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雕塑家许鸿飞和四名站着睡觉的战士的故事(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06日12:46
当代中国军队的亮丽明信片

  
  雕塑家许鸿飞和四名站着睡觉的战士的故事

  今年10月下旬,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应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的邀请前往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徐副主席此行带去了印有广州雕塑院副院长许鸿飞的雕塑作品《九天九夜》的中英文明信片。当地时间10月26日,徐副主席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了题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中国军队”的演讲。他还非常自豪地告诉在座的美国智库的战略问题专家,在中国广州,老百姓自发立了一座叫《九天九夜》的雕像,这是根据一幅照片创作的,真实地表现了去年执行抗雨雪冰冻灾害任务时,4名士兵因连续奋战过度劳累,倚着路旁栏杆站着睡着了的感人情景。雕像底座上刻着一首诗:“醒着时,他们是一堵墙,守卫生命;睡着时,他们是一座山,震撼心灵。”

  徐副主席的演讲,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全球主要通讯社争相播发了这一消息。由此,《九天九夜》的故事也随着电波飞向了全世界。

  2008年秋天,广州雕塑院副院长许鸿飞先生与亦师亦友的艺术大师黄永玉有个君子协定,陪同老先生到他的故乡湖南凤凰城欢度春节。

  可元旦刚过,粤北地区遭遇几十年未遇的特大冰冻灾害。临近春节,形势更加严峻。许鸿飞每天都要翻阅几份报纸,从见到第一篇反映广东驻军紧急出动,在粤北一线抗击冰雪的新闻开始,他的阅读视线每天都向抗冰雪战场的绿色方队聚焦。正月初三,许鸿飞匆匆赶到凤凰赴约。许鸿飞告诉黄老,他最近在报纸上看了广州军区部队官兵英勇抗击冰雪的事迹后,总有一种创作的冲动,但还没有找到突破口。黄老鼓励他,用平常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寻找到最真实、最感人、最美丽的东西。

  几天之后,许鸿飞飞回广州。珠江岸边的石磨坊,是许鸿飞和他的同行们的精神家园。

  许鸿飞一回到广州,就找来所有能找到的报纸,从上面疏理出一大堆反映部队抗击冰雪的消息。许鸿飞根据掌握的大量资料,分方向排列部队的抗冰雪行动和事迹,并反复在脑海里勾勒雕像的主题和造型,先后打了几张腹稿。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刊登在《广州日报》上的一张很小的照片:四位在广州火车站协助地方维持秩序的战士因劳累过度,站着睡着了。许鸿飞的心顿时为之一震,解放军战士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只有超过了人忍耐和承受疲劳的极限,才有可能出现这个特殊的瞬间。也许,这四名站着都能睡着的战士,就是自己打开创作之门的金钥匙。

  也就在这时,《广州日报》在一版刊登了巨幅的寻人启事,启事左边重登了“四个大兵”的照片,下方印有这样一句话:“春运期间驻守广州站累得"站着都能睡着"的子弟兵,你在哪里?”寻人启事一出,立即引起轰动。有人按照与导读版同等面积的广告进行估算,堪称中国报业史上最大最贵的寻人启事。各路媒体以“史上最牛”称赞此事。

  “寻兵行动”一开始,立刻引起了广州军区首长的关注。司令员章沁生、政委张阳指示,要把这四名战士尽快找到,大力宣扬他们的事迹。军区政治部迅速组织宣传部门展开各项工作,很快就确认这四位战士来自某英雄团。按照政治部领导的要求,军区组织宣传了这四位战士依法文明执勤、挑战生理极限的事迹。

  许鸿飞通过与广州日报摄影记者邵权达的交谈,也了解到了这四位战士的感人事迹,他更加坚定了为四位战士塑像的决心。

  很快,许鸿飞在部队的安排下,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这四位战士。一握手,许鸿飞脱口而出:“太棒了,无论是个头、五官还是精神气质,个个都如雕像!”

  经过了解,这四位战士原来平时都是好战士,其中三名是党员,两名是班长,个个都是训练尖子。许鸿飞眉飞色舞,双手一拍,拉着战士们的手激动地说:“我为你们塑像,其实是部队这个大学校在平时就塑造了你们,是你们自己塑造了自己。”

  在充满激情的几天几夜里,许鸿飞闭门谢客,吃住在工作室,仔细刻画每一个战士的形象,把自己全部的热情、灵感、智慧和心血倾注到战士的雕像上。

  作品完成后,许鸿飞请很多同行来观摩,大家都赞赏雕像神形兼备,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艺术大师黄永玉看了后,非常赞赏。黄老详细了解了四位战士的事迹后,欣然为雕像起名为《九天九夜》。

  《九天九夜》问世后,广州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整个羊城为之瞩目。一些党政机关的干部、社会团体和街道群众主动给许鸿飞和部队以及媒体打电话,纷纷要求《九天九夜》走向社会,让更多人受到教育和感染。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九天九夜》耸立在了广州雕塑公园最醒目的地方,每天观者如云。

  与此同时,这四位战士的雕像也耸立在了部队营区,并与某部自己创作的反映本部辉煌战斗历程的10尊雕像并列在一起,成为部队官兵进行光荣传统教育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伟大的时代呼唤和造就伟大的雕像作品。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必将从军营走向社会,并与我们的时代同行。因为雕像代表和象征的,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特约记者 李华敏 讯通讯员李文景 农京早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