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论文]电视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评析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14日17:07
  原题:“真实”与“艺术”的巧妙结合

  电视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评析

  [摘 要]本文对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进行了评析,认为该片的成功之处,在于从“情景再现”手法运用、叙事方式选取、画面设计和后期编辑等多层面实现了“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对纪录片创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启示意义。

  [ 关键词] 纪录片;情景再现;叙事方式

  由甘肃酒泉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于2008年12月3日—6日在中央电视台名栏目《探索·发现》中播出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该片荣获“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的“十佳纪录片奖”,并被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选中,已于2009年4月13日—16日在卡塔尔多哈参加“第五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竞赛。另外,片子播出不久,清华大学东亚文化讲座主办“民国历史与内陆亚洲:《黑戈壁·黑喇嘛》作品研讨会”,这是清华大学东亚文化讲座创办五年以来,第一次由一部纪录片做主讲,也是第一次把研讨主题从东亚转移到内陆亚洲①。从片子的成功播出、获国内大奖、参加国际纪录片竞赛,到掀起一股研究民国文化和大陆文化的热潮,无疑,作为一部历史纪录片,不论从史料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上来说,《黑戈壁·黑喇嘛》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该片编导是甘肃酒泉电视台秦川,此前他编导的纪录片《大河西流》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后也引起了不小反响。作为西北地区一个地市级电视台,能拍摄出如此宏大的片子,在国内实属一个创举。《黑戈壁·黑喇嘛》的成功播出,对提升甘肃文化软实力,乃至全国文化软实力都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岳晓勇会见《黑戈壁·黑喇嘛》编导秦川时指出:“这几年国内加强了影视节目的对外宣传推介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用纪录片的形式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对于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增进中国和阿拉伯人民之间的了解,将起到积极的作用”①。

  那么,《黑戈壁·黑喇嘛》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或者说这样一部成功的纪录片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实践和理论上的启迪?这是我们搞电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那么“艺术”就是纪录片的灵魂,一部好的纪录片必须是“真实”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不论是“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还是叙事方式选取,不论是前期拍摄中的画面设计,还是后期编辑中的画面处理和音响运用,都做到了“真实”和“艺术”的巧妙结合,这也是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下面,本文就从“情景再现”、叙事方式、画面设计和后期剪辑三个方面进行评析。

  “情景再现”的成功应用——探求“真实”与“艺术”的巧妙结合点

  所谓历史纪录片就是以纪录片的形式反映当代人对历史的看法,体现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观念②。我们知道,历史纪录片的素材一般是一些枯燥的文字,档案,遗址,照片等。所以,如何用仅有的这些材料“结构”出一个生动的故事?如何“艺术”地处理好审美和知识性之间的关系?这是历史性纪录片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中大量运用了“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尽管目前不少学者专家反对“情景再现”手法的应用,但从该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情景再现”的运用大大增强了片子的“吸引力”和“可看性”。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片子的“男一号”——黑喇嘛丹毕加参,仅有的资料就是八十多年前的历史照片和外国探险家著作中的真实纪录,这些虽然是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如果只用静态的历史照片和遗迹来讲故事会很乏味,于是,编导在片中巧妙地应用了“情景再现”的艺术手法,特型演员扮演的黑喇嘛以及演员扮演的黑喇嘛部队,艺术地再现了用文字和图片无法表述的逃亡、追杀、潜伏、远征、劫掠、密谋、刺探、斩首等引人入胜的情节,再加上在后期编辑中对静止历史图片的运动处理,历史照片和现存遗址影像的叠化等特技处理,留给观众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在“情景再现”手法的应用上,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打破了以往纪录片不让演员露出清晰面容,对演员扮演部分的虚化处理的方法,而是采用了特型演员扮演,通过前期的逆光拍摄、后期对声音和画面时蒙太奇剪辑。“艺术”地“再现”了茫茫戈壁上那段神秘的历史。在不失真实的前提下对纪录片的审美性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找到了纪录片“艺术”和“真实”的巧妙结合点。

