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搜狐新闻中心 >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 09哥本哈根峰会消息

人为因素非气候变暖主因 低碳经济仍是必由之路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05日13:02
  一直以来,人为因素被看成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德水则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不能完全归咎于人为造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应防止人为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

  以下为演讲全文: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越来越关注,似乎成了仅次于由美国次贷银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热门话题。引起当代全球变暖的原因在科学界有着长期的争论,不外乎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何者为主的问题。当前的国际舆论,人为因素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似乎明显占了上风。我认为,研究气候变暖的原因还需以更大的视角和更深远的眼光去观察,不能单就人类活动论气候变化,也不能就地球论地球,还要从宇宙空间或至少从太阳系的范围进一步去探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天行有其道。天体的运行规律人们知之甚少。从人类观察到的近百年来太阳周期平均黑子相对数变化曲线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太阳活动水平在趋势变化上,都与全球变暖趋势相吻合。天文学家研究的成果还表明,九大行星地心会聚的力矩效应,还可使地球冬夏的公转半径和公转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对气候变迁发生重要影响。他们还计算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颗巨星的力矩效应,在近千年来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准60年周期变化。

  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1901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演唱了94万公里,相当于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拉远了94万公里;在30-40年代暖期,地球冬至时公转半径又缩短了76万公里(1940年);在60-70年代相对变冷期,冬至公转半径又延长57万公里(1960年)。这一个周期正好60年左右。我们的祖先早就把60年定为一个“甲子”,实在是通过长期观察得出的科学规律。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太阳的角度变化就演义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大温差达摄氏几十路之多,行星力矩小影霸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拉开或缩短几十万公里,地球上的气候岂能不发生明显变化?从黄河潼关水文站的历史记载也可以看出,黄河从丰水到平水、枯水再到出现丰水,大体上也呈现出60年一个周期的规律。

  二、地行有其常。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确实不能太多,却也不是越少越好。从地球的发展史看,每一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都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仅以中生代为例,每高达片《侏罗纪公园》播出后,人们都知道侏罗纪地球上恐龙极盛,但了解恐龙何时、何故灭绝者却甚少,且说法不一。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恐龙失去了生存的条件。由于三迭纪末期发生的地壳运动,大陆上许多地区发生凹陷,形成内陆盆地,且多为淡水湖沉积。进入侏罗纪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茂,最适宜轰隆生活。

  到侏罗纪末期出现了影响范围很广的重要造山运用—燕山运动,使岩层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且伴随着剧烈的岩浆活动和大的火山喷发,地球上空笼罩着的二氧化碳和火山灰,恐龙等动物因缺氧和气温升高而消亡。侏罗纪延绵2005万年,恐龙生存的历史也算是相当久远的。这次造山运动在我国东部表现尤为强烈,叫做“东南地台大断裂”(这与《红楼梦》第一回说的“东南地陷,女娲补天”有点巧合,而且一直延续到中生代白垩纪的末期,地质学上又称之为太平洋构造旋回。那么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后来到哪里去了呢。一是被地面上和海水中的CAO吸收生成CACO3,这就是石灰盐大量声称的地质年代之一,二是被植物的光和作用吸收了。一个地质年代往往以几百万、几千万年计。

  经过长期演变,又出现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太少的情况。这就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大为减弱。其后果是地球表面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到页里就迅即向太空释放。导致昼夜温差极大。这正如塑料大棚的顶盖被掀掉了一样,大气中留不住太阳能,气候就慢慢变冷,地球也慢慢变冷,有资料显示,在那个年代出现了江河断流,全球海洋平均结冰20米厚的冰雪世界。及至第三纪中期世界上再次发生强烈造山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地球才又重现变暖,地球是伟大的,她整个养育了整个人类和万物生灵;人类是幸运的,正好生存在地球运动相对稳定又最适合生存的地质年代。地球也是天体中的一个星球,天行健,地球的运动也是绝对的,她在运动中发生任何微妙的变化都会给气候带来明显影响。

  另外,引起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更多的不是在陆地,而是在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由于大洋深处与上层海水的温差引起了海水垂直方向的热交换运动,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它的淫威一旦发作起来。人的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当然,各种自然现象多多具有先兆性,人是可以预测和提前采取保护措施的。

  这就是由于为迎接奥运北京市关停或搬迁了一大批工业企业,绿化工作也大加强而取得的成果。这三大城市的变化充分说明,人为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废气排放过多确实会对气候造成恶劣影响,通过人的努力也能够在局部范围内使气候得到明显的该。一些地方过渡开发,破坏了生态欢迎,有的草原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这就会使当地的气候状况恶化,类似的教训实在太多了,所以,人们一定要珍爱地球,尊重自己规律,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与环境相互促进。

  四、结论和对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极其复杂,天体运行和地球运动的威力比人的影响不知要大多少倍,它可以使天气变热,也能让地球变冷。而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非常渺小,连一场台风吹来也只有躲避的份儿,是根本抗御不了的。人类对天体、地球等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程度还很低,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说,恐怕连5%也不到。如果把气候变暖完全归咎于人为造成的,实在是太高估了人的力量,人类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人们大可不必盲目自信、过于自责。

  但如果人类违背了人类自然规律,一味贪婪地索取,肆无忌惮地糟践自然,那也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尽一切努力,去做好我们应该也能能做好的事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共识,我国来说,以大量消耗能量资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是难以为继的。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结合自身的国情,痛下新,走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高效益的低碳经济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主席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作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森林面积的郑重承诺。最近,国务院常务会又具体制订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40%-45%的规划。温家宝总11月30日在南京召开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呼吁,我们要为子孙万代留下一个赖以生存的发展的地球家园。必须建立低不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转变现有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推动人类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我想在这方面我们无论尽多大努力也不过分。这又可为低碳经济和新型能源企业提供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必将推进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一定信守承诺,承担起一个发展中经济大国的应尽责任。但同时,也要防止有的人以大力推进低碳经济作为战略手段,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碳排放权某种意义上就是发展权,也是基本的人权。在限排指标的分配上,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实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利益。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刘晓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