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的麻烦
曾被奉为迪拜统治“超人”的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一夜之间成为被媒体诟病的罪人
本刊记者 蒯乐昊 发自上海
中东世界之外的人估计很难记住迪拜酋长那绕口令一样长的名字: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2007年3月9日,连伦敦的《大都会》报纸都错误地将穆罕默德酋长的画像作为恐怖分子Khalid Shaikh Mohammed的画像登出。
他在网络上的知名度甚至远不如他英俊的二儿子:迪拜王储哈曼丹,哈曼丹在《福布斯》“全球最性感王室成员”排名第四,相貌俊美如雕塑、富可敌国、王子身份、未来的酋长、良好的西方教育、马术冠军、诗人、精通赛车和滑翔……
11月25日,阿联酋迪拜政府宣布,它将重组旗下最大的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集团,并请求延迟6个月偿还590亿美元的债务。消息公布后,全球股市重挫,国际舆论震惊。迪拜神话轰然倒塌,迪拜危机就此爆发。
曾被奉为迪拜统治“超人”的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让我们依惯例简称这位酋长为“穆罕默德”吧,一夜之间成为被媒体诟病的罪人,人们认为,就是他必须为迪拜高度发展的泡沫负责。
有一组数据或许可以有趣地说明迪拜经济危机与世界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酋长穆罕默德,在2008年的个人财富估值为280亿美元,是世界排名第五的皇室成员。但到了2009年11月,他的估值已经缩水到了160亿美金,而他的排名却不降反升,成为个人财富世界排名第四的皇室成员。
谁是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酋长是老赛义德酋长4个儿子中的第3子。从四岁起,他就在私人教师的辅导下学习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学说。1966年,他和表兄一同赴英国的语言学校读书。在那里,他接受了老派的英式教育,并对现代西方社会有了感性认识。他虽然身穿阿拉伯传统的长袍,戴头巾,但那袭长袍之下,包裹着一颗文明开化的心。他为迪拜谋求的发展方向,在穆斯林的世界里并非没有争议,事实上,许多阿拉伯人都认为迪拜太不遵循传统了。
1995年3月,老酋长签署了两道敕令,任命默罕默德为迪拜的王位继承人,在此之前,他辅佐兄长拉席德(Sheikh Maktoum bin Rashid Al Mktoum)负责迪拜的行政管理、安全、海关、港务等事务,并兼任联邦国防部长。
穆罕默德监督了迪拜许多工程的进展情况,包括棕榈树群岛和豪华酒店,他也一直在支持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建设。2006年1月,穆罕默德继他去世的兄长成为了迪拜真正的统治者,他也同时被任命为下一任阿联酋总理和副总统,阿联酋国家联邦议会迅速批准了这一提名。
他有两任太太,19个孩子,大王妃谢赫娜是他的表亲,性格文雅、极为低调,甚少露面,只是以两年一胎的速度频繁地为这个富有的家族贡献子嗣。这些王子和公主的照片在网络上是热门收藏,因为他们每一个都像《一千零一夜》里所描绘的“如满月般俊美”。这些漂亮孩子的照片,仿佛都在出面替他们从不抛头露面的母亲夸耀着美貌的好基因。
这些照片也向我们掀起了富贵而神秘的阿拉伯宫廷一角,陪伴王室的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宠物是:蜥蜴、孔雀,苍鹰,还有狮子!狮子在王子哈曼丹的沙发上打盹,珍奇的白虎在他的手掌中流露出慵懒的神态。
穆罕默德酋长在国际纯种赛马和纯种马繁育领域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受父亲的影响,这些王子公主们都是天生的运动狂,尤其钟情赛马和赛骆驼。穆罕默德的好几个儿子都在亚运会的马术比赛夺冠,女儿玛莎公主更领军整个阿联酋的跆拳道代表队。
阿拉伯世界里,男人可以娶4房太太,但穆罕默德与王妃谢赫娜恩情甚笃,他与她结婚25年以后,他才娶了第二任太太。二王妃哈雅公主是约旦侯赛因国王的女儿和现任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同父异母的妹妹。
