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菜”流行源于社交意愿 但需适可而止勿沉迷
来源:
新华网
2009年12月03日16:39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专电(记者郭威)如果有人问“今天你偷菜了吗?”那他说的可不是真去偷菜,而是上社交网站,“偷”好友们种的菜。不过,有关专家在认可“偷菜”可满足人们社交意愿、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同时,也指出网上“偷菜”也需适可而止勿沉迷。
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网站注册,并乐在其中。这些网站通过“争车位”“偷菜”“朋友买卖”等互动小游戏吸引人们的加入,传播迅速、不断壮大。由于社交网站的游戏易于上手、成就感强,受到城市上班族和高校师生的喜爱。
“每天我都去开心农场,看见朋友种的菜成熟了,就一扫而光,然后高兴地下班回家。这不仅缓解了工作压力,还算是和朋友们打个招呼,让他们知道:我惦记着他们呢。”李辰在上海一家中外合资公司工作,加班到深夜是常事。这么晚再打电话给朋友们显然很打扰,因此,社交网站成了他和朋友保持联络的重要纽带。按李辰的话说,他和朋友们的联系“虽说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但分享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友情”。
张之翃是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的支行负责人,不惑之年的他,通过自己的外甥知道了有社交网站,并对网站的“朋友买卖”游戏很感兴趣。他说:“现在,网上的我差不多每天都要被下属买去当"奴隶",有时他们对我很好,带我泡温泉、散步;有时就会"欺负"我,让我给他们捶背、擦皮鞋、刷马桶。”
“这样其实挺有意思。生活中大家见面都比较严肃,但在网上有这么一层关系后,就会觉得彼此不仅是上下级,更像是经常交流的老朋友。”张之翃表示。
不同人群的社交圈子不同,网络世界的社交也是如此。眼下,腾讯QQ空间等得到高校学生的偏爱,而上班族则更钟情于开心网一类的社交网站。除个体外,一些新闻媒体、慈善组织、教育院校、知名企业等机构也纷纷进驻社交网站,这给了网友一个近距离了解这些机构的机会,只要喜欢,还能马上成为这些机构的“好友”或“粉丝”。
北京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小吴告诉记者,自己眼下正在找工作,偶然的机会在社交网站上发现了自己想要工作的单位,“以前总觉得那家单位板着个脸很严肃,但在网站上,我经常能收到他们发布的消息和图片,还能随时和他们交流互动,甚至可以去偷他们的菜。真没想到,原来这家单位这么活跃,让我感到很亲切。”
对于社交网络“偷菜”“买卖奴隶”等游戏的流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认为,这其实源于现实生活中人们日趋强烈的社交意愿,以及对高效便捷的社交方式的需求,也凸显了当今多元化社会不断增强的幽默感和包容性。
不过,针对目前有些网友沉迷于“偷菜”等行为而导致生活和工作出现一些问题的情况,喻国明强调,网络社交和现实一样,都要注意分寸、适可而止。在网上与好友互动是好事,但过于沉迷、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就不应该了。有关社交网站也应该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主动多设置一些防止上瘾的技术手段,帮助人们健康上网、开心“偷菜”。
(2009-12-03 15:31:51)
(2009-12-03 15:15:20)
(2009-12-03 10:58:13)
(2009-12-03 10:04:34)
(2009-12-03 08:09:48)
浏览更多互联网资讯,欢迎点击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