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昨在宁反思文化观照教育——
人格遗传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公民教育比简单分数更重要
12月3日下午,著名作家余秋雨应邀来到南京外国语学校,给南京教育系统1000多人作了题为《中外文化视野下的教育发展》的演讲,从一个文化学者的角度反思文化,观照教育。
“人格遗传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我心目中的教育,第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人格教育。”演讲一开始,余秋雨就鲜明地摆出了他的观点。他十分赞同著名学者荣格的“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这一说法,他认为,“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在完成人格教育。重新塑造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是当代教育应该承担的一项重要使命。”
在余秋雨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最后是人格的比较,而不是专业知识的比较。因为随着知识的丰富,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能很快被淘汰。既然这样,还要去学校干什么?“因为那里留下的是人格。所以,学校的一个重要身份就是人格的熔炉。”
余秋雨介绍,在香港有一种说法是“全人教育”,即指健全人格教育,它是大学的必修课。“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素质最后要整合成人格。因此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白,人格遗传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要注重公民教育,这比简单的分数更重要”
余秋雨说,公民教育就是指培养人在公共空间的地位、力量和责任,而这恰恰是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一大缺陷。“中国古代文化强调上对朝廷负责,下对家庭负责,所谓‘忠孝两全’。但是,在家庭和朝廷之间,还有一个辽阔的公共空间,对此中国文化没有过多地关注。这样的文化历史背景。造成了目前社会上很多人根本不熟悉在公共空间里的行为规则。”
“公民教育,是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补充。”余秋雨说,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要强调公民意识,要给学生建立公共空间的概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让每个学生将来都能为公共空间负责。美国的一些“常春藤盟校”,在录取学生时为什么看重其是否当过学生会主席、组织过辩论赛或者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公民,生命应该融入公共空间中,只要你担负了责任,一切都会改变。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积极状态出现在公共空间,这比简单的分数更重要。有魅力的人和没有魅力的人、可爱的人和不可爱的人的区别就在这里。”
本报记者 任松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