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与世博会同行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12月05日20:31
  由武警水电部队参加建设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工程,从巴山蜀水到黄浦江,一路东进,将源源不断地输往长三角,这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经过22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将来自四川达州普光气田的优质天然气,最终送入上海的千家万户,它的建成将为世博会提供能源安全保障,使上海“底气”更足。

  攻坚克难 彰显专业优势

  武警水电部队在中国管道能源建设的主战场上始终勇立潮头,先后参建了西气东输、西南成品油管道、仪长管道等上万公里的管道工程建设,有着十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技术优势。

  2007年4月9日,“川气东送”被国家列入“十一五”重大工程,一直紧盯这项工程建设的武警水电部队承担了租地、扫线、管沟开挖、回填、地貌恢复、水土保持六项任务。这项为世博会献礼的能源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同年5月,武警水电部队调集水电二总队、三总队和三峡工程指挥部的一流施工设备、一流技术人才组建武警水电部队川气东送管道项目部,数百台大型机械设备千里开进管道工地,分散在2200多公里的施工战线上,率先打响了川气东送工程的第一炮。

  川气东送工程是国内目前在建难度最大的管道工程,难就难在管径大、重量重,途经地区地理情况复杂。其施工难度超出常人想像,许多建设难题都是首次遇到。去年7月,管线施工要通过一片长30余公里的鱼塘、藕塘,如采用先租地、抽排水、换填清淤硬化作业带,再布管焊接、成沟下沟、回填恢复地貌等常规方案,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这样不但增加施工成本,而且会延误工期。部队采用漂管发送、沉管下沟的新工艺,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施工作业。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安庆长江盾构穿越隧道,是全线的“卡脖子”工程,在地质条件和技术难度上对建设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他们在施工中大胆创新,会同地方隧道专家就如何控制地面沉降、克服盾构砂层掘进阻力、掘进参数控制、盾构检修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解决了盾构机在粉细砂层始发与接收、两次穿越长江干堤、带压换刀作业、长距离小断面隧道通风、接收井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五大世界性难题。确保了盾构机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安全、快速掘进,为快速施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2008年11月18日,安庆长江盾构穿越隧道的顺利贯通,标志川气东送过江隧道工程全部安全、按期完工。

  川气东送工程全线穿越长江7次,山体隧道72条、大中型河流832次、等级以上公路及铁路130次。管线永久占地3500亩、临时占地8万多亩、土石方开挖2100万立方。全线累计使用炸药4200吨、雷管783万支,技术要求高,但武警水电官兵在建设过程中,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实现了无事故、无伤亡的“双零”目标。

  科学施工 营造和谐环境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要求参建队伍必须符合国际有关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此,武警水电部队专门成立了“质量安全管理环保委员会”,编写了《项目部QHSE作业指导书》等有关操作规程下发官兵,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培训率达到100%,人人都拿到了上岗证。

  在施工工地和部队宿营地,处处都可以看到“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的醒目标志。武警水电部队把QHSE管理体系贯穿于工程始终,官兵们严格遵守不在施工线路20米以外取土的规定,机械、车辆行驶只走一条道。所有参加施工人员都配备了装垃圾的塑料袋,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营区内和工地上看不到生活垃圾,全部被分装处理。官兵们还将施工中挖出来的石块和泥土分类堆放,将开挖中的弃渣用土覆盖,给当地农民增加耕地。管道穿越长江的宜昌江段是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这里不仅是中华鲟在长江唯一的产卵地,还是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的主要栖息地。为防止因工程施工对保护区内的生物产生影响,在工程开工前,邀请有关专家,论证施工对中华鲟保护区的生物影响,他们根据专家建议,对管道进行了改线优化。管道沿线多为生态脆弱且敏感的区域,武警水电部队始终把建设“生态工程”理念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

  经过努力,仅普光———宜昌段的干线就由683公里减少为620公里,隧道数量由原来的24条增加到68条,不但降低了施工难度,而且减少了安全隐患。据统计,仅此一项,全线就少砍伐树木300万棵以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青山绿水。为防止水土流失,官兵们在管道作业带两侧10米范围内种植了苏丹草、黑麦草、高羊茅、坡柳、毛茸子和狗牙根等生命力强、根系发达、抓地力强的草树种。施工中不但没有破环当地生态环境,而且实现了走一线绿一片的“绿色管道”目标。水土保持工程合格率达到了100%,优良率97.2%。今年国庆前夕,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检查川气东送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时,对武警水电部队全力打造生态、福祉工程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武警水电官兵还将工程建设与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造福沿线百姓。铺设管道的同时,官兵们为沿线农民修水渠620多公里,解决了30多万亩稻田供水问题。在武警水电部队川气东送项目部会议室里,摆放着管道沿线6省2市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送来的48面锦旗和34封感谢信。这是武警水电官兵着力保护生态环境,用真情关爱群众的见证。

  甘于奉献 铸就新的辉煌

  为了早日把川气送到沿线的千家万户,官兵们扎进深山野岭,风餐露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经常要爬越近90度的陡坡,还要防止深不见底的溶洞和山间沼泽,最害怕的是遭遇毒蛇猛兽的袭击,施工中塌方、涌水和涌泥等险情更是家常便饭。可官兵们义无反顾地投身管道建设一线,战严寒、斗酷暑,用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书写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在“难于上青天”的巴山蜀水,管线所经之处80%都不通公路,其施工难度超出了常人的想象。2008年年初,在四川省宣汉县一条25公里长的狭窄山路上,由于雪大路滑大型机械开不上去,川渝分部主任朱志军带领官兵们把机械化整为零,装上农用三轮车拉上去,再组装起来;重型机械耗油量大,没有路可供补给车上山,官兵们就肩挑背扛送上去;几十台机械设备,每天消耗油2吨多,官兵们一天累计要往返400公里进行保障,才能使施工机械正常运转。关键时刻,新兵老兵、男兵女兵齐上阵,他们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数十次塌方和泥石流,以每天2万余立方米土石方的速度劈山填壑。郭君作为这支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性,今年年初,离预产期只有3个月的郭君,仍然奋战在施工一线,在湖北恩施段检查水土保持工作。沿线300多公里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山路,颠簸了一整天的她,一下车就头晕目眩,呕吐不止。司机小陈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检查完后医生严厉地批评郭君:“怎么对孩子这么不负责啊,再晚来半小时胎儿就保不住了!”去年7月,在工程建设攻坚阶段,一向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的工程师吕正权,在一次体检中,意外发现右肺上有一个直径5公分的阴影。在领导和战友的关照下,他进行了切除手术,可他人躺在病床上,心却在施工现场。由于技术人员较少,又正值九江支线投产的紧要关头。他将电脑带进病房,常常一边输液,一边修改施工方案、一边用电话指挥施工协调,同病房的病友称他是“拼命三郎”。

  在绵延千里的管线上,武警水电官兵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演绎着他们的共同追求,那就是一切为了川气东送工程早日投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