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四川日报

二0一0争取经济发展的更高质量与效益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2009年12月15日05:19
  核心提示

  200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挽狂澜,保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去向何方?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的中国宏观政策确定了基调:通过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争取更高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平稳增长与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

  杨继瑞2009年,保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2010年,中国经济虽然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但是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外需还处于萎缩状,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经济回升主要还是依赖政府和大型国企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从改革自身的要求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低度同构、结构失衡阻碍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延续着发展粗放、结构失衡的强大惯性,上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是重化工产品短缺刺激起来的重化产业的快速增长。然而,现在重化工产品的这种短缺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资源、市场、环境再也不能支撑传统的产业结构与低质量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结构的低度同构、结构失衡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痼疾。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经济发展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量”的扩张主要是指经济增长速度,“质”的提高则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质量,从微观上看,主要是指产品与服务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程度;从宏观经济运行的层次讲,主要是指结构改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等。经济发展的效益不仅包括直接经济收益,还包括经济增长产生的间接社会效益,如知识和技术的积累、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公平等。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是,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经济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它本身就是把发展质量与效益放在首位的。

  产业升级、制度创新是目前经济发展头等大事

  产业升级、制度创新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如果不能及时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我国目前良好的经济形势不仅无法延续,被扩大内需和灾后重建所掩盖的经济问题可能会凸显出来。因此,2009年保增长的目标实现以后,2010年以后的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就显得格外重要。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高,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实现的投资拉动在绩效上事半功倍。这样,才不至于因为扩大内需而加剧某些产业的产能过剩;才不至于因此而出现低水平的产业同构等后遗症;才不至于因此而诱发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从根本上说,只有深刻把握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这个核心命题,我们才能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相应的政治、文化、社会的各项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运作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是谋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使社会财富分享于广大人民的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上就是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与效益的问题。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与高效益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水平提高的实惠,而不是感到“被提高”。因此,2010年在保增长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争取经济发展的更高质量与效益。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我们要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和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大信贷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支持。要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新兴产业。

  必须从依赖出口、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路径,转变成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在扩大内需方面,重点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尤其要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同时,要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增强来自民间与市场的投资力量。应适当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必须进一步加大区域结构的调整力度。我们要着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要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国2009年累计批复了8项区域经济

  发展规划,区域经济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将成为明年的“重头戏”。

  必须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把经济增长从依赖第二产业调整到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发挥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的作用,在三次产业结构中调整和加大服务业比重。另一方面,在第二产业中要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品牌的企业与项目。要以扩大内需和灾后产业重建为契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培育产业簇群与产业集群。

  必须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把农民转移出来。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发展上,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要构建城镇集群,实现生产要素在城镇间的无障碍配置和流动;要通过产业群与城镇群的共建互动,实现产业群与城镇群的双重集聚效益、叠加放大效益和倍增效益。

  必须最终落实在民生的改善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意味着生产出更多产品和提供更多服务来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人文环境,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从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提高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作者系西南财大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导)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