益正逐步变得对立,甚至是敌对,过度医疗即为明证。

  人们发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医疗常识似乎有些不好用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常规程序也不很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最好的”药物、“最高端的”检查、“最先进的”手术,当然,还有最昂贵的费用。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现行体制机制下,“医院要赚钱,赚钱就要扩大规模,扩大规模要有资金,资金靠贷款,还贷款就逼迫医生进一步赚钱”,而医院、医生赚钱的办法就是卖药、卖检查。换言之,是体制、机制把医患推入冲突。同样值得警惕的,是自20世纪以来对“科学”、“技术”近乎迷信的崇拜和几乎无条件的追随。 详细

  过度医疗:被植入体内的“GDP”

  “一个医院能不能通过三甲医院评审,做了多少例介入手术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像GDP一样”

  

  2004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率地以心脏支架手术为例,抨击过度医疗。他说,现在有很多心血管病人动辄就需要“插导管、放支架”,这本来是急救措施,但目前已经到了“使用泛滥”的地步,很多心脏科医生都最擅长这个技术难度很高的手术。详细

  胡大一曾遇到“回炉”患者,“他们有些并不符合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却被置入一个甚至多个支架,由于再度多次血栓导致出现更为严重的心肌梗死。”“我们还没有明确的数字,美国的结论是,过度医疗致残致死的后果,已经远远超出自然灾害、战争、空难和交通事故所导致的伤害后果。”详细

  “现在的情况是,大医院在比毛收入,医生在追求和炫耀自己做过多少例介入手术,究竟有多少管理者和医生在认真思考,这项技术的研发推广是不是坚持了公益性?对患者的手术到底该不该做?我们不要总是想我们能做什么,而要去想患者需要什么、什么对患者最好。”胡大一说。详细

  技术崇拜:医用设备的“生意”

  “设备越来越先进,医生学历越来越高,但是,似乎医生越来越不会看病了,医患关系也越来越差了”

  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宪法2008年在媒体专栏中写道:“患者在医院接受检查治疗是一个被动消费的过程。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过多,超出合理检查治疗的资源需求,医院可以通过过度检查治疗将配置成本转嫁给患者,自己无需承担不合理资源配置的成本代价。”

  “医学装备本身不是坏的,关键在于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你拿它当摇钱树,当赚取利益、增加经费的方式,极端的甚至去搞开单提成,那它就容易走偏。”白知朋说。据他介绍,大型医用设备早已成为医院吸引病人、赢得竞争的必要条件。详细

  “越来越不会看病”

  白知朋说:“比利益更需要警惕的是,假如医生过于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和装备,忽视常规设备的使用和临床基本功,这种依赖很可能会导致医生临床实践水平下降。重设备、轻医疗的风气是要不得的。”

  他表示,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设备,人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少,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傻瓜,“医生只要会按设备的按钮,按错了也不怕,返回重来就好,没什么深奥的,结果临床思维能力大大受限”。详细

  人文缺失:治病越来越像修机器?

  “现在治病越来越像修机器,甚至个别医生做完介入手术后都不知道患者多大年龄、什么性别,这些都反映出医学与人文越来越遥远”

  胡大一:我现在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不仅仅是看病,而且是要维护公众的健康。我也看到,很多手术很精湛的外科大夫,比如吴英恺教授,先后在阜外医院、安贞医院致力于流行病学调查和首钢居民高血压防控模式的探索,我相信2009年以后的医生面临着职业的转型、转身。这个转型、转身,就是说医生不可以只是坐堂行医,坐等患者看病。我提倡医生应该走出医院,宣讲健康教育。详细

  医院竞争之本在百姓的口碑

  王杉:谈品牌的竞争,我想通俗说就是争老百姓的口碑。口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医疗水平、医疗质量要高,二要看你的服务水平。我想,对同级医院来说,医疗设备、医疗技术相差不会太大,在保证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前提下,今后医院竞争的关键点将是服务水平。详细

  >

  > (来源:瞭望)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