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良好的开端”——首届中美法治与人权研讨会侧记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13日21:41
为期两天的首届中美法治与人权研讨会13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闭幕。与会的中美相关人士围绕研讨会主题和具体议题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增进了相关情况的了解。研讨会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圆满成功。
研讨会举行的背景及其作用,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黄孟复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词时指出的那样,研讨会“是近年来中美两国非政府组织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对两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在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人权保障的法律体系逐步完备,中国特色的人权观基本形成。”
利用与会的机会,美方代表饶有兴趣地走访参观了南通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劳资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医患纠纷调处中心、司法局心理矫正指导中心和法院诉前调解中心等机构和场所。美国联邦第二巡回上诉法院法官约翰·M·沃克表示,从中了解到的情况及其反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调解机制”,都给美方代表留下了十分良好和深刻的印象。
归纳起来,研讨会的主要特点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与会者人数较多、代表性强和专业水平高。中美双方共有数十名与会代表,他们分别来自政府部门、司法部门、律师事务所、相关院校和研究机构等,其中不少是在各自所属机构的关键性供职,或者是相关专业的领军人物。
二是研讨内容既集中又广泛。除了“加强法治、维护人权”,以及“政务公开、审前羁押、行政处罚和律师的作用”等研讨会设定的主题和具体议题外,与会者还研讨了与此相关各种问题,不仅涉及宏观层面,还包括微观层面,包括一些具体案例。
三是交流活跃、坦率和充分。中美与会者都非常积极、踊跃地加入到研讨之中,尽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几乎每个问题被提出之后,双方的与会代表总是一个接一个地发表意见和看法,致使每个单元研讨时间都不得不延长。
关于研讨会取得的成效,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例如,与会者通过交流与研讨发现,尽管中美两国的法治现状存在着差异,但双方也存在某些带有共性的现象,如各自社会的普通公民大都认为“要求政府公布相关信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美国纽约大学法学教授孔杰荣认为,研讨会有助于促进美中双方相关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这是非常积极和有意义的。
“本届研讨会的举行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是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伯承关于研讨会的一个总体评价。他告诉记者,虽然对不少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详尽的研讨,但双方与会者大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他表示希望和相信,类似的研讨会今后还会举行。 (来源:新华网)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