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网络在线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第39期第一时评。前不久一部名为《2012》的灾难电影在全球热映之后,引起了全世界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高度聚焦和关注,就在本月7日—12日,将在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并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周大地研究员,您好周研究员,刚才我提到的这部影片您看过没有?
周大地:我还没看过,但看过一些片花。
主持人:您看了片花之后有什么感受?
周大地:我觉得这个影片做的效果很好,很吓人,天崩地裂的,飞机起飞的时候机场都在塌陷,所有大楼都倒了,非常高的海浪涌向地面,这些情况确实是很可怕的,一般人在这种自然力下是一点招儿都没有。
主持人:您作为专家也讲到:看完这部影片很可怕,别说我们普通观众看完之后就更加心惊胆颤了,因为描述世界灾难那一天不光海啸、地震,甚至南北极对调,城市淹没进海底等等……所有灾难几乎都在一瞬间同时发生,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很多人看过后都比较害怕。请问世界末日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电影中的画面有没有可能变成现实,它的真实度有多高?
周大地:我认为是完全虚假的,像这种电影中出现的灾害基本上在人类可视的预见范围内不会出现。
主持人:就是毁灭性的灾害是不会发生的?
周大地:对,除非天外的行星,比如千吨以上甚至更大,真正冲破大气圈砸到地球上某个地方,至少在相当范围内出现类似的毁灭性的灾害,但是即使小行星砸上来也不会出现全球所有的土地都塌陷、所有的海水都涌到除了喜马拉雅山以外的地方,除非像月球这样的行星要砸到地球上来我估计差不多。
主持人:就是说这部影片可能幻想的成份更多一点。
周大地:对。
主持人:但是现在全球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而且完全有科学的理论数据在支持,您作为专家,能不能科学的给我们推测和判断一下,如果现在我们不采取任何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环境的话,未来地球会变成什么样?
周大地:地球变暖,从科学的判断来讲,如果按现在趋势加速发展下去的话,全球变暖这个现实可能会比较明显。高的判断,本世纪到世纪末的时候气温有可能最多平均温度上升5、6度,如果全球的平均温度上升5、6的话,有些地方可能就上升10几度了,如果气温上升10几度,有些地方可能从温带变热带,有些地方从寒带变温带了。而且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发生的话,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同样变暖,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幅度,比如说他的高纬度地方,相对比较冷的地方变暖的情况就多一些,现在比较热的地方可能就变得少一点,有些地方可能就别的地方变的更厉害一些,这种情况下,有些地方可能有更大的气候变化。
温度的变化直接危害有几类:
一类,降水发生变化,水资源的分布、下雨的频度、下多少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
第二,会引起生态变化,比如本来在温带生长的树,忽然变得更热了,这个树能不能活下去?如果活不下去会大片的死亡,而新的树种、物种就很难在相当的时间内正常的慢慢迁移过来。
第三,会引起粮食减产,这跟刚才说的降水和水资源就有关系了,农业依赖气候和水资源条件,也包括温度条件。如果温度大变化以后,粮食生产量在很多地方会下降,影响程度可能达到减产百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十几。
第四,会引起突发灾害增多,在这种大的变化情况下,一些突发事件如暴风、台风、暴雨、特殊的干旱、热浪有可能更厉害,本来没有的地方就会出现,也会影响到一些和气候相关的疾病,比如说疟疾,本来是在热带或者亚热带地方才容易得,以后弄不好温带也容易得,疾病、昆虫这些东西都会变迁。
