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论文]解析专家在情感类节目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偏差(图)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14日15:57

  摘要:情感类援助节目是继民生新闻之后,兴起的又一民生类的电视节目,其最为突出的是,节目增设心理学家、法律专家及媒体人等各领域的专家“出谋划策”,援助当事人化解家庭、情感等矛盾,但是由于媒介特性与运作方式及工业化制作流程以及专家自身原因等多方面的影响,专家的定位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错位与偏差,而未真正达到对当事人的援助。本文将运用“角色理论”对专家从其身份特征、意义生产与效果等方面对专家在情感类援助节目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专家角色;身份特征;意义生产;效果分析

  继民生新闻热之后,目前,电视情感类援助节目浪潮正在全国兴起。从最早的《真情》到受到广泛关注的《心理访谈》、《心灵花园》、《情感部落格》、《生活广角》、《情感密码》等一系列情感节目的开办,其以讲述普通人的情感危机、心理困惑、婚姻家庭故事为主题,可以说是一次平民谈话节目的回归。然而,与以往的谈话节目形态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话题从公共进入私人情感领域,嘉宾成为叙述主体,一般为生活中出现危机寻求媒体帮助,而情感援助节目中最为突出的是增加专家的现场调解,以帮助嘉宾缓和或化解矛盾。因此,基于其基本形态,将其命名为情感类援助节目。

  一、专家的角色定位与意义生产

  (一)专家角色定位

  角色理论来源于社会学,美国人类学家林顿是角色理论的重要贡献者,林顿把“角色”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在他看来,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社会学中的角色是由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所决定的、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其实,这种由专家所提供的心理、情感咨询与答疑,在我国最早出现在报纸、杂志及广播里,“专家解惑”、“情感热线”这些板块或栏目活跃于20世纪90年代末及新千年初期,但是随着同质化倾向及受众审美疲劳,目前已不多见于纸质媒体与广播中。电视是当今图像时代覆盖范围最大、受众人数最多、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利用其图像、声音、线性视听的优势使得情感类援助节目一经与电视联姻,便获得巨大的活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其视听合一的功能,填补了报纸广播中人物表情、动作、神态的缺失,摄像机的镜头引导观众的眼睛注视着在场人的一举一动,更增强了真实感与互动感。

  我国的电视媒体是作为行政机构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其基本职能是国家宣传机器和党的“喉舌”,因此,其节目运作机制也必须要依照这一基本职能进行,加强对主流价值的构建。同时,由于其深远影响,对电视的审查机制相对来说要比其他媒介更加严格。情感援助类节目从选题、节目环节的设置等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作为对主流价值和主流观念的再认和强化,电视所发挥的功能可谓是淋漓尽致。因此,在情感类援助节目中,对于解决家庭、情感矛盾的问题,其倾向性也非常明显,即遵从一整套的家庭伦理及道德观念,媒体所遵奉的是所谓“二级传播”的观念,对其所传播的信息,需要借助“意见领袖”来转述和诠释,以便对受众起到一种劝导的作用。因此,专家在这一援助过程中亦是充当了一个强化主流价值观念的“意见领袖”的角色。

  (二)专家的身份特征

  情感类援助节目中的专家从以往的谈话节目中只是作为“点缀”,而成为节目中的重要元素出现,专家的选择也是经过媒体把关人严格筛选的结果,以下仅选取代表性节目中具典型意义专家分析其身份特征。

  央视《心理访谈》 杨凤池医学心理学暨精神卫生专业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杨凤池开展了大量心理学社会实践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他的活动被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二台,北京和中央电台和报刊报道,并经常应邀在电视台和电台主持心理咨询节目。

  北京电视台8套《情感部落格》陈露,北京大学经济法学士、民商法硕士。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主持《法律讲堂》,将婚姻家庭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讲给更多的老百姓听,将法律普及到千家万户,告诉大家懂得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在《帮帮忙》里,担任主持人,在北京电视台8频道的《谁在说》、《情感部落格》、北京电视台7频道的《生活广角》栏目中担任嘉宾。1

  曾子航(笔名曾子),主持人、情感专栏作家、影评人。做过日报记者、电台深夜情感节目主持人和广州电视台《娱乐指南针》、北京电视台《五彩缤纷》《影视沙龙》主持人和CCTV-6《佳片有约》节目主持人,阳光卫视《争锋》节目制片人,并担任很多谈话节目、情感节目、影视节目的主谈嘉宾。2

  由上可以看出,情感类援助节目邀请的专家一般为法律专家、心理学家、媒体人、婚恋情感专家等组成的专家团队,除《心理访谈》每期一位专家“坐诊”外,其一般是现场为二至四位专家,分别有男性和女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从以上列举的几个专家简介中,最为突出的是,媒体选择的专家不只是单纯地从心理、婚姻、法律等领域选择比较优秀的专家,同时他们也是长期担任各个电视节目的点评嘉宾及咨询专家,或者本身就是媒体工作者。其本身得到社会包括道德、专业技能、意识形态认可的专业人士,并借助主持人赋予的话语引导受众认同媒体价值观。这与之前的电视节目中出现的专家、学者身份出现了很大的不同。

