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自主创新须破难解结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孙英兰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新的科技革命。”今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本刊专访时曾向记者作出上述表述。他说,“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创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这将强烈地激励和加快科技创新突破与新技术革命的到来。”
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把经济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上,希望借助科技创新来拉动经济发展。有资料显示,美国已提出,将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最近又两次提出美国科技的主攻方向,包括节能环保、智慧地球等。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从高新科技特别是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
“我们不能在这一轮科技革命上再输给人家。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科技革命新机遇,我们不如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争取在某些领域引领科技革命的世界潮流。”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教授向本刊记者反复强调说。
三道难题亟待破解
毋庸讳言,经过半个多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同经济建设一样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即将过去的2009年,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几个关键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一是一流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明显缺乏。资料显示:我国本土科学家在国际权威科学院中出任外籍院士的数量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印度;获得国际性权威科技奖的人数寥寥无几。根据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研究报告,在158家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156家二流科研机构中,只有2.26%的研究带头人是中国籍科学家。在一流科研机构的最高负责人中只有一位是中国人;在二流科研机构中只有1%的负责人是中国人。我国的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数据显示:全世界排名前十所的大学中,美国占了7所;前100所大学,美国占了67所。而中国现在还没有一所大学能进入到前200位;我国每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相当于日本的9.3%、美国的11.2%、法国的17.1%、德国的16%、俄罗斯的13.5%、英国的17.1%。
据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院的报告,我国入选TOP10科学家数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10,入选TOP10研究机构数量相当于美国的1/7。由于缺乏优秀尖子人才,使我国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和把握重大的发展方向,难以作出真正具有开创性的科研成果。
二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少。近年来,我国前沿技术研究更加重视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攻关,例如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CPU的设计等。但从整体上看,仍是以跟踪发展为主,缺乏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自20世纪中后期涌现了人工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后,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产生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公认的重大成就相对较少;2004年和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曾连续空缺。
三是科技支撑经济的能力仍显不足。虽然科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一些市场急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石化装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我国每年8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70%是用于购置设备,而其中又有60%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另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4.00%下降到2007年的12.36%,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所下降,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与创新型国家所具有的特征相比,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抢占国家发展制高点,中国需要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和一支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发展的后劲之所在、力量之所在。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