第五,从长期来看,海平面会上升,这里头有两个原因,一,很多现在陆上的冰,像格陵兰岛、南极冰熔化以后会增加水量。二,海洋本身水的热胀冷缩,慢慢起作用,整个水如果温度上升一两度以后,一热膨胀,整个海平面就会上升。估计在本世纪内,海平面平均上升幅度有可能从十几厘米到六七十厘米。这些对很多地方就会有影响,比如现在上海平均的海拔只有不到2米,有些国家整个就在1米左右,像荷兰本来整个陆地比海平面就低,像这些地方如果海平面明显上升,对于沿海很多人口稠密区就会受寒潮、海潮的侵袭,或者台风引起海水涌上来,甚至有的地方就淹掉了。
主持人:如果我们继续不采取措施针对气候变化,可能未来世界真的会变得比较可怕。
周大地:现在海平面上升,如果不管的话,经过二三百年,可能格陵兰岛的冰全部熔化,再加上温度上升,海平面可能全部要上升将近7米,这个数据就很吓人了,因为7米的话上海就没了,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也就够呛了。一二百年、两三百年如果真是海平面上升7米,对人类就是重大的威胁,现在盖的房子或者划上基地,一二百年以后说这个地方要淹掉,你还敢干嘛。当然,虽然不是这辈子的事,我们也要为后代子孙着想。
第六,现在还有一些可能引起重大区域性气候变化的因素,比如说海洋的温暖还流,现在海洋热冷水会往赤道往两极交换,根据现在的动平衡达到的。如果海洋温度有所变化,像厄尔尼诺、马尼拉,引起大区域范围内的气候异常,也就是海洋内某一区域的温度变化零点几度就会引起大的变化,如果这种变化大的话,我们现在有很多地方靠海洋搞热平衡的地方,包括欧洲的一些地方,包括太平洋的回潮,包括像加利福尼亚,比如有些冬暖夏凉的地方,就会有重大的超过平均气温变化的可能性出现,这对很多地方是灾难性的,而且这个可能发展也比较快,不用等一二百年。
主持人:就是说如果我们在节能减排以及各个环保意识上不够重视的话,未来这些很可怕的现象可能都会发生,既然谈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去追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都在哪?因为最近BBC出了一部纪录片,当中阐述了全球变暖并不是人类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造成的,纪录片中说,其实全球变暖主要原因是来自于太阳黑子的频繁运动,也有一种另类的说法,说我们地球自身的暖和冷,实际上也是跟地球自身运动有关系,更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我们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您作为专家怎样解读这个观点?
周大地:全球是不是“特殊”的在变暖?这个变暖是不是人类活动为主造成的?这两个问题一直在科学界讨论,也有不同意见,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现在主流科学家的意见,还是充分证明,第一,和上万年甚至上十万年比较来看,全球的变化速度都是超过历史纪录的,所以是存在非正常变暖的过程。第二,变暖的速度在加快,过去虽然我们历史记录地球几百万、几千万年以前曾经也有过比现在暖得多的时期,但是那个变化速度是以万年计的,不是现在所想的几十年就要暖和起来,一二百年就会暖和很多,这个是有区别的。第三,过去如果确实是地球或者太阳黑子的影响,太阳的辐照程度变化引起的变化,那么人类只有采取适应的状态。当然现在发现变暖主要原因和使地球可以变暖的一个因素就是温室气体的浓度。经过分析,认为现在这种非常快的气候变暖和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直接挂钩的,尽管气候问题不能像实验室那样去做实验,只能分析、模拟,但是这种方法也是我们认识像气候这样大尺度问题唯一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还是科学的。
主持人:但是现在也有个别的学者是这样认为的,他们说全球变暖对经济有利,因为纵观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中的盛世时期,都是我们整个地球变暖的时期,我个人对这个观点很不理解,您怎样解读?
