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内需亟待动力切换
“不是建立在居民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之上的消费,那必然是刺激消费提前的行为,今天的消费高峰必然联系着未来的一个消费低谷”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中国经济2009年在外需大幅下降拖累的情况下,GDP增长仍实现了“保八”目标。回过头来看,一年来中央在刺激消费,以扩大国内需求方面出台的各项举措,居功至伟。
“但是,任何政策的刺激都只是权宜之计。宏观调控也存在着自身的边际,一味地依靠政策来刺激消费是不可能的,真正的调节棒还应在市场手中。”受访的多位专家指出。由此,我国经济亟待实现从“政策刺激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动力切换。
内需增长背后
仍是沉重的消费预期
内需出现的积极变化,为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但这并不表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就此得以改善。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以上半年的GDP增速为例指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贡献6.2%,消费3.8%,出口为负2.9%,GDP同比增长7.1%。”这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的局面并未改观。
对于当前内需的增长,用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的话说,目前主要是“政策刺激性内需”。换句话说,当前的内需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家政策的埋单。在反危机中实施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具有临时性,政策总有退出的时候。另一方面,政策作用都有一个递减效应,当政策刺激的作用逐渐减小时,内需增长会出现何种状态仍旧是个未知数。
此外,内需增长靠政策刺激其所产生的效果,是社会原本存有的消费力的提前释放,具有消费能力的人在税收优惠等政策刺激下提前购买了自己所需的物品。但这样的购买力是有限的,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的话说,“不是建立在居民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之上的消费,那必然是刺激消费提前的行为,今天的消费高峰必然联系着未来的一个消费低谷。”而对于没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政策再好对自己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
以房贷优惠政策为例,具有购房能力的人寄望政策能够延续,在二套房贷政策将陆续收紧的市场传言中,部分人选择提前买房,追赶着所谓的购房“末班车”。但对于绝大多数居民来说,这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受访专家指出,在缺乏内生动力支撑的情况下,内需增长并不具有持续性。要解决内需增长乏力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有钱花和敢花钱。目前,普通居民的消费预期过于沉重。无论是生老病死、房屋购置、孩子教育等,都对其他的消费产生了巨大的挤出效应。社保体系尚未完善,教育、住房、医疗等缺乏充分保障,这些都成为老百姓不敢花钱的关键原因。
另一阻碍是没钱花。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劳动收入较低,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限制了人们购买力的提升。据了解,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此相关的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消费倾向下降。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较低,而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越低。
如果把目光从城镇工薪阶层转向农村,九亿多农民的增收也是一个大问题。上述有钱不敢花和没钱花的情况在农村一样存在。如何启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内需,这面临更多的难题。
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是农民真正得到的实惠却有限。比如实现农业税免除、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无一不是惠及亿万百姓的亲民举措,但是这些政策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大都被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陆续抵消。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期,一方面,需要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这是完成城镇化的历史必然,同时也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是二元户籍制度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城镇化的进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小城市降低户籍门槛的政策利好,能否转化为农民转变为市民的实际行动,并成为扩内需的重要增长点,值得期待。
内需三问
本刊记者11月底采访时发现,随着车购税优惠政策进入倒计时,很多消费者担心明年这一利好政策不再实施或缩小范围实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消息,初步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减征车购税114亿元。消费者希望这项政策能够在明年延续,甚至期望能覆盖到2.0升更好。
此间,工信部、商务部有关人士分别表示汽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效果明显,可考虑延续实施期限和扩大实施范围。财政部、发改委就继续实行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也达成共识。大多数的汽车企业也不担心购置税优惠政策会取消,更多争议集中于如何让优惠政策保持产业刺激性,如何让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政策继续细化调整和规范以达预期效果。
至于此项政策2010年会不会取消,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是与否的争论已尘埃落定。
“但是,任何政策的刺激都只是权宜之计。宏观调控也存在着自身的边际,一味地依靠政策来刺激消费是不可能的,真正的调节棒还应在市场手中。”相关专家指出。
基于此,围绕着内需增长的问题也就集中在三个方面:
内需靠国家埋单可以持续多久?
如果2010年刺激内需增长的政策逐渐退出,其靠什么来支撑?
如何实现“政策刺激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动力切换?下一步该如何做?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