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小两口遭遇炒房客 买房成了一场噩梦
![](https://photocdn.sohu.com/20061227/Img247291625.gif)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08日16:21
车窗外的天色渐暗。缩在自家的尼桑骊威里,张世光和妻子何静(化名)相顾无言,他们不知道该回到老鼠出没的出租房,还是继续到好友家蹭住。
张世光已经不算 “北漂”了——南五环外顺驰领海小区的某栋楼里,有一套房子名义上会是他们的。
可惜,他们还差最后一步。由于房价飞涨,房主一方半年来迟迟不肯办理过户。
“他要我加价10万元才卖。”张世光说。当事中介说,对方在小区里有十几套空房,都是用来炒的。
在楼价飙升的日子里,炒房、青年置业屡屡成为焦点话题。今天,我们抛开政策、不谈理论,只给您讲一个真实的故事——置业“北漂”遭遇炒房客,得不到一个“双赢”的结果。
看房
一年多时间 从国贸看到大兴
张世光是毕业来京的山东小伙,在一家管理顾问公司工作,2007年和何静开始 看房时,他们还只是情侣关系。
那时候,俩人唯一的大件就是一个大衣柜。在一次搬家时,由于尺寸太大,大衣柜进不了房间,在门外被暴雨淋湿后发霉变形。
张世光说,合租的地下室、爬满案板的蟑螂都没有让他下定决心,可那天看着何静坐在大衣柜旁哭了整整三个小时,他终于打定了主意。
从那时起,新买的骊威就成了看房用车。梦想着“有房有车”的张世光,每周用“半个梦想”载着女友去追逐另外“半个梦想”。“那时候,几乎北京所有楼盘的价格、户型,我都研究过。”何静说,每次看到《蜗居》里的海萍,就觉得跟当初的自己很像。
然而,房价的涨幅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从国贸到草桥再到新发地,预期一次次调低。
直到2009年4月,在北京楼市又一次回暖时,两人终于在南五环外的顺驰领海看中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对方开价每平方米8000元。
签约
顺利签合同 交5万元等过户
2009年4月27日,是张世光和房主签合同的日子。几个月后的今天,张世光提起“4·27”时,情绪总会突然激动起来,说不清是愤怒还是后悔。
按照约定,当时成交的总房款为84.8万元。
张世光此时才发现,签合同的李成(化名)是一名兼职炒房客,仅在这个小区就有十几套房子,其中一部分不少都登记在李成的亲戚名下。由于李成有自己的生意,因此把其中多套房屋抵押给银行进行融资。要想办过户,就得先把房子从银行解押出来。
张世光说,自己按约定付了第一笔5万元房款后,对方就应该去银行办解押。
“他整天倒腾这个,对此应该很有经验。所以我就没发愁。”张世光说,他当时只想着装修和办婚礼。
同在4月27日,张世光的好友也买下这个房主在这个小区的另一套房子。
4月29日,有了“根据地”的张世光和何静结婚了。按照小夫妻的计划,今年十一两人将在新房里请客吃婚宴。
然而,生活从此就走上了“幸福大道”吗?
此次交易流程示意图
双方签订合同(已完成)张世光付5万元房款(已完成)李成自筹款去银行把房子解押(李成以没资金为由,向张世光先后三次借款共计25.8万元,但始终没有办解押手续)解押后,李成取得房产证(被无限期拖延)张世光办理贷款,双方办理过户,银行给李成放款(被无限期拖延)张世光拿到钥匙,开始还款(被无限期拖延)
节外生枝
借钱给房主以求房产早“解押”
一晃到了7月下旬,好友的房子顺利办理了过户,可张世光却没这么幸运。
张世光和中介说,他们多次催促,李成总是以第一笔房款被自己拿去买车为由,拖延办理解押。
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记者发现没有对过户做日期限定。
其实,已拿到服务费的当事中介也很同情张世光。
这家中介说,由于李成的房子还抵押在银行,因此办解押、过户等手续的进度“没谱”,一般双方都是口头约定。因此,炒房客钻这个“空子”,最终拖延加价的现象一直存在。
7月中旬,被催急了的李成干脆向张世光借钱,打算以此去办解押、过户等一系列手续。
如果不借,谁知道李成要拖到什么时候?张世光一咬牙,借吧!