周大地:有人认为就地区来讲,如果地球暖了以后,至少在植物生长问题上可能是个好事,又潮湿又温暖的环境下,植物生长量一般比较多,比如现在热带地方,冬天不用掉树叶,可以生长很多新的东西,物产也很丰富,但是这个前提是建立在降水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具备的情况下。另一方面,还是有一个变化的速率问题,举个例子,熊猫的喂养,北京动物园夏天还得给它弄冰块,到南方连冬天也得弄冰块了,就是因为这种东西不能这么快的适应,可能要经过很多代才能慢慢的适应,比如说熊猫本来也不一定都生活在高山上,但是经过物种的选择,最后撵到高山上去,才能到那吃竹子没人管它了,这种气候变化是人为产生的、非自然的、速度又太快,就很可能不会适应,这个转换过程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困难。而且历史上现在一两千年所谓的暖一点、冷一点,还不能和这次我们预计的这么快的,比如说按照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几度、五六度这种速度来比,所以我觉得这些说法,不能说一点分析都没有,但是可以说从我们现在考虑这个问题的尺度和内容来看,这些理由还不能说气候变暖一般的就是好事,要看怎么个变暖法。变完以后是降雨多了还是降雨少了,如果来个干热都变成沙漠了,肯定是不好的。
主持人:他这种观点还是片面性比较大。
周大地:所以以上这种论断不能成为判断现在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是不是好事的主要结论,现在主要结论应该是就某个地区而言,适度变暖也许是好事,比如对中国来讲,温度上升不超过3度,有可能对一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好处,但是如果超过这个度,可能主要的就是坏事了,比如我们的冬小麦就长不了了,我们很多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了。如果更高的话,肯定就是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了,现在中国科学家经过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温度有所变化没关系,变化太大了不行,如果人类加速的排放温室气体,使温度的变化有可能出现高的那种预测的话,肯定是负面影响。
主持人:近几年全球一直都是在努力,我们看到,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再到《京都议定书》,再到马上要召开的哥本哈根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这么多年来,我们到底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哪些成绩?
周大地:从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来,世界各国还是开始做了一些努力,但是从现在来看努力还不够,因为一直到现在这些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还是在继续上升,等于说不管你做了多少事,现在还不够到把气温控制下来的程度,而且有滞后的因素,你现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可能有些在空气中要停留几十年、几百年,所以你现在如果不减,还会继续使增温效果发生下去。所以严格的来讲,虽然我们现在大家逐渐的认识到气候变化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应该采取对策,但是真正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迄今为止还是非常困难的。
主持人:困难在哪?比如说是需要全人类去做一些什么事情,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事情,相信对于大家来说,总在提要环保、要减排,但我们好像普及的具体知识仍然不够,比如说一周少开一天车,但自己这一天小小的行为会对全球气候有什么影响?我们并不详知?
周大地:这个就要知道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原因就是温室气体排放过度,而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主要是各种化学燃料,烧煤、烧油、烧天然气,第二就是甲烷,比如说沼气,或者是养牲畜,特别是反刍动物,他呼吸的时候就有甲烷。第三,森林采伐,森林本来木头就是碳水化合物,会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给固定下来,而且不断生长就在不断固定,所以你现在把树砍掉固定作用就减少了,这就是排放源。
要想把温室气体减少,就要在这些方面要采取措施:第一,减少能源消费特别是石化能源消费。大家都想开汽车,都想住比较舒服的房子,又有暖气、又有空调的,大家还想多消耗很多物质,生产这些物质都要消耗能源,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个矛盾,我们现在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过大,先不说能源有没有、够不够,即使去用,也会有这些问题产生。发达国家已经产生了人人都要开汽车、住大房子的消费方式,只能去改变,或者采取其他的技术,用其他的能源如核能、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来替代。但这些在短时间内完全利用来不及,还得少用。目前有两种可能,一个就是你别开车兜风去了,第二个,你要开非常省油的低排放的汽车,或者你干脆多坐公共汽车。所以必须在消费的内容和消费技术方面都有重大变化才可以起到积极的效果,这一点上来讲是不容易的,因为现在的商业系统一天到晚告诉你我有什么SUV出来、我有什么高档消费出来了,所以原来的商业模式是要你多耗资源,而多耗资源的结果就是造成资源的耗竭过快,而且不可能人人都能
享受这么多资源消费。
主持人:当下我也认为是非常矛盾的一点,经常听广播有一些新闻资讯,一边是说我们少开一天车,要减排,那边全部是汽车广告,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现在北京每天增大的汽车销售量上就足以看出来,我们仍然在拉动消费,让老百姓买车。有一次我去上海坐出租车的时候就跟师傅聊到这个问题,上海也会有堵车的现象,但是感觉起来为什么上海的车就没有北京这么多,那个师傅告诉我,上海并不是人人想买车就买到,说上牌子不好上,我说为什么不好上?说必须有一个人不用这个车牌,而且你要以几万的价格购买这个车牌号,才能让车上路,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不数属实的?