奔跑是狮子和羚羊的共同宿命
迪拜位于出入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内湾的咽喉地带,海湾一穿而过,流经15公里长的土地,把迪拜城分成两半。南部的白尔迪拜,是酋长国官方活动的所在地,而北部则是贸易金融的中心。
迪拜的石油储量仅占整个阿联酋石油储量的3%,预计只能开采到2015年。所以在2000年,迪拜决定选择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用15年的时间,把自己打造成新的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
——只要早晨第一道曙光出现, 不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你一定要跑得比对方快,才能活命。所以我们跑,为胜利而跑。
——在非洲,每天早晨第一道曙光露出时,羚羊就会马上惊醒,为的是抢先跑在狮子前头,以免死于非命。同样的,每天早晨第一道曙光显露时,狮子也会立即醒来,为的是追上跑太慢的羚羊,以免死于饥饿。
这是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在他的《MY VISION》(《我的愿景》,也译为《迪拜的构想》)一书中所做的阐述,在这本书里,他详细描绘自己对未来迪拜的战略规划,所以亦被视作整个迪拜王国的励志书。
穆罕默德说,“对国家和民族来说,与竞争者的赛跑,胜利的奖赏惊人,而失败的灾难同样惊人。所以我们跑,为胜利而跑。”现年62的穆罕默德在还是迪拜王储时就接受过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性情坚毅、极度要强,“谁会记得第二个登上月球表面的人是谁?第二名是没人记得的,所以我们必须领先!”
沙漠上的黄金城市
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带动下,迪拜创造了一个个让世人瞠目结舌的奇迹,像全球第一所七星级酒店、世界最高的迪拜塔,还有巨大的棕榈岛、世界地图岛,并逐渐成为阿联酋乃至中东地区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中心。
这里拥有全世界最高的迪拜塔,造价10亿美元,共有160层楼,高度超过818米。全世界最大的购物商场也在今年初开幕,几乎你所能想象得到的精品全都集中在这里。DUBAI MALL(迪拜购物中心)里光电影院就有十几家,停车位16万个,卖黄金的店铺随处可见。
在迪拜,水比油更有价值;奔驰被当成警车用,金饰是女人体重的一部分。这比马可•波罗所描绘的遍地黄金的东方古国更加诱人,在全世界最豪华的亚特兰帝斯酒店,一个世界最大的水族馆被设计在酒店的下方。在酒店的房间里,你可以跟鲸鱼一起睡觉。
2003年开始,迪拜开始填海造岛,上演点沙成金的传奇,其中就包括闻名世界的3座棕榈岛和世界地图岛,棕榈岛由朱迈拉棕榈岛、阿里山棕榈岛、代拉棕榈岛组成,被称为“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式的惊人想象力和古阿拉伯奢华气派的结合”,其形状仿佛一棵巨大的棕榈树,而世界地图岛则有300多个小岛依照世界地图的形状构成,所有岛屿都按其地理位置命名。这个世界最大的人造海岛,整项工程仅填海和基础设施建设就耗资30亿美元,被称为现代“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一座已经建成的人工棕榈岛上,迪拜砸重金打造了世界上最奢华的购物中心和饭店,一条轻轨铁路贯穿整个岛屿。全球最大的高尔夫球场也已经在这片沙漠上建成。迪拜全年的降水量只有几毫米,每年只有1月会下些小雨,其他月份都没有降雨,气侯异常干燥。在迪拜,种植一棵树的代价在3000美元以上,常年维护高尔夫球场的草皮更是一项大到不可想象的投入。
这还不算奢侈,在一个平均温度高达35度的沙漠国家,竟然有一个常年保持零下17度的滑雪场。穆罕默德希望通过高尔夫比赛、滑雪比赛,把全世界的赛手、名人和观众都吸引到这片沙漠里来。
热钱的天堂
为了吸引投资,迪拜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取消了所得税和消费税,以几乎免税的贸易开放政策吸引全球投资者。
