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程度上,北极熊的数量已经成为衡量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这种栖息在北极冰盖上的大型哺乳动物,是诸多受气候变化影响动植物中最具象征性的代表符号。与北极熊一样,候鸟、斑嘴鸭、鸣虫、扬子鳄以及其它一些动植物全都是气候变暖的最直接受害者。在上海,海平面上升导致咸水倒灌,长江口珍稀水产刀鱼产量大不如前,大刀鱼价格甚至达到每斤3000元。
南都周刊记者_牛思远 子日 方舟(实习生)
对哈德逊湾的北极熊来说,丘吉尔镇就是它们的监狱。
每年秋天,成百上千的北极熊都焦急地等待哈德逊湾结冰,以便能走上厚厚的冰层捕食。在好年景的时候,丘吉尔镇可以利用北极熊赚取百万美元的旅游收入。但是在年景不好的时候,由于天气的炎热,哈德逊湾无法结冰,北极熊也就无法捕食,于是它们开始在小镇附近地区滞留。出于饥饿和对陌生环境的好奇,这些笨拙的食肉动物在小镇来回走动,或者发出悲惨的鸣叫,渴望走向它们熟悉的冻土和冰川。
这些年来,北极熊不好的年景在逐渐增加。它们或者到附近的机场捣乱,或者直接睡在店铺的门口。人类看到的是它们的可爱,但对北极熊来说,它们面临的却是悲哀。
44岁的薇娜·福莱特是小镇议会成员,他从小就在丘吉尔镇长大。“北极熊经常在村庄里出现,它们到处走动,神出鬼没。”
居民和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的出现归咎于气候的变暖,温暖的海水和大气使得海冰难以形成,汩汩的海水也彻底改变了毛茸茸北极熊的生态时间表。加拿大野生动物局生物学家伊恩·斯特林通过长期的研究表明,1950年以来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已经改变了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它们一直在尴尬、恶劣的温暖气候中挣扎。
不仅在丘吉尔镇,整个北极地区都有这种趋势。美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计划负责北极熊方面的专家斯科特·施利贝表示,阿拉斯加州东北岸的波弗特海推迟结冰(甚至不结冰)直接导致成百上千的北极熊在海岸线上聚集。
在加拿大最北部的努纳武特地区,一些因纽特猎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因为北极熊和其他动物的数目一减再减,甚至近乎绝迹。即使生存下来的北极熊,也开始被疾病所困扰。努纳武特地区首府伊魁特的猎人迪诺斯说:“一只三岁的小熊身上几乎没有脂肪,这让我们感到很奇怪。一般来说,健康的北极熊身上是应该有大量白色脂肪的。”
但是北极熊变化最明显的还是在丘吉尔——位于北极圈南部的小镇,丘吉尔河在此处汇入哈得逊湾。
无处捕食,北极熊吃幼崽充饥
由于处于水域的交叉位置,哈德逊湾吸引了大量动物的到来,从白鲸到驯鹿,再到北极熊都是这里的常客。丰富的野生动物也让这里的人们颇为自豪。正因为如此,他们称自己的村庄为“全世界北极熊之都”。不过现在,他们始终担心天气的变化和到处闲逛的北极熊。
每个在镇里居住的人都能讲出一堆与北极熊亲密接触的故事,有人把北极熊从商店里赶出来,有人在暴雪天气里把北极熊赶到别处。52岁的迈克·马克长期居住在镇里,他说:“北极熊呆在狭小的空间里,这本身就是一种灾难。它们从我们的窗户进出,而且经常砸坏墙壁。”
但事实上,这些能抵御瑟瑟寒风和零下40摄氏度低温的居民,并不害怕北极熊。有时,北极熊会在加拿大皇家军团大厅的门前徘徊,负责人会冷冷地对它说:“对不起,你不是这里的成员。”北极熊便安静地离开了。
北极熊已经成为镇上垃圾点的常客,在地图上,垃圾站点被标识为“北极熊餐馆”。人们几乎不能阻止北极熊在那里“享受盛宴”。即使垃圾被焚烧,它们也冒着火光在旁边寻找乏味的食物,白白的绒毛上沾满黑色的烟灰。
哈德逊湾是个独特的地方。大多数北极熊生活在加拿大北部地区、阿拉斯加、俄罗斯或格陵兰岛。这些地区几乎常年结冰,符合北极熊的生存环境,而且这里有源源不断的食物——环斑海豹。
但哈德逊湾比这些地方的纬度更低一些,差不多与英格兰的阿伯丁处于同一纬度。北极熊之所以在这里生存是因为在每年4月中旬到10月中旬时,哈德逊湾海面会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北极熊可以和其他在北极地区的同类们过着同样的生活:通过呼吸孔猎捕海豹当做食物,扑向海豹的巢穴,在冰层和浮冰上睡觉,在寒冷的冰水中游泳……
在春季时,哈德逊湾冰层消失,北极熊上岸。它们不冬眠时新陈代谢逐渐加快。在6个月中,它们迅速减去数百磅的体重,以使厚重的肩膀和臀部得以减轻压力。
但是随着气候的变暖,哈德逊湾冬季逐渐缩短,这无疑是场灾难。今年以来,至少已有7宗北极熊猎食幼熊的案例被人发现。斯特林表示,这是他从事科学工作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北极熊猎食幼熊的案例。而北极熊猎食幼熊完全是为了食物,而非再交配。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北极熊号称“北极圈之王”,除了人类,几乎没有天敌。但这些强壮的庞然大物需要依靠海冰来捕捉主要食物——海豹。哈德逊湾的海冰以往很早就形成,北极熊可以利用海冰接近海豹,猎食后积聚过冬所需的脂肪。但现在,哈德逊湾的海冰形成比以往要晚数周,饥饿的北极熊等不及,只好先吃幼熊,抑或活活饿死。
