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举行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展示和平奖的奖章和证书。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仪式当天在奥斯陆举行。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10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长达30多分钟获奖感言中,奥巴马花费大量篇幅为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辩护,称“战争本身向来不光荣,但有时使用武力不仅必要而且正当”。
奥巴马的巧言在场内获得诺奖委员会委员的认同,而在场外则招致大批反对者抗议。
辩护战争 奥巴马当晚现身奥斯陆市政厅,亲手接过诺贝尔和平奖奖章和证书。
奥巴马在颁奖仪式上发表的演说长约4000字,是他就职演说篇幅的近两倍且大部分由他本人亲自起草。
奥巴马在演说开篇直言“获此荣誉深怀谢意和谦恭之情”,表示与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和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等“历史巨子”相比,自己所获成就“微不足道”。
身为“战时总统”,他随后话锋一转,主动谈起战争与和平。
“我们(美国)身处战争中,我对调派数以千计美国年轻人奔赴遥远战场负有责任。(他们中)一些人会夺去他人生命,一些人会战死沙场,”奥巴马说,“因此,我怀着对武装斗争所付出代价的敏锐理解来到这里,这种认识涉及战争与和平之间关系的难题,以及我们试图用和平取代战争的努力。”
他说,暴力冲突在人们“有生之年”无法消除,但“国家有时需要投身正义战争”,而自己不会对美国民众面临的威胁“袖手旁观”。
“一场非暴力运动不可能阻止希特勒的军队。谈判无法说服"基地"组织头目放下武器。称武力有时必要……是一种对历史的认同、一种人类自身缺陷和理性存在限度(的体现)”。
按奥巴马说法,“正义战争”需满足某些条件,例如发动战争是最后一种手段或出于自卫、旨在帮助“遭侵略”国家或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等。
“战争向来不光荣……但它有时不但必要而且在道义上正当,”他说,战争工具在维护和平过程中“确有角色可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