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交融摩擦前景——中美经贸走过2009年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09年12月22日19:59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金旼旼傅云威刘洪)中国和美国建交30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演变。如今,在经贸、政治、安全这三大元素中,经贸关系已成为整个中美关系的压仓石和发动机。

  2009年中美各级经贸交流密集展开,整体关系基调也得到质的提升。中美经贸关系既是融合、合作过程,也是摩擦、冲突过程。但把握大局、拓展共同利益,无疑符合双方及全球利益。

  交融

  2009年,在全球共同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首脑多次举行会晤,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等多层次双边交流密集展开。11月中旬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美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将“致力于建设二十一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在这一中美整体关系的新定位里,经贸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说:“如今,经贸关系显然已成为中美关系的压仓石和最主要推动力。”

  目前中美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中美双边贸易额在过去30年里增长了130倍。尤其是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美经贸关系日趋紧密,200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到2008年已接近4000亿美元。目前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已超过590亿美元,中国在美也有大量债券投资,是美国最大债权国。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陈东晓说:“过去30年中美关系的定位持续在变,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双方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依赖程度的变化。如今中美双方利益需求更加平衡,关系也更趋平等化。”

  王勇说:“中国入世以后中美经贸关系迎来重大转折,由上世纪90年代中国对美国的单向依赖,日渐发展成双向依赖关系。”考虑到中美两国的经济规模,以及相互依赖程度,说中美经贸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并不过分,并且中美经贸关系的深化也抑制了双方在安全、政治领域的潜在冲突。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其经贸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愈发具有全球意义。次贷危机前,中美是全球经济高速增长的双引擎;在危机应对过程中,中美推出了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刺激计划,成为金融海啸中的“定海神针”;后危机时代,中美仍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及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最大推动力。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说:“如果中国和美国能良好合作,二十国集团就能更好运转,亚太经合组织就能更好运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就能更好运转。”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中美或合作或冲突的本质,将为包括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在内的大量多边问题的进展奠定基调。”

  不过,一些分析人士同时指出,中美目前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上的相互依赖关系仍具有非对称性,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约束力仍大于中国对美国的约束力。同时,中美这种一方过度依赖出口、另一方过度依赖举债消费的经济依赖关系也是不可持续的。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中美经贸关系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对中美双方乃至全球经济均具有重大影响。

  摩擦

  过去10年间,中美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争端触发点也随之增多。有媒体因此将当前的中美关系形容为“笨拙的双人舞”,双方经常踩到彼此的脚。

  在经济复苏进程中,中美贸易摩擦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2009年,美国对中国实施的“轮胎特保案”等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引起了中方舆论极大愤怒。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前三个季度,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14起,涉案金额58.4亿美元,同比增长639%。而在美国国内,由于失业率高升,贸易保护诉求日渐升温。

  普拉萨德说:“这开启了一场危险的博弈游戏,如果至少一方(或双方)对国内观众欲望的迎合超越了理性的集体决策,那么这场游戏就很容易失控。”

  王勇说:“需要认清的是,目前的中美经贸关系合作是主流,中美既有共同把蛋糕做大的"绝对所得",也有在利益分配时可能导致摩擦的各自"相对所得"。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中美双方均要以战略的眼光,看到共同利益的不断增长。”

  2009年1月至8月,中美双边贸易额为1837.9亿美元。中方遭遇的贸易摩擦占双边贸易额的比重仅约3%。中国入世以来,中美双边贸易额翻了两番,但每年的贸易 摩擦数量占双边贸易额的比重一般不超过5%。

  陈东晓认为:“中美贸易摩擦的增加,恰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双方依赖程度在不断加大。中美在具体产业领域存在"零和游戏",但总体经济关系则是"正和游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傅梦孜也认为:“应该看到,中美是复合型关系,不能因为小摩擦而动摇稳定的框架。”

  在看待中美之间的利益和 摩擦时,上述几种分析均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中美经济关系既是一个长期融合、合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摩擦、冲突的过程,但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的共生、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由于国际产业分工的细化,经济竞争关系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必然是零和游戏,而不能出现双赢局面。

  前景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2009年中美关系的总体基调有质的提升。展望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势,傅梦孜说:“双方已经形成了深度的相互依赖关系,形成了坚实的利益基础。双方在未来没有理由偏离目前的积极关系基调。”

  陈东晓认为,中美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维护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减少贫困等多方面都有共同利益。对双方经贸关系乃至整体中美关系发展应持谨慎乐观态度。中美关系已经走出了大起大落的阶段,可发展成为真正面向全球问题的伙伴。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美在解决目前危机和未来经济发展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和责任。他说:“从短期来说,之所以中美合作重要,是因为两国制定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从长远来看,美国和中国必须合作推进相互结构性改革。中国应加强社会保险开支,降低居民和企业储蓄率,而美国应重建财政纪律并增加储蓄。”

  王勇说,中国政府目前着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在经济中的比重,这一战略将使今后中美经济关系更加平衡和可持续,互补关系也更趋良性。

  当然,中美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肯定面临多种矛盾。陈东晓说,中美经贸关系未来矛盾将首先集中在责任方面。目前中美在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上有共同愿景,但在双方具体承担的责任上有分歧。次贷危机后,双方均已意识到转型的必要,但在转型时间表以及代价由谁承担等问题上却存在矛盾和分歧,这具体会表现为美国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加压力、贸易纠纷增多等。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经贸领域未来可能爆发矛盾的领域还包括绿色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劳工保护和产品质量问题、高科技出口管制、东亚地区合作、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导致的政策波动等。

  金灿荣说:“尽管可能有波折,整体框架还是稳定的。因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已得到双方政府的集体重视,双边协调机制也不断增加。近10年中美副部级以上的双边对话机制已经增加到60多个,双方在管理矛盾的技术上更加完备。”

  王勇说,再用好与坏来形容今天的中美关系已经太肤浅,因为双方都在适应全球化趋势。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和平崛起”,实际上就是与全球利益和目标不断融合的过程,是与美国等贸易伙伴不断相互适应、调整的复杂互动过程。而中美经贸领域的良性互动不仅有利于两国,更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