周大地:上海对于新车购买每一个时间段不一样,比如每个月都要拍卖,能够增加多少车,比如这个月增加3千辆或者1万辆,大家要买车的人先去买牌子,而且买牌子贵不贵是看买车的人多少,比如大家都买车,我可以增加1万辆,只有9千人来要这个车牌子,就很便宜,可能不要钱就拿到了。但是如果说我只能增加1万辆车,3万人来买,谁出钱多就把车牌拿过去了,上海的车牌最贵的时候有十几万。
主持人:等于政府也参与到环保当中了。
周大地:过去上海老楼房比较多,拆起来比较费劲,有历史保留的问题,街道都比较窄,所以上海早就感到完全跑汽车会受不了,所以采取了限制汽车总量的增加速度这么一个政策。我们过去认为北京地大、平,可以通过多修路解决交通问题。但是现在看来世界的经验都是城市集中地区修的路越多,引进的交通量越大,而且城市布局越来越不合理,每个人天天上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要求交通量需求量也变化,实际上不是享受,这种方式可能也确实要考虑。我们现在学的都是发达国家,甚至不是发达国家做的好的那部分,而是说做的比较差的、比较浪费的,特别是像美国,人人都住的房子挺大,开着车到处溜达,而且美国大量的电影是体现车文化的。这种消费方式,在现在的社会上,别说气候变化问题,即使说能源问题,也不能人人都有。现在世界上也是只有富国才能够享受到这种,而很多穷国不要说开车,就是连做饭的燃料都不够。全世界有20亿人口没有电,所以不能够普遍化,而中国发展现在已经面临着,我们本来就资源比较紧张,没有气候变化去照搬西方也很难,何况有气候变化,大家都不能再那样了。发达国家也要改变,那你就别去学人家已经要改变的东西,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人家已经早就变了。
主持人:但现在咱们北京地铁修的也逐渐四通八达了。
周大地:差得远呢。
主持人:但在最初的结构上面我们现在已经在扩建了。
周大地:实际上在东京、在伦敦、在巴黎,绝大多数人都是靠坐地铁,他的方便程度就是,基本上坐地铁比自己开车要快。
主持人:比如今天我要上哪个商场、我要上哪个目的地,在地铁上面完全实现直达,像北京比如出了地铁还要打一个车或者再倒公车,确实很麻烦。
周大地:我们现在地铁网络刚开始建设起来,可以说人们真正想到某个远的地方现在可以选择地铁了,但是要真的说做到方便,所有地方到地铁都是10分钟走路范围之内,北京还有很大的努力余地,但是我觉得现在这个方向是对的,就是说要把公共交通加上轨道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这个选择是很好的。
主持人:其实像哥本哈根这个城市做的就非常好,哥本哈根被誉为叫“自行车王国”,大家也知道丹麦的首相也有每天骑自行车上班的习惯,他们的市民绝大多数都是骑自行车上班,但是在北京大这么的空间当中骑自行车上班距离太远的话是很难做到的。
周大地:这跟城市的规模是有关系的,我们前一阶段认为越大的城市经济越好,现在我们看大城市经济聚集力可能比较好,但是这种千万级人口的城市做到宜居非常困难。欧洲的模式特别好,不是全搞特别大的城市,中小城市发展很不错,中小城市保留步行和自行车,非机动交通很有余地。北京这么大,骑自行车骑一个钟头都累死了,所以针对这个情况来讲,城市发展本身也是有很多可以讨论的余地。
主持人:现在我们再把视角挪回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现在有好多新闻媒体聚焦这次盛会,大家都期盼着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能够签署有关减排的新协议,但是我们知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无论在减排目标还是资金、技术等很多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分歧,美国在承认《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基础之上一定要拉上大的发展中国家,说我们应该达到共识,共同减排。实际上我们了解到,美国一直是承认“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这个概念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上个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一个数据: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完成这个任务有多大的难度?从字面上理解,少了近一半,但美国的减排却是4%,这两个数字有很大的差别。
