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2010国家围棋队名单出炉 国家队队员不下棋?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15日09:16
  2010年新一期中国国家围棋队及集训队名单日前出炉。这份名单一时间在网上引发棋迷热议。因为本次名单没有像往年那样将所有棋手都统一归入队员行列,而是根据国家队队员、集训队队员把一线棋手分成了两部分,其中59岁的老聂领衔的8名国家队队员显得格外醒目。

  本次国家队队员有8人,与去年相比少了刘菁多了马晓春,集训队队员29名,比去年少了刘世振、钟文靖、张维和严欢,多了王雷、朱元豪、孙力、邬光亚、汪涛以及上届国少队的蔡竞和檀啸。国少队队员6名,比去年少了童梦成、李豪杰、芈昱廷,增加了赵宝龙、杨鼎新和陈浩。女子集训队队员8名,和去年一模一样。

  中国围棋也是目前国内竞技体育各项目里惟一一个拥有国家队的,即使常年有国际比赛任务的中国象棋,也只拥有国家集训队。这和围棋这个项目的历史和中国棋院的人事改革有关。8名国家队队员中,聂马刘曹早已淡出一线,他们依然出现在国家队的名单中,这只能理解为“待遇”,另4名队员为“七小龙”中的4个,其中也只有常昊经常参加国际比赛。这个名单也导致了两大怪现象:一是国家队队员大多不下棋,下棋的大多不是国家队队员;二是聂马和四大弟子都是队员,他们的两个弟子王磊、邵炜刚却是教练。

  中国围棋国家队和集训队大名单

  领队:华学明

  教练:俞斌、邵炜刚、吴肇毅、王磊、华学明(兼)

  国家队队员:聂卫平、马晓春、刘小光、曹大元、常昊、周鹤洋、罗洗河、丁伟

  男子集训队队员:古力、孔杰、胡耀宇、邱峻、王檄、谢赫、彭荃、刘星、陈耀烨、周睿羊、朴文垚、李喆、王垚、黄奕中、古灵益、李康、柁嘉熹、时越、彭立尧、王雷、朱元豪、孙腾宇、江维杰、牛雨田、孙力、邬光亚、蔡竞、檀啸、汪涛

  女子集训队队员:唐奕、宋容慧、范蔚菁、李赫、鲁佳、王晨星、郑岩、王祥云

  国少队队员:廖行文、赵宝龙、李轩豪、杨鼎新、陈浩、陶欣然

  网友口水:奇怪!师傅当队员徒弟当教练

  网友一:这简直就是乱弹琴!!!

  网友二:队员是陪练,就这么简单!

  网友三:估计领队、教练和队员是领工资的,集训队的可能是临时工,没有固定工资吧?实在搞不懂。

  网友四:聂卫平、马晓春、刘小光、曹大元几位当队员让徒弟教感觉怪怪,当顾问比较恰当。

  网友五:国家围棋队赶快给个解释吧,不然口水也得淹死你们。

  网友六:搞笑,还以为时光倒流……

  网友七:我弄不明白了,邵炜刚是马晓春的教练,还是马晓春是邵炜刚的师傅?

  网友八:那些个老人占着位置不出去比赛,还算国家队吗?

  网友九:国家队队员只是一种待遇吧?我觉得应该将这些老同志设另外的待遇,不应占用国家队的名额。

  解读

  棋手为何被分了三六九等

  本期围棋国家队的8人都是享受中国棋院在编的“铁饭碗”待遇,即在中国棋院领工资、享受各种劳保待遇。从名单中不难发现,国家队中最年轻的棋手是“龙字辈”的——除了聂马刘曹,另外4人都是“龙字辈”棋手。“七小龙”中其他3人,邵炜刚和王磊是教练,刘菁今年离开了国家队。

  集训队按惯例也分两个部分,一部分应该是古力、陈耀烨等9名棋手,他们属于国家队正式队员,但在中国棋院没有工资,他们在各俱乐部或地方队领工资,但中国棋院负担这部分棋手的伙食费、服装费、训练费。这部分棋手也是不用选拔的,但这部分队员也有个调整标准。另一部分就是周睿羊、汪涛等20名棋手,中国棋院既不负责他们的工资,也不负担他们的伙食费、服装费和训练费。这部分棋手平时在中国棋院训练,由棋院提供宿舍,工资则在所属的地方队和俱乐部领取,同时他们所在的地方队和俱乐部要缴纳他们在中国棋院的伙食费。娇子队的两名队员古灵益和孙力都属于这种情况。所谓的选拔也就是针对这部分棋手了。

