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区:探索建立“社区大党委”模式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07日20:20
人民网潍坊12月7日电(吴茵政)奎文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城区,辖7处街道办事处,1个商贸经济发展区,共58个村、43个居委会,总人口38万。去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建立了“社区大党委”模式,按照“三有一化”创建标准,搭建网络平台,深化管理服务,完善运行机制,真正把“社区大党委”打造成紧密的组织实体,积极构建城乡一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
整合资源,构建“社区大党委”组织体系
(一)建立“社区大党委”。按照6000户左右规模和10分钟服务半径,结合目前多数村实行集体资产量化改革的实际,将全区所有村庄、社区、驻区单位调整为42个网格,在网格内成立“社区大党委”,把辖区内的村居党组织、新经济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的党组织全部纳入统一服务管理。目前,全区已建立“社区大党委”32个,38个村、30个居委会、544家驻区单位纳入社区党委统一管理,“社区大党委”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二)明确职能责任。“社区大党委”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对辖区村居、新经济社会组织及无上级主管的企业等党组织实行直接管理,对其他企事业单位、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党组织实行双重管理,不涉及其自身党建工作和行政业务工作。同时,我们还规定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评先树优、干部提拔使用时,必须事先征求社区党委的意见,未征得同意,不得评先或提拔。
(三)实行“1+3”模式。积极探索建立“1+3”模式,即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建立健全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和社区监督委员会,形成了社区党委行使领导权、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社区委员会行使执行权、社区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评判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社区工作机制。
创新方式,拓展“社区大党委”服务管理领域
(一)创新组织设置。一是根据党员爱好特长、志愿服务内容、从业性质等,灵活组建交流提升型、便民服务型、经济发展型等各类功能型党支部,推动党组织设置由“组织覆盖”向“提升功能”发展。二是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业态集聚”原则,探索建立“市场+支部”、“楼宇+支部”、“商圈+支部”、“协会+支部”等模式,形成新经济社会组织产业组织网络。三是按“楼区建支部、楼栋建小组、门栋建活动点”方式,形成“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活动点”的组织网络,实现党组织设置纵到底、横到边。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类功能型党支部133个,产业行业党支部84个,楼宇楼栋党支部186个。
(二)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探索建立了“四站两岗一家”,加强对党员的分类教育管理。建立社区党员之家,在党员之家设“四站”、“两岗”。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设立在职党员管理站,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设立直管党员活动站,对直管党员实行“全责管理”;设立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工作站,对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工)实行“星级制”管理。同时,建立“党员谈心岗”、“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谈心和争先创优活动。通过分类管理,有效调动了各类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党员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率提高了30%以上。
(三)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在每个大社区网格内,均建立了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全部下沉到社区服务中心,专人到岗,开展“前台受理、后台协同办理”的“一站式”服务。另外,围绕社区成员需求,积极开辟了法律援助、家政服务、卫生医疗、车票代购等便民业务。围绕畅通诉求渠道,建立了诉求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物价、质保等各类诉求服务。二是建立“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将辖区内的党员志愿(义工)队伍、青年志愿队伍、法律服务队、助老助残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纳入服务联盟统一管理,并在“党员(社区)服务联盟”及各类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上建立党组织,实现了党组织的统领作用。三是实行双向服务承诺。摸清社区、社区党员、村居民及驻区单位等社区成员相互之间的服务需求,分别签订双向服务承诺书,促进社区资源和社区服务共用共享,实现社区各类成员互利互惠。目前,已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党员服务联盟”46个,吸纳各类服务队伍300余支。457家驻区单位与所在社区签订了双向服务承诺书,设立各类前台窗口140多个,9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转到前台工作,提供各类社会化服务及诉求服务80余项。
夯实基础,提升“社区大党委”工作水平
(一)科学规范运行。制定了社区党委会议制度、社区党委与社区委员会议事规则、社区事务决策等15项规章制度,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共同商讨、研究社区党建有关事宜。对涉及居民群众、驻区单位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社区党委受理后,均提交给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采取票决的形式进行决策。对形成的决策,由社区委员会负责执行。全区共对社区环境、活动场所等20多项涉及居民群众、驻区单位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进行了票决,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扩大基层民主。制定了“四推一选”制度,即村居民代表、直管党员(代表)、在职党员代表、驻社区单位和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员代表推选产生候选人,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的方式产生社区党委班子,并在3个条件成熟的社区实行了直选。每半年举行一次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述职述廉会议,积极开展党内质询和实行党务公开,切实把权力运行置于社区广大成员的监督之下。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质询20余次,300多名“社区大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了述职述廉,满意率达到98%以上,56名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党委班子,16名在职党员、驻区单位党员担任了社区党支部书记。
(三)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区委主要领导重点包靠,其他领导分工包靠,并将“社区大党委”建设纳入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专项述职重要内容,实行重点调度,重点考核。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区里每年从区管党费、党内关爱专项资金、干部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50万元作为“社区大党委”工作专项经费。区财政按照每户10元的标准拨付社区办公经费,并规定其中不少于10%作为社区党建专项经费,切实解决社区“无钱办事”问题。三是建立人员保障激励机制。实行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待遇区级统筹,并建立面向社会公开考选社区工作者制度,逐步扩大大学生在社区工作者中的比例,今年又新考选了10名社区工作者和15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进一步优化了社区工作队伍,解决了社区“无人办事”的问题,也为和谐社区建设储备了后备人才。注重政治激励,先后提拔了4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街道副职或区和谐社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