父母拿不出这么多钱,小两口人缘不错,辗转从朋友那里借来3万元,于7月底借给了李成。
到了8月底,张世光的“仗义”换回了李成的两个新要求:再借12.8万元和10万元。
这时,张世光也发现了另一个事实:此时自己的新房市价又涨了至少20万元。
可他们此时已经骑虎难下,最终决定再次筹钱。 一拖再拖
凑够钱 却得不到承诺
采访中,两人一开始谈到借钱的话题时都有些回避。那段日子,其实他们并不愿回忆。
何静手中有一个小本,上面写着好多朋友的名字以及借钱的数目,从几万到几千元: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朋友拿出了第一笔2000多元的工资;山东的铁哥们怕汇款出问题,坐火车送来了一万元现金……
也有碰壁的时候。张世光有一位朋友,以前对借钱没有二话,这次他也为难了:“兄弟,我也刚买了房。”
好不容易凑够了数目,张世光赶紧给李成送去。结果李成还是说自己“没时间”、“办解押钱不够”。
张世光两人彻底明白了,这些都只是借口,借给对方的钱已经够解押的了,可李成似乎根本不想卖了。
雪上加霜
生变故从信用卡套现
祸不单行。得知房主如此刁难,张世光的父亲急火攻心,一下子心脏病突发,被迫到京救治,光押金就需要5万元。
张世光排了9个小时的队给父亲挂号,那个寒冷的夜里,从不抽烟的他一下子抽掉了三包烟。
父亲的住院费还没有着落,那边何静的妹妹又打来电话,说刚刚争取到公派留学的机会,希望姐姐能支援几万元留学费用。
几件事叠在一起像大山压来,何静急得走在路边就失声痛哭。张世光急得整夜合不上眼。
父亲的最后几千元医药费,是张世光新办了信用卡,再透支取现“套”出来的。
那段时间,两人兜里最多只有10元钱。张世光省了早饭,两人几乎每天都去朋友家“串门”,除了借钱,还可以蹭上一顿饭。
最后摊牌
自认卖亏了 房主开口加价10万元
连房款带借款,前前后后张世光交给李成30多万元,交涉了数十次,却没有换回一个过户的日期承诺。
有一次,李成说银行那边太忙约不上,张世光自己约了银行,李成到场时,干脆说自己的银行卡丢了,取不出钱来。
就是这样,张世光都不敢对李成撂狠话,甚至中秋节还送去了月饼,结果对方连电话都不接了。
10月22日清晨,张世光夫妇终于堵住了李成。对方一边敷衍着一边发动了自己那辆宝马7系轿车。
何静扑上去拽着车门哭着哀求李成,他这才说出了真心话:“这房子我卖亏了,你们得再加10万元。”这一次,张世光干脆地拒绝了。
即使办成了 买主也得多花数万元利息
12月7日,记者陪同张世光夫妇再次来到李成家门前。二十多分钟里,李成一直紧闭着房门,隔着门说:“现在没钱办不了手续,有事明天谈。”
李成家楼上就是张世光那套新房。张世光忍不住又上去透过门镜往里看了几眼:“这是我们的房子,但是我们进不去。”如今,他们还住在父亲来京看病时租的那间房子里。
如今,每个月工资到手,两人就开始还钱:先还信用卡,再还朋友们。每还一个人,何静就在人家的名字后面打个钩。
张世光还说,即便李成顺利给办了所有手续,银行利率的变动、各种优惠政策的调整,都会让他多付数万元利息。和记者说着,他又点了一根烟。何静的眼圈红了,转过身只当没看见,小声和记者说:“压力大,他总得有个发泄的途径。”
就在此时,张世光接到了父母的电话。他的语气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嘱咐手术不久的父亲好好休养,却绝口不提房子的事。“现在家里人都回避谈这件事,怕受刺激。”他挂上电话后才说。“有时候我真想把李成叫到楼顶,聊一聊,然后一起跳下去。”张世光看向何静,她竟轻轻点点头。
尾声
对于张世光遇到的问题,友邦律师事务所的黄继保律师说,因为办理过户的日期当初没有书面约定,张世光目前只能起诉。
如果胜诉,法院会强制李成自己筹款办解押,然后继续办理过户。但在此之前,张世光还是拿不到房子钥匙。
昨天上午,李成终于接听了记者的电话,他承认自己手里有多套房子,但否认是个“炒房客”。
李成说自己的资金流出现问题,现在欠了十多万元的贷款,所以无力解押。他认可收过张世光那些钱,也打有欠条。
是否提出过涨价10万元?李成不置可否。
对于过户,李成在通话期间先后给出了三个答案:“要看他折腾我,还是我折腾他”、“尽快”、“直到我有钱了为止”。
稍后,张世光打来电话,请记者别把李成“一棒子打死”。又过了半个小时,张世光再次来电,说李成通过中介明确表示,“这房不卖了”。文/记者王祎 (来源:法制晚报)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