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重塑发展模式
“调结构”也成为一年来中央决策层强调最多、着墨最浓的政策目标,成为一揽子计划的重心所在,促使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向积极方向转变。
工业增长方面,三大区域按前三季度平均增速排列依次为西部13.8%、中部8.7%、东部7.5%,显示出区域工业增长结构改善的新变化;投资方面,农村地区投资增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高于城镇投资增速,区域投资中中部投资增长38.3%、西部增长38.9%,均高于全国均速;就业和收入方面,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数量和劳动力月收入增加额和增幅都高于东部地区。
不过,不能不看到,“调结构”在今年也遇到了巨大的政策和体制障碍,甚至出现原本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一定程度上,“调结构”在政策执行层面才刚刚开始,真正的困难还有待解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也清醒地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机制’……必须迎难而上,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近日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
具体而言,中国经济结构矛盾主要体现在八个领域:
调整需求结构,关键在扩大内需,重点在扩大消费,途径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难点在分配制度改革、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保障。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社会利益格局复杂,尤其是既得利益日渐做大的背景下,调整既要有策略更要有勇气。
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主要要解决我国经济中服务业“短板”的难题,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调整产业内部结构,重点是扶持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带动未来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调整城乡结构,就是如何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绝不是生产总值或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的均等化,而是在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着力构建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
调整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解决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失衡的问题,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政府考核机制的改革,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调整外贸结构,一是提高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二是要“走出去”开展海外资源、技术合作。
不过,采访中,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铁成向本刊记者补充了一点,“调结构”要加强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行业微观管制、政府的宏观政策调节既要区分开来,又要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容性和互补性。”
“促民生”重在共享改革成果
在政府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民生工程被列为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在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将达4000亿元左右,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约15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700亿元等。
2009年,“促民生”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央财政预算向民生倾斜的力度前所未有之大,达到7285亿元,比去年增长29.4%。其中全年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增长66.7%;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493亿元,增长1.7倍;安排支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95亿元,增长10%;安排社保方面的支出2930亿元,增长17.6%;安排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1230.8亿元……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使得城乡居民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不过,各级政府在民生方面的直接投入依然不足,更多用于修路、建桥、盖楼,直接花在广大民众身上的资金比重甚低。对此,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剑明研究指出,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巴西、印度等国基础设施要比我国差许多,“但2007年巴西仅在健康医疗领域的投入就占其GDP的4.7%,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占GDP的5.4%。而同期我国在健康医疗、失业保障等方面的花费占我国GDP的2.4%,在教育上的投入仅占GDP的3%左右。”
为此,“促民生”政策在未来要在制度上保障让更多的社会阶层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补充。其中,最迫切的任务有三方面: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有所突破。相关部门要拿出具体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缩小城乡差距。社会保障上有所突破。一是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扩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建立长效机制上有所突破。最关键要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只有使其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惠泽长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