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 09哥本哈根峰会消息

气候峰会未达成预期结果 欧洲负有不可推却责任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21日16:13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经过两周的紧张争论,于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纵观整个会议进程,欧洲的表现十分独特:它是气候谈判的直接参加者,却试图扮演调停人的角色;它属于西方发达国家集团,却又摆出了发展中国家代言人的架势:它是排放温室气体的“欠债者”,却变成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先锋”。如果说,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某些作用的话,那么这次会议没有达成广大与会者所预期的结果,这其中欧洲有其不可推却的责任。

  主动出击 摆脱被动

  工业革命发源于欧洲,给欧洲带来了长期繁荣。但是,二百多年来工业生产所排放的过量二氧化碳给全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这个沉重的历史责任欧洲是难辞其咎的。于是,欧洲就围绕着“变被动为主动”大做文章。

  早在去年3月份,欧盟就做出了三个20%的承诺,即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欧盟当时还提出,从2013年到2020年欧盟平均每年将斥资20亿至150亿欧元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欧盟的主动态度与美国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和迟迟不愿提出减排具体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年12月11日,即哥本哈根会议进行中,欧盟首脑会议再次作出决定,明确承诺在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72亿欧元的援助资金;排放目标也“有条件地”从20%提高到30%。尽管这些承诺尚不足够,但是依然得到肯定。欧洲“历史欠债者”的色彩得以淡化,从而赢得了谈判的筹码。

  拉拢和分化发展中国家

  本次哥本哈根会议,形成南北对立之势。出席会议的190多个国家中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显然处于少数地位。因此,欧洲竭力摆脱孤立处境,争取掌握会议的主动权。

  会议在丹麦首都举行,而丹麦是欧盟重要成员,欧洲自然获得引导会议进程的“地利”之便。会议之初,便出现了“丹麦文本”试图引导谈判方向;会议结束时,东道主又违反程序,企图把拟订好的一份协议草案强加给大会讨论,招致广泛批评。

  会前和会议进行中,欧洲大国还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环境外交”。这其中,法国的行动尤为突出。早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一个月,法国总统萨科齐就和巴西签署了有关气候问题的共同文件,形成所谓“法国—巴西轴心”,他随后还参加了亚马逊—法国气候峰会,讨论亚马逊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接着,法国和英国共同提议设立300亿美元的全球环保基金,以帮助贫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法英两国将提供部分资金。12月初,法国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建议,设立“世界环境组织”和“国际金融交易共同税”,后者用于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事业。萨科齐还与非洲气候谈判首席代表、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发表“共同呼吁书”。萨科齐同中部非洲刚果河流域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提出国际社会援助这个地区解决森林退化问题。法国同拉美和非洲国家密切磋商,要求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援助,俨然成为第三世界的辩护士和代言人。

  欧盟在谈到资金援助对象时,则着重强调的是“最贫穷国家”、“小岛屿国家”、“最脆弱国家”,实际上是分化发展中国家。它还利用小岛屿国家对遭受气候变暖海水上涨威胁的担忧,挑动个别国家向新兴发展国家发难。

  矛头指向“排碳大国”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美国同中国展开角力,欧洲则违背“京都议定书”原则,不加区别地把一个发达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等量齐观,同时施加压力。法国曾经声称,要构建欧盟、非洲和新型发展国家(巴西为代表)的联盟来对付美国、中国和印度等排放大国。

  欧洲对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摆脱减排义务的做法始终不满,因此哥本哈根会议成为向美国施加压力的机会。在哥本哈根谈判中,欧盟宣布把减排标准从20%提高到30%,但条件是其他发达国家也做出明确承诺。显然,欧盟以此来向美国施加压力。欧盟轮值主席、瑞典首相宣布了欧盟三年提供72亿欧元援助计划,他要求美国也像欧盟一样提供足够的资金援助。面对欧盟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压力,美国政府最终做出了一定承诺,即承诺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参与发达国家每年向最穷国家提供总额100亿美元的特别基金。同美国被动态度相比,欧盟显然在气候问题的较量中赢得了高分,占据了“道义制高点”。

  中国是欧洲矛头所指向的另一个“排碳大国”。萨科齐在联大上的讲话中虽然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减排40%到45%的明确目标表示肯定,但他同时又认为中国做得还远远不够。欧盟要求中国承担和发达国家一样的强制性减排义务,这分明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因此理所当然地被中国所拒绝。在谈判中,欧盟又专门针对中国提出了“独立核查机制”来监督减排的要求,说到底还是要中国承诺强制性减排。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会议发言中则提出监督减排的“透明度”问题。欧美联起手来对付中国。

  欧洲把矛头对准“排碳大国”,除了转移视线、缓解自身压力外,还有深层意图。人们注意到,欧盟口头上推动谈判,同时又变换手法制造困难,比如主张废除《京都议定书》、把双轨谈判改为单一谈判、否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其目的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要混淆历史责任,要求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一样进行强制性减排。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得明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制订强制的减排指标,只有当其他国家一起行动时,欧盟才愿意将中期减排目标提高到30%”。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的美国立即加以呼应,提出了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必须开始减排行动,并且建立透明的审核机制,只有这样美国才提供援助资金。

  这些要求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的基本原则,自然得不到广大与会国的赞同,最终导致会议未能达成具有强制性的实质性协议。这个责任显然是应当由欧美国家来承担的。 (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