  叙事方式——“真实”与“艺术”融为一体

  纪录片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记录方式和表现方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对真实生活的呈现。虽然纪录片必须以真实的内容为基础,但并不排斥巧妙的叙事结构与层次。有这么一种说法:“一部好的纪录片胜过千万字”。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纪录片是以客观的、再现的、情节化的叙事方式,真诚面对现实,真实展现历史。纪录片创作中的所谓“与现实完全一致”,只是在尊重事实、纪实基础上给观众在视觉心理上的一种感觉。为了叙事、表意的需要,创作者所采用的每一个处理手法并不一定都能完全让你感到时间、空间中人物的确定无疑的关系,他只是不忘给出真实性的依据。只要不忽略这一点,作品的“真实感”就能够建立起来。

  在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中,整部片子由三条人物线索平行发展,第一条线索: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镰教授的考察过程。无疑这也是这部片子的核心和灵魂,如果没有杨镰教授的研究成果和探寻黑喇嘛城堡和黑戈壁历史的过程,整部片子就缺少基本的“骨架”。第二条线索:就是黑喇嘛丹毕加参的合理出现,通过历史照片和“情景再现”手法的合理运用。而片子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现实中的被寻访对象:知道黑喇嘛传说的牧人、做过相关研究和调查的学者、侥幸逃过大屠杀的黑喇嘛部下以及与黑喇嘛有过接触的王公贵族的后人。

  在片子的叙事方式上,《黑戈壁·黑喇嘛》摆脱了以往大多数纪录片惯性思维和传统套路的束缚,三条人物线索平行发展,交错进行,这样的设计有效地克服了人文历史类纪录片普遍存在的只见史料不见人,只见遗迹不见人的弊病,获得了结构方式和叙事方式上的巨大自由空间,成功地营造了属于自己的巧妙叙事优势,片子的“真实感”建立起来了,并与“艺术性”融为一体。

  画面设计与后期剪辑——寻求“真实”与“艺术”的平衡点

  “真实”未必就一定“美”,既要“真实”,又要“美”,就要在“真实”与“艺术”之间探求有机的平衡点,离开真实的前提,没有“真实”为基础的“艺术”是做秀,是虚假;仅有真实,缺乏荧屏表现的“艺术”,就会弄真成假,产生不了艺术魅力,也就谈不上美的产生。要真,要好看,就要“真实”、“艺术”结合,具体到创作方法也是如此③。

  《黑戈壁·黑喇嘛》的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致与华丽。它没有像时下很多新锐派创作者那样,故意把画面处理得粗糙与模糊,也没有刻意地摇晃镜头。《黑戈壁·黑喇嘛》中“情景再现”部分大量采用固定机位逆光拍摄,影像华丽,充满凝重的质感。比如片中对大漠上黑喇嘛部队的拍摄(情景再现)大量采用逆光,以及对戈壁荒漠上风景的拍摄,后期采用加速处理,让人们感受到白云飘过的戈壁,日出日落的荒漠,凸显了浓郁的地域风情特色,画面非常华丽漂亮,这种看似纯粹的画面其实贯穿了创作者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意识,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觉、情感冲击。

  在后期剪辑上,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借鉴电影大片的手法,始终围绕主要人物的命运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做文章。黑喇嘛的发迹和覆灭、杨增新的运筹帷幄、奥其尔的离奇出逃和最后下落,故事进展环环紧扣,场景转换悬念丛生。段落之间不断地设问,不断地卖关子。为强化神秘效果,后期剪辑时配上一些惊栗、神秘、刺激的音乐,在音乐达到最高潮时,画面骤然中断,给观众留下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制造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气氛。每一集的结尾都留下一个大疑团,吸引观众欣赏下一集。

  另外,后期剪辑时在节奏的处理上,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做到有起有伏,张弛有度。在激烈火爆的段落之间,穿插一些相对轻松的环节,比如到牧民家里寒暄,钻红柳包,探访边防哨所,找寻马鞍子等等,这些看似游离主题,但其实形散神不散,通过巧妙的渲染和铺垫,还是回到故事主脉络上来了。通过这样的处理,大戈壁上那段传奇的故事被表现的有血有肉,丰满动人。找到了纪录片“真实”与“艺术”的最佳平衡点。

  正如编导秦川所说:“大自然只给了他们一片空空荡荡的戈壁,而他们还原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传奇”。

  【 参考文献】

  ① 酒泉市广播电视数字多媒体信息网络:https://www.gsjqtv.com

  ②《电视节目类型学》,徐舫州、徐帆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158页

  ③《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胡智锋,《今传媒》,2006年2月:10-12页

  (作者简介:杨晓军,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李燕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责任编辑:陈天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