  国家围棋少年队队员则是根据等级分、比赛表现及选拔赛成绩产生的。

  而国家围棋队的这种分三六九等的做法也的确让棋迷感觉吃惊,因为活跃在一线的基本都是集训队队员。这种制度应该是中国围棋从自身实际出发,在用人制度上改革的一种产物,虽然在今天不免看着奇怪了一点,但从历史和全局来看也并非没有合理之处,比如因病多年不下比赛的钱宇平至今还能从中国棋院领取工资和津贴,这至少体现了对曾经作出过贡献的棋手的关怀。总之,这个新名单对棋手所做的划分,也暗合了当今中国社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通行做法,即“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际上,最好的做法就是像往年一样,把所有队员都混合在一起,或给这8个国家队队员换个称呼,免得他们在舆论的直视下显得太刺眼。

  链接1·职业化项目国家队

  国脚国手不论资排辈

  与围棋国家队不一样,中国男足、中国男篮不常设国家队,国脚国手们大多数时间都在各自俱乐部训练比赛,不用常年待在北京。一般情况下,体育总局下属的相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只针对国际大赛任务来征召国家队队员,比如中国男足国家队,一年之内将组织数次集训和比赛,每期国家队也基本顺应世界潮流,采取飞行集训的办法。

  在国家队建制上,由于足球、篮球比赛对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有不同规定,因此中国足球队包括国家队、国奥队、国青队、国少队,中国篮球队也包括国家队、国家二队、国青队等。参加集训队的成员必须通过选拔才能入选国家队,一旦国家队正式组队,集训队就将完成使命不复存在,未被选上的集训队队员将回归地方队。足管中心、篮管中心对待所有队员都是一视同仁,不会论资排辈。

  国脚和国手在国家队期间有津贴和奖金,但比起在职业俱乐部的收入来就是天壤之别,他们代表国家队征战也会冒着受伤的巨大风险。因此,尽管近年来足协、篮协都会尽量补偿国字号球员输出俱乐部,但仍有很多球员、俱乐部不愿为国效力。足球、篮球国家队没有球员工资一说,只有教练会与项目管理中心签合同,球员在国家队期间只享受吃住免单、少量津贴、出场费、奖金、保险等待遇,他们的主要“关系”在俱乐部,也有一部分仍挂靠省市体工队。以中国男足为例,近年来国脚们的待遇在逐渐提高。在当年的“戚务生时代”,国家队队员每日津贴仅为30元,后来涨到了80元。但随着职业化模式的推广以及“中国之队”采取承包经营的模式,国家队逐渐有了“副业”收入——可以在一系列热身赛和商业赛中得到出场费。2008年初,国家队正式实行“出场费奖励制度”,比如一旦获得世界杯决赛权,全队奖金为800万元。至于中国男篮,改革的步伐要慢一点。比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晋级前八的中国男篮时隔近一年之后,才从体育总局得到奖金——每人4500元。随着中国足球的失势,近年来一些效力于CBA球队的国手的年薪已超过了效力于中超的国脚。

  链接2·传统体制项目国家队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在中国体育的各个项目中,除足球、篮球等职业化相对较高的项目外,其余很多项目都基本沿用传统体制,每年进行长时间的集训,以保证国家队的成绩。然而,即使在传统体制下的国家队,也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所谓的“铁饭碗”。

  国家队是集中一个项目当下国内最好球员的队伍,主要承担着国际比赛的任务,所以入选国家队是所有运动员的梦想。几乎所有的运动队都会在每年冬天确定一个集训大名单进行冬训,从集训队员中选拔出最优秀的运动员正式进入国家队,参加国际比赛。而这些运动员的“关系”仍在地方队,工资都是从地方队支取,在国家队只拿补贴和训练费。任何队员只要在国家队中争取不到位置,就会被其他队员取代,自己则不得不回到地方队。以中国女排为例,雅典奥运会夺冠的“黄金一代”在北京奥运会后都离开了国家队,但她们都没有离开排球赛场,还在各个地方队参加比赛。也就是说,无论曾经取得过怎样的荣誉,只要不能适应国家队的需要,都必须离开。像中国围棋队那样队员拥有“终身制”的恐怕独此一家。 (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