迪拜的成功,在于它为3样东西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和进出的自由:一是人,它的签证相对容易办;第二是货物,全球的货物,无论是用集装箱海运还是走航空物流,到迪拜都非常方便;第三是资金,迪拜没有任何关于资金外汇的管制,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体系仿佛润滑剂,让亿万热钱几乎是毫无摩擦力地流入这片热土。
据媒体预估,在过去的三四年间,进入迪拜的热钱总额达到8000亿美元。在这高速发展的三四年里,全球四分之三的起重机集中在这个弹丸之地,几乎每一个建设方案都可以冠上“世界最大”、“区域最大”的头衔。这些建筑和休闲设施吸引了大量的全球游客。自2003年起,迪拜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越了石油收入,占到了GDP的10%以上。2006年,迪拜政府允许外国人购买永久性不动产,这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允许外国人购置房产的地方。
在迪拜,投资客买房子可以“炒楼花”:发展商画个图纸就可以卖楼了,买家付个10%的首期就算买进了,然后买家并可以伺机出售,一旦楼价出现10%的上涨,对投资人来说,就相当于100%的收益。而楼价上涨10%在经济快速飙升的迪拜,很可能是片刻之间就能实现。
美丽空姐靠进口
在1954年,整个迪拜的总人口还不过2万人,大约相当于一所比较有规模的综合大学的人数。
1966年,迪拜发现了石油,从那之后,它开始引入大量的外来劳工。历史上,迪拜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向印度走私黄金。印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黄金消费国之一,但是,它的政府禁止私有部门输入黄金,这为走私黄金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迪拜凭此与印度建立了较为密切的经济往来,这恐怕也是迪拜大部分劳工来自印度的一个原因。
迪拜现在的150万人口中,80%都是外来人口,大概有一大半是印度人,华人约10万人左右。外来人口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戏剧化地改变了当地的性别比:迪拜的男女比高达3比1。
漫步在迪拜机场,你完全感觉不到迪拜是一个穆斯林色彩非常浓厚的地方,因为迪拜机场已经完全国际化,甚至连阿联酋航空公司的空姐基本上都不是中东本土人——由于男女比例失调,美丽的空姐也需“进口”。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迪拜的人口增加了70多倍。最近几年来,这种人口净流入现象依然持续,不同的是,随着经商环境的不断好转,以及旅游业的大发展,外来人口的结构从单纯的劳工,变成了商人、白领以及富人。跟中国中心大城市相类似,大量的外来人口使得对房屋的需求不断攀升。从沙漠中一个黄金走私贩聚集的小镇,到全球知名的奢华之都,迪拜的发展逻辑非常清楚:先从石油工业起步,然后依托港口的贸易、转口贸易、运输、物流,再往后是与贸易相关的商务中心和金融中心,最后,地产和旅游业也开始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被遗弃的天堂
罗马不是一日之间建成的,危机的来临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全球金融危机刚露头时,海湾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迪拜作为海湾金融中心和新兴经济体,更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和“吸金库”。即使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迪拜的超大项目建设也没有停止。中国房地产商任志强就曾经写文章论证说,迪拜的房价永远不会跌,它的泡沫永远不会破灭。
但这批在金融危机中建设起来的大项目很快就吃到了苦头,“迪拜世界”花50亿英镑豪赌拉斯维加斯的Vdara酒店开业, Vdara酒店所在的“城市中心”是集购物中心、艺术画廊、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和住宅区为一体的超豪华娱乐中心,还包括拥有共7000多客房的不同风格的豪华酒店。该项目由美国米高梅集团和“迪拜世界”共建,入住Vdara酒店一晚的费用是1200英镑,经济危机以来,这个价格已经被迫打了75折,但仍然有5000多间客房处于闲置状态。临近“城市中心”的金银岛度假村老板菲尔•鲁芬就担忧地表示,即使就业率改善旅游业也不会很快复苏。他说:“我希望迪拜世界和米高梅能获得成功,因为这攸关全城的命运。但是我想不出有什么比现在这个时间开一家有7000间客房的酒店更糟的事情了。”