这使得哈德逊湾的北极熊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受饥饿的驱使,它们只好到镇上去寻找食物,或者游向更远的地方。
鸟类分布逐步向北拓展
2004年,美国科学家在波弗特湾发现了4只被溺死的北极熊。这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北极熊是天生的游泳健将,它体形呈流线型,熊掌宽大犹如双桨,在北冰洋那冰冷的海水里,可以一口气畅游40至50公里。它们经常跋涉上千公里觅食,累了就在浮冰上休息。
有科学家认为,让这些浮冰行者溺毙的黑手,正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北极冰盖退缩。阿拉斯加海岸的海冰已向北撤退了260公里,这里的北极熊必须游过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漫长的海上寻食之路导致北极熊精疲力竭,如果碰到海里的大风浪,就很容易被淹死在海里。在北极,类似这样的情况很普遍。近20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不断融化,被迫长途寻找食物的北极熊数目已经明显增多。
2006年,世界动物组织发布警告说,北极熊种群数正在加速减少,从2001年减少1个增加到2006年减少5个,目前世界上北极熊种群数目仅剩19个。如果目前海冰继续融化下去,世界上2/3的北极熊将在本世纪中叶消失,也就是说,至少15000头北极熊将死去。
当然,如果你觉得北极熊的生死距离你太过遥远,那么想一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上的描述吧:“地球上大部分的濒临绝种生物(大约25%的哺乳类动物以及12%的雀鸟)有可能于几十年内绝种。这是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到它们所栖息的树林、湿地及牧场,而人类发展亦阻碍了它们移居到其它地方。”
专家曾预测,如果全球平均气温比1980年至1999年的平均值增加1.5℃至2.5℃,目前地球上20%至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如果超过3.5℃,将会有40%至70%的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将严重受损。
事实上,气候的变化还影响了诸多候鸟的迁徙路径与栖息地、众多植物的生长与分布规律。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介绍,由于气候变化,地球南北两极部分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动植物物种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迁移;树叶发芽、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提前出现,造成生态失衡。
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分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我国许多鸟类的分布区正在向北扩展,这很可能就是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许多夏季在北方繁殖的鸟类在冬季来临时都有向南方迁徙的习惯。食物是影响鸟类迁徙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够在北方获得充足的食物过冬,它们就有可能放弃千里迢迢的南北之行。
斑嘴鸭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只有夏季才在渤海湾地区生活,近年来由于冬季气候变暧,渤海湾近海结冰期缩短,斑嘴鹎已经成为该地区的常住鸟种。
长江大刀鱼一斤3000元
12月初,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南极研究科学委员公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如果气温继续以目前速度升高,到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1.4米,升高幅度是两年前预测的两倍。海平面大幅升高,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和太平洋上的图瓦卢等岛国将被淹没,加尔各答、达卡等沿海城市将被毁掉,而伦敦、纽约以及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将被迫耗费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防洪。
事实上,由于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将进一步加剧,上海海岸区域将遭受洪水泛滥、湿地丧失、海水侵入淡水水源地等事件。今年春天,被誉为长江珍稀水产之一的刀鱼,由于产量大不如前,条重150克以上的大刀鱼,在饭店每500克攀升至3000元,如此天价令上海市民无奈放弃吃昂贵的“刀鱼面”。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海平面上升造成咸水倒灌,破坏上海长江口的生态。
