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论:打破藩篱,促进全球科学合作
来源:
人民网
2009年12月15日09:00
当今社会面临的所有重要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和技术的参与
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合作已是一个日趋重要的现象;从能源到环境,从传染病扩散到经济活力的保持,当今社会面临的所有重要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和技术的参与。然而,由于各国的科学政策、知识产权政策等各不相同,科学家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跨越这种地区之间的人为障碍。
12月1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发表社论,呼吁科学家和相关机构行动起来,和谐各国政策、打破地区和人为的藩篱,促进全球科学合作。
从能源到环境、从水资源到耕地,从传染病扩散到经济活力的保持,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每一个主要问题都与科学和技术有关,或是追究问题的起因,或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尽管每一个社会问题都有值得关注的地方特性,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让大家相信,只有跨越地区藩篱,全球化合作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最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报告及其对公众和政策制定者的影响,就是一个全球规模合作取得成功的榜样。人类幸福的提升将依赖于一个新的事实:如何将国际科学界谨慎地转化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大家庭。
当许多国家通过投资科学和技术以提升其国力时,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也更多地从世界各个地方涌现出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间,科学已日益成为一种高度合作的事业。这些趋势赋予科学界更伟大的机会,也加剧了其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责任。但是,科学界只有在越来越多的全球合作中真正有效地行使其功能,这种努力才会取得成功。
只有消除不同国家的科学界限,才能真正实现全球化。比如,在不同国家,政府规范科学家工作的标准和规则各不相同。有效的国际合作需要协调这些执行标准,让科学家能充满信任和自信地在一起工作。国际干细胞研究协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协会一直努力发展出指导全球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规则,以便在一个国家研制或生产出的生物材料能够为世界各地所分享。有关科学操作行为规范的制定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对人类受试者、动物福利、转基因组织等。也许,和谐各国的标准和规范是全球科学合作成功的当务之急。然而,各国迥然不同的知识产权政策和规则同样会阻碍国际间合作。
在某些富裕国家和地区充满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的基金资助政策下,非本国学生或是在其他国家所做的科学很难得到资助,这增加了国际合作的难度。管理政策的威慑和多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最近,“美国联邦示范项目”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研究人员要将42%的时间用在与研究相关的管理任务上。如果再考虑到要对付不同国家的多种官僚政治需求,实施全球化科学合作的科学家肩上的负担将十分沉重。
创建一种跨越国界的科学系统、减少这类阻碍因素,需要个人和机构的努力。也许,科学界常规的国际聚会能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比如在日本举行的年度科学和技术社会论坛,在美国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或者在匈牙利举行的双年度世界科学论坛等。但是,科学全球化合作的成功更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协调伦理和知识产权政策方面,国际科学组织能够发挥领导作用。公共和私人基金资助者、政策制定者应该尽早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以确保全球科学合作的成功。
科学研究的日益国际化反映出人类对科学的一种伟大信心:科学不仅仅揭示自然的奥秘,而且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为了充分发挥科学的潜力,全球科技界必须能够在一个真正如国际大家庭般的环境中有效地合作。(王丹红/编译) (来源:《科学时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