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大包干带头人眼中的沈浩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22日14:19
  1978年,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成就了小岗村作为大包干发源地的地位,也带来了“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美誉。

  踏进小岗村时,记者便有个心愿,希望能采访到大包干带头人。2009年12月4日,在世的12位大包干带头人中,有9位出现在了媒体面前。他们当中年纪最轻的也有60岁了,但那份精气神儿,却是年轻人不一定能比得上的。

  9位老人家集体“出山”,为的却是一个45岁的后辈——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他们要跟记者们说说自己心中的沈浩。

  “沈浩到小岗不久就走遍了全村,主要谈小岗的发展。他对老年人很尊重。”68岁的严俊昌首先说话,“他去世了,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很难受。我们小岗"自私",三年前又把沈浩留下了,结果他累垮了。我们对不起他的家人啊。”

  65岁的严立华也回忆起了沈浩初到小岗的日子:“原以为省里来的干部可能会看不起人,但是他到每家亲自访问,我们都很感动。特别是他对老年人非常尊重,还给村里一些老年人帮忙、送钱。”严立华说,沈浩看到自己住的房子后,建议这个房子该淘汰了。当听严立华老人说没有建新房的钱时,沈浩承诺:我来争取资金,让你们都盖起新房。如今,房子已经盖起来了。严立华老人心酸地说:“听到他去世了,哪个不掉泪?”

  “沈浩上有老母,下有妻女,可在小岗一住就是几年,沉下心来为小岗的发展做工作,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严宏昌的讲述,有情感也有理性思考。“他第一年到小岗,年三十了还在村里转,看老百姓怎么过年,有没有困难。普通百姓还得办点年货,他却不回家,这让我们都很感动。他还想办法为我们建新房,老百姓心里暖和和的。”

  关友江忆起沈浩,第一句话便是“他是我们心目中的好书记”。他讲了一件小事:有一次天降大雨,沈浩心里还记挂着危房户,就顶着雨去察看。天黑路滑,深一脚,浅一脚,鞋子陷到泥里拔不出来,他干脆光着脚跑过去。关友江说,事情虽小,说明了沈浩对我们的情意。

  严学昌则讲了一个自己给沈浩“送礼”被拒的故事。严学昌和家人有个想法,想开一条小岗到合肥的班车线。沈浩一听,认为是件好事,就帮着跑。谁知到省城,人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不行!每一个村子都想有班车,那我这儿不就成了全省的停车场啦!沈浩不气馁,最终把事情办成了。严学昌想到沈浩来回奔波,自己还搭了不少钱,就买了两条烟和两只鸡送过去。可是,都被沈浩挡了回来。“农历十月初一那天,我在沈浩的墓地站了半小时,看见村里其他人也带着礼物来扫墓了。我心想,生前你不收礼,现在应该收下了吧。”说起这些,严学昌十分伤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老人家们谈兴不减。严立学、严美昌、关友申、严国品四位带头人,也分别讲述了沈浩的故事。他们的讲述或许与其他人有些重复,但这一次次的强调,却加深了听者的感受:在大包干带头人眼中,沈浩是好后辈,好人。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被小岗人铭记在心间。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