周大地:美国是从2005—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下降17%,和他1990年大约下降4%,因为他从《京都议定书》退出以后,实际他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增加的,这两年有所减少,跟经济危机各方面也有关系,但是当时对发达国家要求他们首先从90年开始减排,《京都议定书》要求所有的国家加起来发达国家从2012年以前要减到90年的5.2%,当时对美国要求是7%,但是他不但没减还涨了,涨了百分之十几。所以他从2005年往下降17%,相当以他从90年的速度降4%,还没有完成第一期给他规定的任务,所以大家并不觉得美国这个数值是一个高指标,是一个非常低的指标,但是我个人看,美国现在同他原来不采取减排行动,到开始采取减排行动还是有所变化的。第二个,美国提出2025年和2030年的减排目标还是比较积极的,他是总量下降,但是为什么要发达国家带头呢?因为他们现在的人均排放太高,他有这个义务也有空间往下降。中国现在是强度往下降,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跟我们的节能减排一样,是要大幅度下降的。如果美国要做到真正总量下降像他说的17%或者是30%或者到2030年40%,他的GDP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也需要大幅度下降。
主持人:所以我们必须要理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减排任务上所分摊的责任量。
周大地:实际来讲中国的目标应该说相对而言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目标,发展中国家能够提出这么一个积极的目标,也应该说中国是比较负责任的。
主持人:最早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都认为,其实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时代,他们或许才是给全球造成温室效应的一个元凶,而现在我们也在促进经济发展,我们也要经过这个阶段的。还有一种观点就认为,其实现在主要的排放国家是在发展中国家,我不知道中国人现在应该怎么来摆正心态?
周大地:要是按国家来算,中国这个国家太大了,中国有13点几亿人口,并且还在增加,所有发达国家加起来的人口还没有我们多。
主持人:这么比对我们很不公平。
周大地:要按国家比,国有大小,要是都从排放总量来看就很不公平了,中国一个国家的人口比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加起来还要多,但我们比他们现在排放还少得多呢。但是倒过来讲,从全球总量来看,因为中国这个国家太大,尽管人均排放还不高,但是总量来讲在全世界的排放总量上还是占有相当大的份额,1/5以上,所以人家也确实比较关注,我们减你增加,最后总量能不能减下来,还是要划问号的。所以中国,第一,别想着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我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我们要搞得更好,现在技术各方面条件也允许我们搞的更好。第二,全世界资源条件和现在的环境条件,都不允许我们现在再去走他这种道路,所以我觉得这个要区分,发达国家要有国际义务的这种限制性的总量减排的目标;发展中国家还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一方面发展经济,增加能源服务的需求,一方面尽量少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所以还是有不同阶段的。当然中国以后也可能不是发展中国家了,我们现在目标是要搞中等发达国家,什么时候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可能2050年。当然2050年以前我们有可能就从过去很穷到现在为止基本上实现小康,我们下一步要全面小康,或者我们2030年左右要实现所谓基本完成新兴工业化的道路。国家的范围、国家的地位、国家的实力也在变化,中国就得慢慢的负起更多的责任。所以也不要说我等到2050年才采取行动,这个太晚了,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主持人:新兴工业化可能更需要技术和高科技,像日本和欧洲一直比较在意自己的利益和话语权的问题,接下来中国是不是该想想怎样通过更好的途径寻求发达国家高科技技术支持,怎样获得他们的技术帮助?
周大地:现在我们大多数方面还是去学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当然现在学起来是很困难的,国际经济的分工也是不会让市场经济自然就变富了,长期的分工就是,发达国家干的活越来越少,保持他的高水平,发展中国家干的活很多,但是人均收入很低,这种状况确实存在。其中很大一个差别就是知识产权问题,所谓先进技术的知识产权在发达国家手里为主。现在要搞气候变化,你又不让我们用传统方法发展,你让我们一步到位,必须用很多先进的、高效的或者能源这样的,这个情况来讲,发达国家就有责任来帮助发展中国家不要去走原来的路,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发达国家非常多的有实际效果的这种援助,包括知识产权的转让,但是现在发达国家这方面还是比较坚定的。
主持人:最初我们一说到减排,是不是就要大量关闭工厂,那势必会造成我们经济缓慢甚至下降,这样的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还是不对的?减排和经济发展是有冲突的吗?
