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山东兖州:驾着“农机”奔小康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08日13:27
  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在山东兖州,眼界逐渐开阔的农民的生产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秸秆综合利用和还田”成了这里农民抢着做的事,不少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情有独钟,社会化服务的壮大更是让他们充分享受了便捷。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农机化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5亩多地的玉米,1个半小时就收割完,还直接送回家,秸秆也打得够碎。”9月20日,一台玉米秸秆还田机正在兖州市大安镇二十里堡村村民刘天喜的玉米地里忙碌着。刘天喜则蹲在刚收割完的空地上,捡着一些零碎的玉米棒子,不时用手捻了几下地里的玉米秸秆碎末,嘴里念叨着:“这几天天气不好,得赶紧把粮食收回家,不然机子就下不了地了。”

  “这台型号为4JGH-180的玉米秸秆还田机,配套了70马力的拖拉机,在地里跑起来劲头十足,每天能完成70-80亩的秸秆还田。”农机手陈立溪说,这款具备“锤爪式”和“甩刀式”的还田机特点鲜明:可以把秸秆粉碎成末,而且地面以上不留茬。秸秆还田后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储存水分、养分的能力增强,增产效果明显。

  正在耕作田间现场指导的农机局局长申宝东进一步补充说,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0.01%,改善了因长期使用化学肥料造成的土壤板结状态,有效地避免土地干碱化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基础条件,还田以后的地块小麦单产增加42.2公斤,增产幅度为8.9%;来年再种玉米,则生长植株健壮,成穗率高,还田地块与未还田地块对照,玉米亩产增加51公斤,增产幅度8.2%。

  “以前,处理秸秆的方式不外乎就是拉回家作柴火、当饲料或者就地一烧了之。现在我们做饭都用上了沼气、煤气,耕地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作物秸秆就成了我们的一个"鸡肋"。还田后,就不用为怎么处理而发愁了,这是省力又培肥地力的事,我们求之不得。”刘天喜感慨说。兖州是我国农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粮食生产已全面实现机械化,全市拥有大型农机具1.3万多台,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600台,秸秆还田机2100台,保护性耕作机械200台。为了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发展生态农业,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市财政还列支了500万元补贴秸秆综合利用和还田。一是鼓励农机手更换大型新农机具,只要更换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补贴优惠;二是农户只要还田,就能领到每亩10元的补贴,市郊的新兖镇甚至达到了20元/亩。在农机推广和财政补贴的双重作用下,兖州的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100%。

  不耕地,也能种庄稼

  “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句谚语被新兖镇易村的村民们彻底改变了。

  村支书毛广全是个敢作敢为的人。在几年前的一次农机人员培训中,他从市农机专家那里得知,市里正在普及一种叫做“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技术,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作业成本,可降低地表径流60%、减少土壤流失80%、减少大风扬沙60%,并具有增产效果。

  为此他还仔细观看了现场示范。他回忆说,当时使用了当地一家农机企业生产的“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进行示范播种,一公顷地只要3个小时就能完成播种,而使用传统的耕作方法,从准备到播种完成一公顷地需要10天到半个月的时间。

  “不耕地,也能种庄稼?”这让村里人犯了嘀咕。而毛广全却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尽管大胆地种,收了归你们,亏了算我的!”大部分村民这才心里有了底,开始尝试这种耕作模式。秋后收玉米的时候,免耕的户每亩增产300斤。这下大家全服了。目前,全村426亩耕地全部实现了“免耕播种”,为此,这个村还被当地称为“保护性耕作第一村”。

  时隔几年,毛广全回忆起这段故事仍然颇为感慨:“种地就要相信科学,好的技术就是要带头示范,让大家知道这是个好东西。”

  免耕技术到底给农民能带来多大的实惠?毛广全说:“这技术不仅能增收,而且还节省成本。”他算了笔账,保护性耕作可以使玉米增产300斤/亩,小麦增产100斤/亩,总计增收240元左右。只需农业机械一次性进地即可完成免耕施肥播种,每亩节省作业费用35元;一个生长季至少可以节省一次灌水,一亩节水50-60立方米,每亩可减少化肥施用量20多公斤,亩可节水、节肥86元,每亩共节约生产成本121元;另外还有土壤有机质的保护、二氧化碳的减排等隐性收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必须有适合当地生产特点的机械装备。申宝东说,为了让免耕技术能适应当地种植特点,农机技术人员与大华机械多次反复试验,生产的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播种机,能一次完成苗带旋耕、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筑畦等多项作业。这种不耕地、由“面播”改为“点播”的种植模式也对农机手的操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技术要求。

  服务组织帮忙,农民享受2折优惠

  兖州是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优质高产的粮食产业对现代农机具的需求和依赖性较高。目前,兖州每300亩可耕地就有一套70马力以上的全配套机具,全市能够充分满足60万亩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这里是山东省重要的农机具生产基地和山东省农机化示范区,辖区内山拖、山东大丰、国丰、玉丰四家农机企业生产的产品多次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和农民信得过优质产品荣誉称号。这些有利条件给当地农机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当地农机服务体系的壮大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在新兖镇八里铺村村委会办公室屋檐下,村支书刘军正悠闲地抽着烟。他是一位有着10多年驾龄的农机手,前一天晚上,他和几名村干部在地里忙活到了凌晨1点多才把全村的玉米全部收回家。

  “全村1600亩玉米,昨天刚收割完毕,一共用了4天的时间。”村里有自己的农机服务组织,而且还颇具规模:一共有8台车,3台“泰山80”,5台上海50动力机械,分别配备了3部玉米收割机、5台小麦收割机、6台还田机和2台免耕播种机。

  “我们农机服务组织成员每天每台机械能完成70-80亩的工作量,每亩能获利6元;还有2名技术人员负责维修保养。”刘军介绍说,到了农忙的时候,机手们就到农户家敲门喊一声,等村民出来,粮食已经送到了门口。

  农机服务组织是村委会统一管理,并收取一定的成本费。一般是按市场价的一半来收取。在当地每亩玉米收获还田的价格是70元-80元不等,而农机服务组织只收取35元/亩的费用。由于这个镇的农户只要还田还可以领到20元/亩的补贴,所以,实际农户自己掏的钱是15元/亩。

  “每年都会有新的农机具下来,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一名机手说,市农机局农机培训基地,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三夏”、“三秋”前,4家农机企业的技术人员到村向农机手讲授新型农机具操作规范及机械维修常识。

  “兖州400多个村的村支书就有300多个掌握农机操作技术。像八里铺村这样的村级农机服务组织就有75个,另外还有市级农机化协会1家,农机化分会7家,镇级农机合作社7家,农机大户434户,农机中介服务组织62个。”申宝东介绍说,由于农机服务组织的市场化运作,农机服务的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四分之一,最近市里制定的“新农村示范村”创建标准,其中涉及农机的就有三项硬指标:一是秸秆综合利用率必须达到100%,二是每300亩可耕地必须具备一套70马力以上的农机具,三是必须有健全的村级农机安全网络。(李健)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