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美国法学教授肯戈姆利撰写的新书《美国贞节之死:克林顿VS斯塔尔》披露,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1996年在菲律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险遭炸弹袭击。
而美国情报人员当时调查这一未遂 暗杀事件的结论是,千丝万缕的线索都归结至乌萨马本拉丹。
暗杀 戈姆利的这本新书以美国特工处前负责人路易斯梅莱蒂为消息源,讲述了“基地” 暗杀克林顿未遂的经过。
1996年在菲律宾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克林顿原计划乘车拜访菲律宾一名资深政客,他的车队路线原本应当经过马尼拉市中心一座桥梁。
正当克林顿车队准备出发时,他的贴身情报人员经由耳麦式步话机收到消息:针对克林顿的恐怖袭击即将发生。情报中出现“桥梁”和“婚礼”等字眼,而这些“行话”正是恐怖分子实施暗杀时使用的代码。
克林顿车队临时更改行车路线。美国情报人员随后在原行车路线经过的那座桥梁下发现了预先埋设的一枚炸弹。
美方之后的调查发现, 暗杀“由一名沙特阿拉伯裔恐怖分子策划,这个人名叫乌萨马本拉丹”。
机密 当时的媒体报道说,菲警方发现两枚炸弹,一枚埋设在马尼拉机场,另一枚则放置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场。
不过,媒体当时将炸弹阴谋策划者与菲律宾反政府武装相联系,没有人提及本拉丹,也没有人指出爆炸旨在 暗杀克林顿。
“这起遭挫败的恐怖袭击从未公开,”戈姆利写道,“ 暗杀事件至今仍是最高 机密,只有情报机构少数特别成员知晓。”
英国《每日电讯报》23日说,美国特工处发言人拒绝评论这起 暗杀事件。
不过,一些遭羁押的“基地”组织成员曾有过在菲律宾 暗杀克林顿的零星供述。
“基地”组织成员拉姆齐优素福,1993年驾驶装满炸弹的汽车准备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实施未遂后逃往马尼拉。被捕后他曾供认,在逃亡马尼拉期间曾策划暗杀克林顿,但由于安保严密而未能得逞。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策划者之一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也曾向美国调查人员坦白,上世纪90年代居住在菲律宾期间曾企图暗杀克林顿。
《每日电讯报》说,多名“基地”成员曾披露上世纪90年代一度“瞄准”克林顿,但从未有袭击地点、手法等细节公开。
缄默 不过,美国国内对这一事件存疑,特别是当年克林顿政府为何对 暗杀事件缄口不言。
克林顿政府曾对“基地”组织在苏丹的训练营地实施轰炸并引发争议。一些分析师认为,如果当时公开暗杀事件原委,或许会使轰炸行动更具舆论说服力。
在“911”事件前,“基地”袭击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并在也门实施了美国“科尔”号导弹驱逐舰爆炸案。“911”事件后,一些人回顾“基地”历史,指责克林顿政府多次错失在苏丹捉拿本拉丹及其左膀右臂的机会。
针对马尼拉暗杀企图,美国前政府反恐顾问、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马里萨波格斯评论,如果属实,“基地”在上世纪90年代的实力超过预期。
当然,除却披露马尼拉暗杀事件,《美国贞节之死:克林顿VS斯塔尔》一书更多笔墨是在讲述克林顿下台前的性丑闻。肯斯塔尔是克林顿任内的美国政府独立检察官,他跟踪调查了克林顿性丑闻始末。(朱晟)