  二、专家在情感援助节目中的效果偏差

  众多的情感援助节目在帮助化解当事人矛盾方面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从大众的热捧程度可窥见一斑,但同时,由于媒介特性与运作方式及工业化制作流程以及专家自身原因等多方面的影响,专家的定位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错位与偏差,而未真正达到对当事人的援助。

  (一)媒介特性影响援助效果

  电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和制约着情感类援助节目的节目形态,其故事的讲述方式也要依照这一功能展开,从情感类援助节目的节目形态来看,一般是由嘉宾讲述自己的心理问题、情感危机、家庭矛盾等,主持人在其中“穿针引线”,由嘉宾现场讲述+外景vcr共同构成故事,专家此时是倾听。当双事人的矛盾升级,无法调和的时候,专家开始进行调解,或是进入演播室内部单独劝导,或当事人一方回避,由专家与之沟通。而从节目所表现的最终结果来看,由于其旨在以传统道德、伦理观念来劝解当事人双方,而不是主要通过法律或者其他手段,甚至有的时候直接与法律相违背,例如江苏卫视《超级调解》做过一期调解妻子因丈夫酗酒与家庭暴力而执意离开丈夫和孩子,我国《婚姻法》对因家庭暴力是否可以作为离婚理由,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只是简单的撮合,没有抓住矛盾的主体,那么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可谓事倍功半。所以情感类援助节目始终还是以道德、伦理等主流价值为取向,而专家在这里与媒体共同建构了媒体价值观。

  (二)媒介空间影响援助效果

  事实上,在演播室与在心理咨询室或法律事务所进行咨询存在很大的不同。以心理咨询来说,心理帮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地帮助。而在一期节目有限的时间内,往往是嘉宾述说故事和心理问题,然后专家现场进行帮助,那么在短时间内,既要照顾到节目的进展,又要给予嘉宾帮助,能否给予嘉宾真正的治疗?因此,正如杨凤池所说的:“我们现在的节目只能是就这个人诸多困惑当中的一点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有所提示,小的方面帮助有所矫正,小的目的达到节目就结束。这显然跟我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帮助别人的指导思想和做法有一些技术设置,很多具体的内容,两者之间差距很大。”3

  从现场布置和空间设计来看,情感类援助节目大都将其设置成家庭客厅的布局,嘉宾、主持人、专家以一定距离隔开,另外,除《谁在说》、《现场》依然使用节目现场观众外,其他情感类援助节目都未在沿用,这正与以演艺明星类谈话节目(如《鲁豫有约》)改版后的情况相反,由此也可看出其私密谈话的空间营造。但是,由于摄像机的“注视”与观众的观看,其刻意营造的私密谈话空间也成为一种“伪私密”,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间互动。人面对社会时,存在着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所说的“本相”与“装相”的问题。“装相是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但也含有假相。人有一种相互纠缠的恐惧感难以克服:一方面,渴望别人按照自己做出的样子留下印象,怕他人用某种固定眼光看自己,另一方面,又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1越是这样,就越会可能使“装相”不真实。那么,由于嘉宾所谈的都是关乎个人隐私的问题,当出现不利于自己的情况时,是否会全盘托出,或者是极力为自己辩护,都会出现“本相”与“装相”的矛盾,这也将影响专家进行判断和援助的效果。

  (三)专家自身素质影响援助效果

  从对于专家的专业水平要求来看,除了央视《心理访谈》的要求较高,其栏目制片人梁红曾经在采访中透露上《心理访谈》的心理专家,必须具备国家统一的资格认定,如果是大学里的专家,他一定要具备心理学教授资格,如果来自医院,则必须有“心理学资深医师资格”或是“全国心理咨询师培训资格”。而对于其他一些节目则没有设立这么高的门槛,以致在某些节目中甚至出现了“伪专家”,此前一段时间流行的“专家打假”也已成为情感类援助节目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么,当专家不“专”时,这种“意见领袖”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随着人们面对种种社会问题显现出的情感危机、心理疾患、家庭矛盾、生活冲突等问题,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与专家沟通,得到他们的指导。专家成了观众观看节目的重要因素,甚至直接影响这节目的受欢迎程度。因此,某些节目往往在做宣传时,便是以专家作为噱头,吸引观众。陈力丹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教授是电视台的工具性符号”,对于电视的机制制约专家的“话语权”以及如何“解答”的问题。

  最后,由于情感类援助节目的大众性,首先要考虑观众的需求,对于专业知识的认知相对来说比较低,因此,专家必须用通俗化方式表达,当没有了技术含量,如果只是进行一般的公众交流,那么专家的作用就形同虚设。

  从《百家讲坛》火爆荧屏之后,关于“电视知识分子”这一由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的争论一直就未停止。有学者就这一问题提出“新型媒介人”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讲,新型媒介人就是消费文化的产物。他们是为消费社会服务的,他们改变了传统知识分子对待世俗文化的激进态度,转而对消费文化服从、默许、赞许与参与。”2而也有许多业内人士则认为,只有更多的学者、专家参与到节目中,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人文内涵,提升节目质量,而在此,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思考的是在情感援助节目中如何有效利用专家的技能,真正地帮助观众解决心理疾患、情感问题,使观众从中得到启发,使节目达到期待的效果,而不只是将专家作为一种时尚元素与“工具性符号”。

  注释:

  参考文献:

  1、[法]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2、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3、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4、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凌燕:《可见与不可见——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影视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责任编辑:陈天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