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三变横生背后:有个“影子”在晃

来源:山西日报
2009年12月18日03:46
  时间:2009-12-18 03:24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16日、17日“突发事件”连发:

  主席国丹麦违反程序,试图将一份代表发达国家立场的协议草案强加给大会讨论。

  大会主席康妮·赫泽高突然“辞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会议比原先日程安排推迟近10小时,会议开到17日凌晨才结束。

  三起变故,似乎互不相干,但与会者透露信息显示,背后都有美国人“身影”在晃动。

  特设工作组会议延迟,主因是美国谈判代表团横生枝节,最后时刻对主席草案提出多项重大修正案,试图弱化减排责任。

  赫泽高卸任,组织方给出的理由是她的部长“级别”主持接下来有多国首脑参加的会议“不够格”。但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总干事金·卡斯滕森向中国媒体透露,赫泽高是《京都议定书》坚定支持者。不难揣测,试图“谋杀”《京都议定书》、另起炉灶的美国人不会喜欢她。

  “丹麦草案”再次现身,则透露出东道主的焦虑心情,试图通过迎合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阵营,以“挽救”大会。

  细究之下,这些美国“身影”背后折射出“唯我独尊”“美国第一”的强权心态。翻翻国际政治史,美国人这种“利害当头,道义走开”的案例比比皆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时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倡议下,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成立。但因与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争夺国联主导权未遂,美国最后干脆放弃加入国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首的盟军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设立国际法庭,审判战争罪犯。1998年,139国签署支持成立国际刑事法庭的《罗马条约》。然而,美国因谋求豁免权未果,于2002年退出条约。

  1997年,美国作为发起国之一签署《京都议定书》。4年后,乔治·W·布什政府却以影响美国经济为由宣布退出,使美国成为唯一不受《京都议定书》约束的发达国家。甚至,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一周前在挪威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时,还把“战争”说成是“和平”的近义词。

  很想知道,奥巴马18日抵达哥本哈根后,还能给世人带来哪些美国特色的“新鲜”说法。

  (据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