周大地:我觉得是不对的,如果用传统的方式,过去这种高物质消耗的,中国现在到处污染,矿山挖了一大溜,土地各方面破坏很大,温室气体减排是会对这种方式提出挑战的。但是如果变成我们经过努力,既可以有很好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同时又能够少排放温室气体,我想这个前景可能比现在这种到处冒黑烟或者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这么严重的状态更好一些,所以我想我们既要看到它是一个重大挑战,但是也应该看到它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就中国的情况来看,要想在国际领先,不但要在传统的生产方式方面要跟人比,而且在新的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起到先进,这样才能够真正成为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国家。
主持人:现在联合国也发出警告,如果各国还不采取行动来应对这个气候变化,虽不至于像《2012》电影当中那种集中性的爆发毁灭性灾害,但其中的现象肯定肯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具体到我们老百姓生活当中,在节目快结束之前,请周所长给大家普及一下,普通人怎样做到节能减排?
周大地: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节能减排首先是一个社会要在很多方面做调整的问题,从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讲,肯定是什么东西太便宜了就会被用多,所以现在大家真正面临的就是,为了在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去促进节能减排,国家肯定要采取很多措施,有很多措施是属于你“没感觉”就会去做的好一点,但是也有一些措施会是限制你现在的一些消费活动的,比如说我们鼓励用节能汽车的话,就不能把汽油搞的太便宜,现在稍微汽油价格一变动有人就说我们为什么比美国汽油还贵?因为美国汽油便宜所以美国的汽油就太浪费,欧洲汽油和日本汽油比美国就贵得多,所以欧洲汽车和日本汽车经济性就高。所以大家还是要从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出发,适应国家为调整这些价格税收信号,当然这里有公平问题,究竟到底谁减了,但是总的来看,资源性价格调整问题,节约资源进行价格调整问题可能会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长期内容。
另外,当然和平时个体的生活习惯选择也有关,支持公交,支持节能的一些活动,随手关灯,一次性用品少用。凡是你能达到同样目标条件下,你少用能、少用纸、少用各种一次性扔掉的东西,不要认为你花了钱就可以多浪费,甚至或者说你在公用场合比在家里头浪费,可能有人在家里头还挺省的,一到外头能用的时候就使劲用。
所以总的来讲,社会的选择有变化,经济增长内容要有变化,我们不能再依靠多去挖矿山来获取能源,这样大家都会完蛋。同时个人的选择也有很多变化,我们勤俭节约不搞浪费,不但是能源,各种物资,吃饭不要多剩,饭馆不能扔东西,食堂也要考虑盘子里不能剩一半,等等都是去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
主持人:勤俭节约其实是最重要的。
周大地:很重要,当然这里头就有社会选择要变化的问题,社会变化了,你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否则像北京,如果说公共交通坐起来很麻烦,上班用一两个钟头以上,可能很多人就开车了,当然也有很多人开不起车的也要坐公共汽车的,这样效率就降下来了。如果公共交通系统很好,这个情况下就有一个选择,你是修更多的高速公路还是去多发展一些地铁?所以实际上每个人在很多情况下会碰到你支持哪一种社会选择的问题,同时你也会碰到你在同样一个社会条件下去做哪些事更好一些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不仅仅是随手关灯、空调不要开太低,这些地方要需找的话肯定能找出一百个案例来,所以有这个思想的时候,可能就会在你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的比原来更好一些。
主持人: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在生活当中的很多场景都会出现一句话,叫“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关于节能减排,也希望每个人能够把这个意识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落实在我们实际行动当中,再次感谢周研究员今天做客第一时评演播室,本次节目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关注,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