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1985年观测,吴淞口每平方米的颤蚓类达千条甚至万条;西区排污口潮间带的优势物种是霍甫水丝蚓、苏式尾鳃蚓以及有机污染的指示生物光滑狭口螺,除此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20年后,他再次率领课题组对长江口海陆交互作用的生态环境调查,观测了120多个物种。虽然从总数上与20年前相差无几,但是,上世纪80年代的30多个新物种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34个耐咸、耐污的物种新记录。“咸水倒灌、水质下降从生物学上得到证实。”
上海长江口生态被破坏只是气候变暖对我国动植物影响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各地的科研工作者相继观察到身边的自然界正悄然发生一系列物候响应。
科研人员发现,我国木本植物的春季物候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而且其变化的趋势与我国春季温度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在地理分布上,除华南外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及长江下游地区等地,早春与晚春物候均有提前趋势。
随着温度上升,我国的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而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除了对植物生长规律产生影响外,对鸣虫和鸟类的生活同样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植被分布的影响也颇为明显。
很显然,无论对于人类,还是对于很多物种而言,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都在日益呈现。以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为例,随着气温升高,近年来其产卵时间平均提前了8天至10天;虽然气温上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扬子鳄的繁殖,但在研究人员看来,只有在扬子鳄的食物也同步变化的情况下,这种促进才有意义;否则,如果食物的变化是不同步的,提前繁育出的成年以及未成年的扬子鳄,很可能都要不得不面对食物短缺的挑战,这对野生扬子鳄来说个巨大的威胁。
那么,扬子鳄也会像北极熊一样,被活活饿死吗?
30或50年后,哈德逊湾北极熊绝迹?
被饿死的北极熊越来越多,而那些还在被饥饿煎熬的家伙们给丘吉尔镇上的居民带来不少麻烦。
但奇怪的是,这么多年以来,丘吉尔镇只有两人被北极熊杀害,其中一个是在1968年,一名本土少年惹怒北极熊最终被踩死;另一个是在1983年,一名居民在焚烧过后的垃圾堆里找到一些未烧干净的冻肉放进口袋里,结果被饥饿的北极熊杀死。
之所以只有两人被杀害,是因为温顺的北极熊能分清脂肪十足的海豹与瘦骨嶙峋的人类。不过,即便如此,丘吉尔镇还是成立了“675-熊”计划,不管白天晚上,只要看到北极熊,就打电话报告,马尼托巴治安主管理查德·罗曼纽克会指挥人们射杀北极熊(如果北极熊向人类攻击的话),或者把它们关进监狱。
每天捕捉四只北极熊是很常见的事情。为了防止北极熊与人类抢夺食物,人们不给它们喂食。直到哈德逊湾结冰之后,人们才把北极熊从监狱中放出来,让它们重新觅食。如果眼看北极熊无法坚持下去,小镇有时会出动直升飞机把它们运往北极地区。不过,一年也仅仅只有两次机会。
上世纪90年代,斯宾塞一直是丘吉尔镇的镇长,他是气候变暖对北极熊影响的最佳见证者。他说,以前在11月初哈德逊湾便会结冰,北极熊就可以到冰面上觅食,而现在,哈德逊湾要在12月下旬才会结冰。
“如果气候变暖持续下去,30或50年之后,哈德逊湾可能就看不到北极熊的踪迹了。”
目前,北极熊还不会彻底在地球上消失,人们估计北极熊的数量在22000到27000只之间。但是,哈德逊湾的1200只北极熊却可能面临局部灭绝,由于气候变暖,它们的繁殖能力也在下降,很可能最终消失。北极熊不会主动迁移到更高的纬度,因为它们有个习惯,认为自己生存过的地方就是自己的领土,它们会誓死捍卫。
丘吉尔镇的官员和商界领袖都开始规划全球变暖给北极熊带来的灾难。
丘吉尔镇议员福莱特已经习惯了有北极熊在身边生活的场景,她看过幼熊的出生,也见证了北极熊在气候变暖下的逐渐减少。福莱特担心饥饿的北极熊再次走进自己的视线,所以她一直设想着这样的场景: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北极熊在冰天雪地里自由活动,在未解冻的冰层上捕捉海豹……
“它们就像我的邻居和亲人一样,我真的不想它们就这样消失。”福莱特说。
(感谢科学松鼠会张劲硕博士、史军博士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