与Vdara几乎是前后脚开张的亚特兰蒂斯超豪华酒店坐落在棕榈岛上,耗资15亿美元,2008年10月逆势开业的当天,仅燃放的烟花就烧掉了3000万美元。但这种辉煌没有持续多久,两个月后,来自欧美国家的投资客和银行受经济危机影响,纷纷停止注资,风头正劲的世界地图岛和两座在建中的棕榈岛,都停止了建设。
与此同时,迪拜房价大幅缩水,一些居民住房价格跌幅甚至达到50%;曾经的淘金者,开始陆续撤离,一批轰轰烈烈的工地因为资金断裂成为“烂尾楼”,以温商、浙商为代表的中国炒房团,也在这一轮资产缩水中损失严重。迪拜机场一度成了高级轿车的“遗弃场”,一些外国人把自己的汽车扔下,留下一张刷爆的信用卡,就永远地离开了迪拜。
金融海啸后引发的余震
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说,迪拜的麻烦在于,一个神话的幻灭和一个金牌信用的破产,让迪拜乃至整个阿联酋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英国《泰晤士报》11月28日称,迪拜债务危机引发了对“金融危机第二波”的忧虑。债务结构不合理,短期债务与房地产开发周期不匹配,大举进入国际金融业投资损失严重,美元贬值引发经济衰退,都让这个沙漠中的城市显得有些根基不牢靠。由于金融崇拜,导致金融的作用被高估,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变成一大团自我膨胀的繁华泡影。目前,迪拜已有400多个工程取消,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
但中国的经济学人却普遍对迪拜危机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这一次迪拜危机大家比较警觉,是因为最凶猛的危机刚刚过去。迪拜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而并不是什么“金融危机第二波”。因为“迪拜世界”出的问题,主要是现金流问题,而不是资不抵债的问题,公司本身的资产有1000亿美金,而负债600亿美金,如果能争取到阿联酋中央银行和阿布扎比的资金支持,偿还债务应该问题不大。
已经停工的“世界地图”上也有中国的投资,2007年,温州商人胡宾以上海中州国际控股集团的名义,斥资2800万美元购得“世界地图岛”版图上的“上海岛”,将在迪拜外海约5公里处,建成一个微缩版的上海滩。传言迪拜危机已经让中州集团套牢了超过10亿元,甚至有传言,中州集团将要卖掉“上海岛”。
“为什么要卖?”胡宾的助理、澳大利亚人白木说,“我们会等待开工建设的合适时机。也许两年,也许4年,要看迪拜的经济形势了,拖着不建并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迪拜整个国家在复苏。”
持乐观态度的不光是中国的投资商,整个中东世界依然对他们“王冠上的明珠”保有信心,他们认为:迪拜不会贬值,因为梦幻依然有效。
是坚持既定路线到底?还是及时调整思路?迪拜模式到底是对是错?全世界都在观望着迪拜,以及那个带领迪拜全速冲刺的满脸络腮胡子的男人。
穆罕默德酋长实际统治了迪拜将近4年,这4年是迪拜飞速前进的4年,他将迪拜变成全球贸易中心、金融重镇和旅游胜地。在《我的愿景》里,他以模范自居,建议阿拉伯世界如法炮制:进口居民、金融、劳工,火速成立企业自由区、金融中心、先进基础设施,推沙筑岛,一夕致富。
“阿拉伯人曾有的光荣,被葡萄牙人所取代。一旦国家或民族失去了开创精神,要再找回,有如跛子爬山。”
“一次,我和政府的成员坐着讨论电子经济和电子商务的目标。我阐释着我们应该抓住这新经济的机会,以超越其他国家。席间,有人说:不好吧,等这样的经济来临,我们再跟着走就好了。我对他们说:弟兄们!若是我们满足于跟着人走,我们就将落后,我们一定要取得优先权。这些‘被使用中’的思维倘若适合别国,那就绝对不适合我们,因为我们的抱负是不会妥协于成为一个追随者的。”
面对欧美和亚洲媒体的群起攻之,马克图姆抱怨媒体把危机宣传得过火了,“我们有7棵果树,其中有一棵暂时性出现了问题,可我还有另外6棵果树呢,会把这个事情解决掉的!”
(实习记者王梦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