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贺岁大战正酣,数十部国产影片排着队上映。记者统计这些贺岁片主演名单发现,来回捣腾就那么几个人:周杰伦、赵薇、甄子丹、周迅……只要是大腕,普遍主演两部贺岁片。
对于贺岁片明星重复率高的现状,业内投资人、导演、影院经理、影评人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造星运动远远没有跟上中国电影发展的步伐,电影多明星少成了观众和业内人士共同面对的困惑。
明星贺岁 大腕普遍主演两部电影 2010年的贺岁档,只要是叫得上名号的大腕,基本上都主演了两部电影。
女明星中,赵薇主演了《花木兰》和《锦衣卫》,其中《花木兰》目前正在热映,周迅主演了《苏乞儿》和《孔子》……
男明星中,谢霆锋主演了《风云2》和《十月围城》,胡军主演了《我的唐朝兄弟》和《花木兰》……
这些大腕明星,都清一色是“老熟人”。例如,赵薇曾主演《画皮》和《赤壁》,周迅曾主演《画皮》和《风声》,都有成功的商业作品在前。
四大天王同时出现 香港“四大天王”红了几十年,如今仍然是中流砥柱,2010年贺岁档更是同时出现,刘德华主演《未来警察》,郭富城主演《风云2》,黎明主演《十月围城》,张学友主演《全城热恋》。
短短一个贺岁档,内地观众就能把四大天王看个遍。
“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更是内地市场上的常客,自从2004年主演《天下无贼》开始,《童梦奇缘》、《见龙卸甲》、《投名状》、《游龙戏凤》等一系列大片就一发而不可收。不少媒体记者和影迷都感叹:“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刘德华。”
大量“门外汉”挤入
记者盘点2010年贺岁档国产影片发现,大量本行不是演电影的“门外汉”也趁机挤入贺岁档,捞个盆满钵满。
最具代表性的是周杰伦,把发专辑的时间挤了出来,一口气就捧出两部电影《刺陵》和《苏乞儿》,而且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俨然已成为电影界的一线明星。
除了周杰伦,王力宏、郑中基、刘若英,老本行也都是唱歌的,现在也在电影圈忙得不可开交。
紧接着,说相声的、做主持人的、做模特的,也都来了。郭德纲献上《三笑》,小沈阳献上《三枪拍案惊奇》,刘仪伟和谢娜献上《火星没事》,林志玲献上《刺陵》。
业内解析 现在是影片多明星少 “现在是影片多,明星少。你比如我们做投资策划的,就经常遇到同一个问题:剧本弄好了、导演找好了,却不知道找谁来演,国内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资深电影投资人和发行人、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高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另一位电影投资人,北京星美影院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袁鑫也向本报记者表达了同样的困惑。对于一线大腕,袁鑫说:“片酬不是问题,为了票房,大部分投资方都愿意拿这个钱,但关键是人家没有档期。”
高军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只有两种办法:“一是转而求其他,找几个票房号召力相对较小的明星,同时大大压低影片的成本,以降低风险。另一个办法就是放弃项目,等有了机会再说。”
观众追星是商业趋势
“这没办法,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进电影院就是为了看明星,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商业趋势。投资方决定用哪些人,是和他的风险评估系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你比如我们经常开会讨论一个项目,投资方的第一句话往往是问:明星是谁?”《青春爱人事件》导演颢然说。
颢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说:“投资方的需求巨大,但中国有价值的明星又太少,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合率高。”
著名影评人杨劲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慨叹,目前中国有价值的明星确实太少:“其实票房和身价是两回事。(但)首先你得有那个身价,才有投资方敢投,然后才能谈到故事和票房。”
“这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产业发达,明星却相对短缺,于是就有黑社会拿枪抵着明星的脑袋,让他接演某部电影——据传刘德华就有过类似的经历。”杨劲松说。
造星赶不上电影发展
资深电影投资人和发行人、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高军表示,明星在贺岁片中重复率高,也体现出一个问题——中国的造星运动远远跟不上中国电影发展的步伐。在他看来,现在我们的国产电影发展很快,但明星的短缺会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上的一个障碍。
在《青春爱人事件》导演颢然看来,中国有一个相当具有“中国特色”的明星制造机制——导演“产”明星。“少数几个大牌导演能推出明星,而且相当有效,你看张艺谋和巩俐、章子怡,冯小刚和葛优,周星驰和他的星女郎……这与好莱坞不同,好莱坞有一套完整的明星制造机制,我们这边只能靠少数几个大牌导演的带动,明星能不缺吗?”颢然说。
对于如何才能解决明星短缺的问题,高军说,这就需要我们那些大投资的影片,除了用那些已经成熟的明星,也得适量用一些新人。“一般情况下,两到三部大片就可以推出一个明星,你看赵薇,以前被称为票房毒药,但自从主演了《画皮》和《赤壁》两部大片之后,谁还敢说她是票房毒药?人家现在是票房良药,大家都抢着用。”高军说。
本版撰文/记者喻德术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