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 09哥本哈根峰会消息

中国如何实现减排目标:十二五减排措施将出台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2009年12月22日01:06

  中国减排在行动

  ——2005年,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

  ——2007年6月,国务院发布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成为第一个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

  ——2007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提到四个“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

  ——2008年6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首次把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学习内容。

  ——2009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强调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长期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讲话,第一次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国立场,讲话中承诺,中国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

  ——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0~2020年

  单位GDP减排40%~45%靠什么?

  11月26日,我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决定,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实际上,早在今年11月中旬,工信部节能司司长周长益就曾向媒体表示,“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继续加强节能减排方面的监管,甚至更加严厉,并将制定措施淘汰落后产能。

  周长益透露,在工信部制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措施将包括:第一,所有新上工业项目一定要进行能耗审核。企业的节能技术、能耗指标、水耗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必须到达国内或国际的先进水平;同时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信部正在研究新的措施,不久就要出台。

  其次,工信部将通过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加快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的分类指导和重点管理,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

  另外,工信部还将通过企业技术的改造,支持节能减排的建设,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节能减排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尤其是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传统工业,提升传统工业的节能减排水平。

  此前,环保部透露的“十二五”环保规划也指出,节能减排将会加强,考核地方与企业的减排目标将多与环境改善挂钩,而不仅是体现在数字升降上。

  “节能减排问题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问题,因此应着眼于未来30~50年的发展规划。”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忠民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建议,节能减排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利用开发和排放物的回收利用,也应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钢铁、水泥,不可避免地带来排放总量的增加。某种意义上GDP的增加,意味着碳排放的增加。而随着低碳经济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GDP的增加不完全与碳排放成比例,我对中国减排目标持乐观态度。”杨忠民表示。

  对于未来10年的工业节能工作,杨铁生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构建低碳工业体系是我们未来的奋斗目标。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工业节能减排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将通过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开发低碳技术,促进绿色增长。我们已开始着手开展工业节能规划的研究,分行业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我相信工业仍将为实现国家提出的2020年减排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杨铁生再次强调。

  2010~2020

  减排难度有多大?

  近年来,节能减排工作高唱凯歌的背后,也有困难重重。

  “近10年来,节能减排的行业管理是弱化的。”杨铁生表示,“工信部是去年机构改革新组建的部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行业节能工作,没有现成的规章制度可循,也没有贯例可延续,一切都要从头做起。”

  杨铁生说,“工信部组建刚一年多,我们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了工业和分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规划和标准,来指导行业、服务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我们缺乏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手段。”杨铁生无奈地指出,国家对节能减排有要求,但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企业缺乏积极性。从企业来说,扩大规模带来的经济效益远比节能减排带来的经济效益高、快,这也是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的原因之一。

  杨铁生强调,“虽然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今年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高耗能工业增速较快。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影响加剧,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中国钢铁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淘汰落后产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马钢董事长顾建国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指出,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不确定性和国内钢铁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等影响,今年将是国内钢铁行业非常困难的一年,有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

  顾建国认为,落后产能环境污染重、能耗高、安全保障弱,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重要原因,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后产能不尽快退出市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就不能有效解决,节能减排和产业调整振兴目标就难以完成。

  “有的地方出现盲目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苗头,有的地方擅自出台高耗能行业电价优惠政策;一些企业效益回落,影响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杨铁生直言道,工作层面也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激励政策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

  事实上,早在2008年,审计署对41户中央企业2006至2007年节能减排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时,就发现有的企业节能效果不佳,部分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标,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等问题。而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部分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尚未完全落实,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等因素。

  2010~2020

  减排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对于中国政府提出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国内有不少人士“忧心忡忡”。担心如此大规模的节能减排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甚至直接影响GDP的增长。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潘家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他对于中国减排目标的“担忧”。因为根据测算,目前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就要增长0.8到1个百分点。即使调整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之后,这一数据也不会低于0.5%。

  潘家华认为,如果在总量上控制的话,那么中国的GDP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这是不能承受的。除了总量减排,强度减排毫无疑问也会影响经济发展。虽然中央已经提出了“调结构”的目标,但是经济结构有一个刚性与惯性,彻底调整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局部调整,也需要相当的时间。

  也有专家认为,减排40%~45%的目标不仅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表态,更是我国推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但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相反还会使中国经济向更优质、可持续性的发展轨道。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就曾表示,“我们现在的能源消耗完全可以使GDP总量再翻一番”,中国目前能源消耗过高,能源效率太低,浪费也非常大。在不增加能源消耗、不增加污染的提前下。做好节能减排就可以实现我们GDP的快速增长。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认为,温室气体减排碳强度下降40%~45%,提出这个数字,是有把握的,也是做了研究的,并不会导致GDP负增长。

  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碳减排40%-45%并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是按照GDP增长8%后测算后得出的。

  “对于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我认为这是可以实现的。”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日前表示,“没有国际的压力,我们也会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好好做,我们不需要人家拿鞭子赶着我们。”

  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现在面临着既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改善民生的任务,还要面临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的挑战。

  因此,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现在提出的单位GDP碳强度减排指标,这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决定。随着经济增长,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可能还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可能还会有所增加。

  “我们要在经济质量上下工夫,相对减排主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要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既要保持我们的发展,保证有合理的增长和排放量,又要降低温室气体增长的速度。”解振华解释说。

  减排标准释疑

  总量减排: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在此基础上设定的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目标。总量减排会较大影响经济发展。

  碳强度减排:碳强度又称碳密度,指的是产生单位(一般是万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降低碳强度只是降低单位GDP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不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总量减少的结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高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